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向与建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教学的审思

2019-01-09邹文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摄影教学

邹文兵

1.引言

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媒体的生态环境,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不断融合以期重获传播影响力。新闻摄影兼具信息传播和视觉传达的双重功能,较大程度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现场感”的需求,从而成为当代新闻传播的基本途径。随着受众对新闻报道“现场感”要求的提高,新闻摄影呈现出内容深度化、形式多元化、传播动态化等显性特征,对新闻摄影人才需求有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的新闻摄影教育提出了新命题。新闻摄影教育必须锐志革新。

新闻摄影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展开分析:一、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新闻摄影教育革新思路。雷婷(2012)认为应该借鉴国外新闻摄影教育的先进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教学内容,以促进新闻摄影教育长足发展。余海波(2013)认为应与媒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理论与实践融合是促进新闻摄影教育转型的有效路径。刘震 、周立新(2013)认为应立足媒介融合的特点构建新闻摄影学科体系,以培育学生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综合实践能力。二、从微观的角度探寻新闻摄影课程教学路径。杨健(2013)认为应围绕影像形态动像化、图像生产技术化、题材挖掘深度化和创作风格艺术化等维度开展摄影教学,以培养技术全面的摄影记者。雒有谋(2015)基于新闻摄影教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提出“走出去”策略,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新闻摄影技能。陈丽明(2016)认为应从强化人文素养、善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媒介素养三个维度出发改善教学效果。三、立足不同地区、高校探讨新闻摄影教育实践。蒋凌昊、唐顺姣(2016)认为学校应根据自身独特的地域区位优势,完善采、写、编、评、播(摄影摄像)的新闻摄影人才培养模式。王帅(2017)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思维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上述学者基于新媒体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的特点分析新闻摄影教育问题与对策,剖析视角各有不同,阐释侧重点也差异较大。但都没有对新媒体所引发信息传播内在机制的变化予以关注,没有把握学界与业界新闻摄影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根本矛盾。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新闻摄影教学因传媒环境变化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当下新闻摄影教学提供思路与建议。

2.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图像传播的特征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新媒体信息环境,使得传统新闻传播制式由垂直化向扁平化演进,呈现出继发性、立体式、裂变式等特征。

2.1 实时交互、呈继发性传播特征

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促使网络传播环境发生深刻的变革,也不断影响着新闻传媒业态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1]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增长,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成了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主要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传者与受者分离、地位平等、角色互易。传受双方不仅实现了实时交互回馈,在时间向度还呈现继发性特点。即传授双方回应相继而发生,其状态连续而紧密。相对于文字、声音媒介的时间线性传播模式,图像传播以其丰富的信息张力形成了非线性的认知空间,感性且极具诱惑力。这使得新闻图像的传者与受者更愿意将自己捕捉的新闻影像分享出去,以期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同及情感共鸣。

2.2 多维向度,呈立体式传播特征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就曾这样预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2]图像所传递的信息直观醒目,唤起能力远优于语言。传统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摄影图像以一种空间秩序的形式将意义固化,建构了一个二维的模拟想象空间,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向度。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弥合新旧媒介间的鸿沟,使得图、文、音视频同场域、共时性出现成为现实。摄影图像与现场声音、旁白解说等重叠糅合,新闻传播由二维转向多维传播,极大拓宽了新闻摄影展现形态。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赋能,新闻传播不仅可以借助VR技术虚拟现实新闻现场、弥补摄影图片二维展示的不足,还可以通过AR技术还原或增强新闻场景等,让观者有如身临其境。多维的新闻传播使得观者“在场感”愈加逼真,也促进新闻信息传播更具实效。

2.3 多级扩散,呈裂变式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图像信息量呈几何级增长。图像丰富的信息表征,备受人们接纳的同时,也压制着人们对信息想象的空间。受众对新闻图像追求快感式的“观看”远胜于理解与相信,进而演化为信息社会数字移民对新闻消费的典型方式。在技术的裹挟与卷入下,人们在被动与主动之间利用图像传播的意愿也逐渐强烈。这使得视觉图像以及那些并不必然具有视觉性的事物的视觉化在戏剧性地加速发展,以致图像的全球流通已达到了其自身的极致,通过互联网在高速运转。[3]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超凡的繁殖能力,以“核裂变式”的链式扩散传播,具有基于人际网络之上信任链的病毒性传播特点和多级传播属性。(韩红星、赵恒煜,2012)[4]形成了一个以点对面、点面互联的扩散性信息场域,再经过人际网络关系的叠加,信源内容的传播已形成裂变式增殖效果。

3.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教学的转变

随着媒介的融合与发展,新闻摄影观念、叙事风格、作业内涵也不断演绎出新的形态,打破传统新闻摄影的边界,构成了当下新闻摄影教育的新图景。

3.1 摄影观念由“静态图片”向“动态影像”转变

美国在线杂志《数字摄影记者》主编德里克·哈斯泰德(Dirck Halstead)在1997年就曾预言,未来的摄影记者将不再拍摄静态图片,而视频将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介。[5]二战时期,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对飞行员进行了心理实验研究,发现从运动的图像中可以获得比静止图像更多的信息。[6]在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图像传播活动中,动态视频图像必然比静态摄影图片具有更大的优势。网络带宽不断扩展使得动态的视频影像传播一再提速,席卷着受众注意力。相对于传统新闻摄影报道的“静态”而言,视频影像的显性特征便是“动态”传播,它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目前,我国城乡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正由4G向5G迈进,固定宽带和移动通信传输速度将双双实现每秒1000M。网络传递速度的大幅提高为新闻图像传播带来了极大自由。媒介为博取受众关注,不仅采用高清摄影图片,而且还将图片、音乐混合编辑成电子书、H5等动态多媒体视频,极大满足受众对新闻图片信息的多模态传播需求。

3.2 新闻叙事由“两翼齐飞”向“多翼共力”转变

摄影从不擅长叙事,若撇去附加的文字叙述,将无法解释清照片中事情的缘由,因此摄影的功能不是说清事实,而是让其真实。[7]照片的功能直观、富于视觉冲击,但在叙事上较为薄弱。而文字报道则弥补了照片在叙事(报道事实)上的不足。因此新闻摄影的叙事性体现是需“照片”与“文字”双剑合璧, 两翼齐飞。新媒体对于新闻摄影报道的要求,与传统新闻摄影报道一致,但新媒体摄影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除了照片和文字,还可以借助了声音和动态视频等媒介元素来更好地体现叙事性, 以还原事件脉络。如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作品《“悬崖村”孩子6小时上学路》,报道了四川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孩子们爬越2小时天梯路上学的故事,摄影记者运用多媒体摄影对孩子们艰险的上学路进行阐述,作品中实现叙事功能的媒介元素不仅有照片、文字、声音,还有动态影像。作品将这些新闻信息巧妙地组合成一条叙述线索,让广大受众对孩子们上学路的危险感同身受。

3.3 作业内涵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2013年5月30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宣布裁掉摄影部的28名摄影记者,报社日常摄影工作改由文字记者去完成。尽管学者辜晓进(2013)认为《芝加哥太阳时报》的解雇可视为孤案,[8]但有关摄影记者出路的问题再次引发种种热议。2015年8月,澎湃新闻对外宣布将成立摄影部,但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无论是《芝加哥太阳时报》裁掉摄影部,还是澎湃新闻成立摄影部,其目的无疑都是为适应因媒体语境变化而引发的新闻生产需要。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正引发着新闻生产各要素间系统性变革。摄影记者面对传媒语境的变迁该如何转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认为:“应主动投身媒体融合,主动加强撰稿、视频采集等能力,做优质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和提供者。”[9]可见,“复合型”新闻摄影记者的养成,则是能否提供优质新闻内容的关键。

3.4 摄影师资由“艺术型”到“双师型”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新闻摄影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得到拓展,这促使新闻摄影教学的主体内容也随之演绎升级。在注重新闻专业素养培养的同时,掌握现代影像传播技术发展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囿于我国新闻摄影专业教师多出身于艺术院校,这使得新闻摄影无形中多了艺术摄影的属性,对摄影作品的新闻性、纪实性关注相对较少。与传统新闻摄影技术停留于相机层面操作相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技术门槛要高很多。要胜任当下的摄影教学,教师们亟须跨越新媒体影像制作技术门槛,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面对图像设备及软件的不断升级更新。如用于视频编辑的AE、Premier、EDIUS等,用于音频处理的GoldWave、Audition等。随着航拍技术及器材的普及,各大媒体机构纷纷使用航拍器材进行新闻摄影报道,对航拍技术的掌握与教授又成为摄影教学的新内容。与技术迭代同步,这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心智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与调整。由原来的艺术型教师向“新闻型”“技术型”教师转向,这是摄影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

4.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教学的策略建构

新媒体生态环境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关系,新闻摄影教学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革故鼎新,以因应新闻摄影业态的发展。

4.1 与世偕行,革新新闻摄影教育理念

新媒体技术不断普及,正影响着新闻摄影的生产与传播各环节发生连锁变化。根据德布雷“媒介域”理论阐释,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引起传播方式、生活习惯、思考模式的改变。[10]以数字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形态,不断推动新闻摄影由“静态”图像向“动态”影像传播转向,使得大众接触媒介、使用媒介的习惯得到本质意义上的转变。在德布雷看来,图像代替了文字,而视频又代替了图像,媒介域更替嬗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可视化的历史。动态影像将客观世界发生的事情以客观的手法呈现出来,不但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而且传递的信息极具准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也正因如此,动态影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渐成为“存在与真实”象征。在这这一逻辑建构下,受众对新闻现场的认知逐渐演化为“我看见所以我相信”。因此,广大摄影教育工作者要以新媒体“动态影像”传播作为教学革新的焦点,扭转基于平面媒体建立的传统摄影观念,使摄影观念由“静态”传统型向“动态”现代型转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没有摄影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突破,就不可能有摄影教育改革“质”的发生。只有摄影思想观念与时偕行,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带来的“动态”变化;只有准确把握影像流变之脉,才助于摄影教师更好地把握新闻摄影发展的趋势,最终指导学生创作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生命力的新闻影像作品。

4.2 推陈出新,构建新闻摄影学科新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学界在对新闻摄影认知上存在偏见,常将新闻摄影看作是一种“技艺性”的实践活动,乃至形成了“副科”的惯性思维模式。至今为止,我国新闻摄影教育仍没有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从专业设置看,新闻摄影没有进入教育部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方向的辅修课程。从学科归属看,新闻摄影大多归属于艺术学。受学科思维及师资的制约,这必然使得新闻摄影还停留于昔日的艺术呈现技能探究,而少关注新闻摄影的内涵属性。从学历层次培养上看,新闻摄影集中于专科、本科学历层次培养,在全国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的681所高校中,不到10所院校有新闻摄影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受学科设置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重摄影技术传授,而轻理论探讨,更缺失对新闻摄影发展前沿问题的探究。不同层面制约着新闻摄影教育的与世偕行。本研究认为,只有立足于新媒体生态语境构建科学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明确专业建制,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下设立新闻摄影学专业,确立新闻摄影学的学科地位。二是提升学历教育,增加新闻摄影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让更多有志于新闻摄影研究的人才有机会得到深造,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新闻摄影的实践之中。

4.3 知行合一,探索新闻摄影教学新模式

新闻摄影课程设置是我国各大院校新闻摄影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积极探索新闻摄影教学新模式,是培养新闻摄影人才的关键环节。

4.3.1 优化课程设置

从新闻摄影课程设置上看,大部分院校目前仅开设36-54学时不等的新闻摄影课程,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环节分为新闻摄影史、相机使用及新闻摄影创作三个阶段。但因缺乏视知觉、色彩、影像空间等知识点的前期导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摄影课程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常常处于盲目而低效的状态,也没有视觉传播、新闻摄影伦理的后期教育。因此,以新媒体语境为背景、优化新闻摄影课程结构设置势在必行。本研究认为,一是要针对新闻摄影的内在逻辑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顺序调整,先对新闻摄影史、影像色彩、影像构成等相关要点学习,再循序渐进进入摄影实操阶段的学习;二是根据新媒体语境的特点,依据现有的设备及技术条件,增加图片处理技术、新闻摄影编制及音视频的采集等实践技术训练。专业教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是同学们学习成效与否的把关人,要敢于突破传统新闻摄影的樊篱。

4.3.2 创新教育内容

由于技术的发展导致新闻的采制方法、流程乃至媒体的运营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新闻摄影教学必须将新闻理论教学与摄影技能有机结合,把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影像编辑及新闻稿撰写的全过程融为一体,并且注重新闻摄影的观念贯穿始终。基于此,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教育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重组,围绕新媒体技术呈现的特点、传媒业工作属性等进行融合教育。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借助技术设备对音、视频文件的采集及处理能力,增强新闻图片在不同媒介之间的交互传播能力,以便制作出符合不同媒介形态呈现的新闻摄影作品。

4.3.3 活化教学方法

由于新闻摄影教学课时的制约,现有的课时安排已满足不了日常教学,而新媒体环境的形成又不断拓展着新闻摄影内容,这使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极为紧迫。因此,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是新闻摄影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认为,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创建师生交流平台。教师可将新闻摄影案例、视频资源、摄影大赛及影展等资讯发布到网上,引导学生上网多听、多看、多思、多练,满足同学们课下学习的需求,也方便教师对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二是利用好新媒体的评论功能,鼓励学生们将作品发布到“蜂鸟网”“摄影无忌”等专业摄影网站上,通过网站评论功能获知专业摄影网友对自己作品评价,以第三人的评价来促教、促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3.4 贴近实战教学

新媒体的动态式发展,对新闻摄影记者实践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摄影记者采回的新闻素材需要具有多用功能,不仅要符合电视、网站供稿标准,还要满足报纸的印刷标准。新闻摄影应主动调适实践教学,以因应时代的变化。本研究认为,一是要注重情景式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由教师创设典型新闻场景并担任审核把关人,让学生进入角色,在相对真实的工作情景进行实训报道,以培育学生的工作能力。二是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城市、乡村,以小组的形式对地方人文历史进行挖掘,完成相关纪实专题,以提高学生对新闻的敏感度。三是利用好本校新闻媒体平台。与本校新闻中心协商,采取学徒制,将学生分为若个团队,跟随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采访、报道本校相关新闻,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职业意识。

4.4 启迪心智,注重贯彻人文关怀教育

新闻摄影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其社会影响并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的主观把握。一张摄影图片之所以能撼动观众的内心,是透过此照片可洞见某个时代的特征、或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独有的情态,这是基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彰显。因此,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才能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触动受众的心灵。无论是在传统摄影阶段,还是在数码摄影阶段,都不能忽视对文化的思考。人文关怀仍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新闻摄影教学如果缺少对文化本质的思考,其结果很可能会使新闻摄影迷失在眩目的技术中。纵观普利策奖和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无不是关乎人文和人权题材的作品。在新闻摄影领域有成就的摄影家,大多都受过良好人文教育,如世界著名的摄影家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曾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关于非洲灾难题材的表现也是完全建立在他对非洲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摄影记者大卫·伯内特(David Burnett)大学阶段主修专业是政治学,这使得他对政治问题有着敏锐的反应和良好的认识,因而创作出许多政治题材的佳作。我国著名新闻摄影家贺延光曾指出:“当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你要习惯去研究社会、关注别人,要懂得生活常识,富有同情心,还得有韧劲儿。”[11]可见,唯有具备人文关怀精神,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现实激发人们思考。

4.5 多措并举,提升新闻摄影师资水平

新媒体新闻摄影形态的开放性,使得新闻生产的流程界限不再明晰,新闻采访、摄影拍摄、文字撰写报道等工作协同作业。因此,新闻摄影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摄影实践操作经验,还需富于新闻的采、写、编、评、播的经验。因受制于学科建制及编制等因素制约,各高校新闻摄影师资队伍均非常薄弱,大部分院校通常是只配备了一名摄影教师。他们几乎以一己之力承担了本专业所有方向的摄影教学,游离于新闻、广播电视及广告学诸多方向之间,导致摄影教师“多面手”特点日益突出而专业性逐渐丧失,也使得摄影教师无暇针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升自己应该所具备的素养。本研究认为,想要破解诟病,一是要打破“唯学历”论的选材标准,充实新闻摄影教师队伍,让老师们有相互学习、研讨的师资基础;二是多举措深入业界感受媒体工作方式的变化,通过有计划地选派老师到新闻媒介中去挂职,通过真实的新闻摄影工作情景实践锻炼,实现业界助力学界的良性互动。唯有切实提升教师实操能力,才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5.结 语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影像传播演绎出实时交互、声情并茂及链式扩散等新特点,这是新媒体技术不断升级赋能的结果。面对传媒生态的动态发展,如何调适新闻摄影教学,是摆在所有新闻摄影教育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需要摄影教育工作者紧跟媒介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转变观念,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创新思维因应时代的变革;还需要广大新闻摄影教师在贯穿新闻专业主义的教学原则下,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模式,让新闻摄影教学贴近业界的变化。与此同时,新闻摄影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避免迷失于技术的流变之中。苟日新,日日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将常态化,唯有让新闻摄影教学与世偕行,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摄影人才,也才能推动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中国网信网: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 报 告 》[DB/OL]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86.htm,2019年2月28日/2019年3月30日。

[2]E.H.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再研究》,范景中 、杨思梁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273页。

[3]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4]韩红星,赵恒煜:《基于裂变式传播的新媒体噪音初探:以微博为例》,《现代传播》,2012年,第7期,第105-109页。

[5]Dirck Halstead:The Coming Earthquake in Photography,the Digital Journalist,2007,No.4,http://digitaljournalist.org/issue0704/the-comingearthquake-in-photography.html.

[6]任悦:《视觉传播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7]萨考斯基:《摄影师之眼》,唐凌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8]辜晓进:《太阳时报取消摄影部:孤案之思》,《中国摄影报》,2013年6月14日,第1版。

[9]赵凤兰:《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摄影如何突围》,《中国文化报》,2016年1月5日。

[10]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78页。

[11]朱希琳:《贺延光:你的作品比名字重要》,《军事记者》,2012年,第2期,第46-47页。

猜你喜欢

摄影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