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019-01-09王潇
王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阳 110032)
1 概述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即急进性肾炎,是指在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基础上,肾功能快速进展,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炎的一组疾病。本病病情危重,预后差,需及时行肾活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以继发于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ANCA相关性血管炎、Goodpasture综合征等。
2 发病机制
依据免疫病理,该病可分为3型,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不同。
2.1 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型:占新月体肾炎的10%~20%,外周血可检测到抗GBM抗体,肾脏GBM上有抗GBM抗体沉积,抗体主要为IgG型,与抗肺泡基底膜抗体有交叉反应,故可引起肾小球肾炎和肺泡出血。该类型患者约半数以上有前驱感染史,多为呼吸道的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也可能参与发病,患者HLA-DR2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抗GBM抗体可直接致病,其主要靶抗原为GBM内的Ⅳ胶原蛋白α3链,两者结合活化补体而致病。Ⅳ胶原蛋白α3链广泛存在于GBM、肾小管基底膜、肺泡基底膜、脉络膜及神经肌接头等处,其中肺和肾脏含量最多,故常表现为肺肾受累。
2.2 Ⅱ型免疫复合物型:我国近50%的新月体肾炎为免疫复合物型,青少年为主。多数是在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的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基础上形成。特点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肾小球呈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与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或肾小球内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有关。不同类型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不同,循环中沉积或原位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系膜区可活化多种炎症介质系统,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多种炎性介质,介导发病。
2.3 Ⅲ型少免疫沉积型:是我国成人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多于女性,不如免疫复合物型多见。多为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或肾脏局限性小血管炎所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具有引起血管炎的作用,少免疫沉积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小血管炎发展而来。ANCA与其靶抗原结合后,其Fc段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段受体结合,随即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其脱颗粒,产生氧自由基和各种蛋白酶,损伤血管内皮;激活的中心性粒细胞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其发病。
3 临床表现
多有前驱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抗GBM型患者有化学溶剂、碳氢化合物接触史,少免疫沉积型有服用丙硫氧嘧啶或肼屈嗪的病史,进展迅速,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浮肿和高血压,部分患者可发生肉眼血尿,可伴有乏力、体重下降、精神萎靡、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发展为尿毒症。多伴有与肾脏损害程度不平行贫血,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有血沉增快、CRP明显升高。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表现为多脏器受累,以及皮疹、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等相关临床症状,Goodpasture综合征可发生肺出血,继发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患者可有皮肤紫癜、关节痛和腹痛。
4 辅助检查
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大量蛋白尿多见于Ⅱ型患者。抗GBM型血清GBM抗体阳性,ANCA阳性支持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抗ds-DNA阳性提示狼疮肾炎。B超可见双肾正常或增大。
5 诊断
对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伴有肾功能急剧恶化,在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急剧升高的患者,均应怀疑本病,尽快实施肾活检明确诊断,如结果提示新月体形成即可诊断。
6 治疗
包括针对急性免疫介导的炎症病变的强化治疗以及针对肾脏病变后果(水钠潴留、高血压、尿毒症及感染等)的对症治疗两方面。强调早期做出病因诊断和免疫病理分型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强化治疗。
6.1 强化治疗
6.1.1 血浆置换 应用血浆置换设备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弃去血浆,输入等量正常人的血浆,1次/1~2 d,置换血浆2~4 L/次,指导抗体转阴或病情好转。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避免机体大量丢失免疫球蛋白后有害抗体大量合成形成反跳。肺出血的患者首选血浆置换。
6.1.2 甲强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甲强龙0.5~1.0 g静脉滴注,1次/1~2 d,3 d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冲击治疗结束后以泼尼松1 mg/(kg·d)治疗,并需辅以环磷酰胺常规治疗。主要适用于Ⅱ型和Ⅲ型的患者,对于Ⅰ型疗效较差。
6.2 替代治疗急性肾衰竭达透析指征的患者,给予及时透析治疗。对于强化治疗晚期或肾功能无法逆转者,需依赖长期透析维持。肾移植需在病情静止半年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