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液中分离脓肿分枝杆菌1例报道
2019-01-10刘淑芬郑江花胡秀华
刘淑芬, 郑江花, 胡秀华, 陈 峰
(1.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318;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92)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分枝杆菌。目前共发现13个亚种154种NTM,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Runyon分类法根据NTM在试管内的生长温度、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色素产生、与光反应的关系将其分为4组[1],其中Ⅳ组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 growing Mycobacterium,RGM),培养3~5 d即有肉眼可见的菌落,多数在1周内形成较大的菌落。临床常见RGM包括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等。2016年11月17日,周浦医院从1例胃癌化疗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脓肿分枝杆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2016年7月29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胃癌。2016年8月开始出现进行性黄疸,行腹部超声提示胆道狭窄。2016年8月16日于上海市某医院在胆道狭窄段放置胆道支架2枚,同时留置外引流管,黄疸好转后拔管。后分别在8月27日和9月底进行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2次。2016年11月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多于进食后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血、黑便等。2016年11月16日周浦医院以“胃恶性肿瘤,胆道感染”收治入院。
查体:体温38.5℃,脉搏9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9.95/12.64 kPa。皮肤黏膜正常,无皮下结节,无皮肤溃疡,无瘢痕。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确干、湿性啰音,放射检查双肺间质性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左肺下叶陈旧灶。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胆囊炎性改变,肝内胆管广泛积气。胃周间隙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3.4%, C反应蛋白31 mg/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356 U/L,白蛋白28 g/L。
2 细菌培养
入院第2天无菌采集患者双侧静脉血各10 mL,分别注入厌氧血培养瓶与需氧血培养瓶中,置配套的Bact/ALERT 3D血培养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内孵育。培养96 h后需氧血培养瓶报阳,样本分别转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海伊华公司),5% CO2环境下培养,同时进行涂片和革兰染色,镜检未见细菌。培养24 h未见细菌生长,48 h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可见细小菌落,72 h后的菌落稍大、白色、凸起(图1);72 h后可见麦康凯平板上形成细小菌落,1周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淡粉色菌落。挑起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不着色,后经加热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阳性(紫色)杆菌(图2);同时进行抗酸染色,可见红色,呈单个、V形、Y形、条索状排列的杆菌(图3)。传代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对硝基苯甲酸(p nitro benzoicacid,PNB)培养基和噻吩-2-羧酸肼(thiophen-2-carboxylic acid hydrazide,TCH)培养基(珠海贝索公司),生长良好,考虑为RGM。菌株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微生物室采用Microflex MALDITOF MS仪(德国布鲁克公司)检测,鉴定结果为脓肿分枝杆菌,分值为1.754。血培养中厌氧瓶5 d未见细菌生长。11月24日再次进行血培养,需氧血培养瓶和厌氧血培养瓶均为阴性。
图1 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 72 h后菌落生长情况
图2 加热革兰染色(×1000)
图3 抗酸染色(×1000)
3 讨论
NTM是专性需氧菌,可以侵犯人体的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并可导致全身播散性疾病,其临床相关性在不同物种或不同地区间有显著差异。北京胸科医院从2010—2015年分离自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样本的NTM分布表明,胞内分枝杆菌(40.5%)、脓肿分枝杆菌(28.4%)和堪萨斯分枝杆菌(9.9%)较为多见[2];而上海地区则以堪萨斯分枝杆菌(45.0%)、胞内分枝杆菌(20.8%)和脓肿分枝杆菌(14.9%)多见[3]。
血液中分离出脓肿分枝杆菌在国内鲜有报道。FUKUI等[4]从35例播散性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情况等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血培养阳性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本例胃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感染脓肿分枝杆菌,与其免疫抑制有关,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出现腹痛,是否是感染的源头仍需考证;另外,患者左下肺存在陈旧性病灶,是否曾经存在分枝杆菌的感染,也是临床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文献指出,头孢西丁对偶发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等RGM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5],其中头孢美唑抗菌活性最高,敏感率为90.00%;对头孢西丁敏感率最低,为16.67%[6]。本例患者血培养后给予头孢美唑加甲硝唑,进行经验性联合用药,第3天体温正常,再次进行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这与临床及时用药有关。
近年来,NTM感染的病例逐年增加,其存在和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7],国内外关于NTM病诊断与防治的专家共识[1,8]均提出对NTM病的诊断应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细菌学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但是很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NTM的认识尚不足,通过本例脓肿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本实验室进一步改进了NTM鉴定流程,利用有限的条件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分枝杆菌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细胞成分,革兰染色不易着色,极易被实验室忽视。对本病例的鉴定中,在血培养报警后革兰染色,未找到细菌,误以为血培养报警假阳性,平板转种2 d后才出现细小菌落,如不延长培养时间很容易漏检。鉴于此,实验室可考虑增加染色方法(如抗酸染色)、加热染色或延长培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