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科特殊静脉条件置入PICC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09巫浣玲管小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操作者导丝全麻

巫浣玲 管小红 王 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2)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态势,据资料统计[1-2],2000年全球肿瘤发病人数为1266万人,初步估算2020年新发肿瘤患者数2000万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18.8%,儿童肿瘤患者随之增多且年龄组偏小,为患儿提供一条无痛,安全的输液途径,是我们护理工作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患儿肘部血管细、条件差,配合度差,严重影响了置管的成功率,限制了患儿的使用。对于这样特殊静脉条件的患儿,反复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导致PICC置管成功率低,穿刺次数增多,提高了静脉炎的发生率。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为患儿全麻下改良塞丁技术[3](MST)行PICC置管术,已成功完成35例,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得患儿家属置管及麻醉风险知情同意书。因为患儿静脉条件差,操作者要有丰富的穿刺经验。

1.2 麻醉方法:置管前禁水4 h,禁食6 h。置管前1 h对穿刺侧肢体给予温水擦浴,使局部皮肤得到清洁,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充盈。患儿进手术室后给患儿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顺序给予长托宁0.01 mg/kg,舒芬太尼0.05 μg/kg,丙泊酚2.5 mg/kg[4],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吸入七氟烷1.5 mac后置入喉罩,连接呼吸机,以2%~3%的七氟烷维持麻醉,使患儿全身肌肉和血管处于放松状态,同时维持循环和呼吸稳定。

1.3 结合MST行PICC置管的方法:测量置管的长度和臂围,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皮肤消毒,手臂外展。先对PICC导管进行预冲,并将修剪至所需的长度。进行静脉穿刺时在穿刺点上方系止血带,将穿刺针以15°~30°刺入皮肤,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针角度5°~10°,再将穿刺针向血管内推进1~2 mm,确保穿刺套管在静脉内后松开止血带。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位置,将针芯从穿刺套管中撤出。将导丝头端沿穿刺套管缓慢向血管内递送,直到导丝在体外剩余10~15 cm左右时停止推送,穿刺套管撤出。同时注意固定导丝以防止导丝移位。操作者持手术刀沿导丝上方以平行的角度,用刀尖轻轻刺入皮肤0.2~0.3 cm,以扩大穿刺点,然后自导丝尾端穿入可撕裂鞘,将可撕裂鞘完全置于静脉内,缓慢取出导丝和扩张器,留下可撕裂鞘。最后,遵循无菌原则将PICC导管通过可撕裂鞘缓慢递送至10 cm处将患儿头部抵致置管侧肩部后到达预定长度,将可撕裂鞘从穿刺点撤出,在导管体上小心撕开并丢弃,校对导管长度,将导管与导丝的金属柄分离,一手固定导丝一手缓慢匀速撤出导丝,修剪导管保留体外≥5 cm,连接减压套筒和翼型部分的倒钩,锁定两部分。抽回血通畅,为患儿清洁穿刺点处血迹,予以透明敷贴覆盖固定,加压止血。X线定位。

2 结 果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共35名患儿采用该流程进行了PICC置管,成功率达100%。其中6个月~2岁10例,2~15岁25例,最小体质量5 kg,最大体质量80 kg,并且极不配合。患儿在全麻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使得不配合的患儿全身肌肉和血管处于松弛状态,使操作者能在安静环境下不会受患儿哭闹、躁动的干扰集中精神进行穿刺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同时置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既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疼痛刺激又有效地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和血栓形成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杜绝了强行按压患儿后导致皮下瘀血、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该操作流程有效降低了患儿PICC置管难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了操作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难度大的患儿,待导丝顺利放入20 cm时再由助手拆PICC导管包,这样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置管成功率,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讨 论

在我国,针对患儿PICC置管时大部分采用穿刺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配合强行按压的穿刺方法[4];既不能确保穿刺置管给的成功率,也导致了置管部位的不理想,同时静脉穿刺置管患儿及家属带来了诸多的痛苦和困扰,这是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身体状态及心理特点导致了儿童患者在穿刺置管时不配合,置管会比较困难,成功率降低,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文献报道血液病患儿剧烈哭闹有诱发颅内出血的危险[5],同时有研究指出肥胖、体位改变、患儿不合作等均是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的原因[6]。我们采用了在全麻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从术前准备、麻醉诱导和维持、置管流程、人员准备等各项工作全部规范化。该操作流程的特点是,对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下联合喉罩的麻醉管理方式,既保证了操作过程中麻醉医师对患儿呼吸道的管理,又使操作者在最佳操作环境下无哭闹、体动,选择最佳穿刺部位,最大化减少了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文献报道护士将上臂的贵要静脉作为穿刺首选,既可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时还减少了手臂屈伸对导管及穿刺血管的影响[7]。

综上所述,全麻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可以使儿童患者全身肌肉和血管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循环稳定,在没有患儿哭闹、反抗的干扰下,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8],减少了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儿童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和没有痛苦的静脉治疗途径,保证了治疗疾病的顺利进行。同时使PICC置管水平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减少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操作者导丝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介入导丝或硬膜外导管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修复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Gaia系列导丝在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