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中心初级中学张雪婷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中心初级中学 张雪婷
目前,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在应用中,我们不仅感知到了该教法的有效性,也需要明确在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深化对该教法内涵的理解以及加强与初中数学教学常规之间的融合度。所谓“变式教学”,可以概括为围绕着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核心内核,以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传递它的外延信息以及以差异化的提问策略向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综合全面掌握该知识点。践行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在不破坏知识点内核前提下的问题设计能力。但笔者在教学观摩课中所感受到的却是,部分教师机械应用该教学法,最终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浅入深出”的尴尬局面。这里笔者还需指出,应将变式教学与深度学习进行联系,使变式教学在实践中更具应用价值。
一、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1.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传统模式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主要依靠课堂练习,但由于存在着例题讲解,使得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不能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再者,以课堂练习去反馈知识掌握情况还存有应试教育之嫌。因此,借助变式教学原理去探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成为弥补传统模式短板的可行策略。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深度学习所追求的目标逐级分为: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再造、学生对知识的反思与批判。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较为突出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因为该能力属于解题训练中所必备的能力要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导引下,变式教学围绕着知识点的内核从不同方向进行发问和探究,便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提升学生的知识延展水平
无论在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实践中,都要求提升学生的知识延展水平。学生知识延展水平的提升依赖于他们在数学知识应用中的联想能力,而这种联想能力的获得只能是在收敛的思维框架内逐步形成。变式教学在教师的应用中,便能为学生提供收敛的思维框架。
二、变式教学的应用模式
1.选择适用于变式教学的知识点
为了防止在应用变式教学时导致“浅入深出”现象的发生,教师应根据教学体例选择适用于变式教学的知识点。笔者建议,应把知识点的选择范围集中在代数部分,而减少对几何知识点的选择。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在于几何教学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证分析能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探究能使其自觉完成变式教学要求(如从不同的途径展开证明),反之,代数知识点更为抽象,也离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更远,所以应在代数知识点板块中进行选择。
2.围绕核心内核多角度展开教学
围绕核心内核多角度展开教学,这是变式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在实施多角度教学时,首先应根据教材体例直观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点的核心内核,如从总括层面指出“二元一次方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教材体例所呈现的知识储备后,教师方能应用变式教学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从不同方向抛出问题的过程中去把握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若是感知班级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存在困难,则需停止使用变式教学法,而以常规教学来替代。
3.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力
在感知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点的核心内核后,则可以应用变式教学法。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提出,我们已经知道y=x+1 是一次函数,但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在小组自学环节已初步感受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在联系,此时在PPT 上分别标出:以方程x-y=-1 的解为点坐标,作出函数y=x+1的图象。学生发现:以方程x-y=-1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1 的图象相同。这样一来,变式教学的任务便完成了。
最后强调,变式其实就是创新。当然,变式不是盲目地变,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实施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
总之,践行变式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在不破坏知识点核心内核前提下的问题设计能力。但目前的教学实践反馈却是,部分教师机械应用该教学法,最终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浅入深出”的尴尬局面。为此,需要从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延展水平等三个方面把握该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变式教学的应用模式为,选择适用于变式教学的知识点、围绕核心内核多角度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