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9-01-09哈丽娜海若拉康晓静
哈丽娜•海若拉 康晓静*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及生活质量,顽固难治。其发病机制涉及到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等许多方面,各种假说彼此有联系也有矛盾,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里,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提高,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疗效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令人欣慰的是有关白癜风治疗研究在不断更新且其治疗的相关试验也在逐渐增多。
1 白癜风发病机制
白癜风是指由于后天性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人体皮肤色素脱失的一种损容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皮肤黑素细胞功能的消失所导致,白癜风可发病于人体全身各个部位,例如颈部、腕部、背部等。白癜风临床常表现为患者的皮损,例如浅粉色、乳白色等,表面光滑无皮疹,少数患者发病前局部可能存在瘙痒感。白癜风疾病对人体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疾病、肿瘤疾病等,并且会对患者的外形带来一定影响,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自身免疫因素白癜风患者常伴一些免疫相关疾病,因此自身免疫因素一直是白癜风发病及治疗的研究热点[1]。
1.1 诱导性热休克蛋白70:白癜风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涉及到与控制先天免疫的基因有关的多易感基因位点。其可能会导致对黑素细胞应激先天激活失调,通过招募自然杀伤细胞和生产释放高水平的促炎蛋白和细胞因子来表现,包括热休克蛋白(HSPs)、IL-1b、IL-6和IL-8。van den Boorn等发现HSP分子中,诱导型HSP70(HSP70i)最特别,它是一种可以分泌到起始宿主细胞的特异性伴侣肽13。Mosenson J等利用突变HSP70i阻断其功能发现可以抑制白癜风小鼠模型中皮损周围的T淋巴细胞浸润并促进其白斑部位复色[2-3],从而发现,诱导型HSP70(HSP70i)对小鼠模型中的白癜风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合成蛋白正确折叠,降低应激状态下的细胞凋亡。但分泌至胞外的HSP70i会作为佐剂激活树突细胞,促进针对所结合肽段的免疫反应[4]。因此有人提出未来这可能为白癜风的新治疗方法。
1.2 干扰素-γ/CXCL10轴:趋化因子是小的分泌蛋白,其作用为化学引诱物引导T细胞迁移。 Rashighi M等通过研究发现,干扰素(IFN)-和IFN-γ诱导的趋化因子(CXCL9和C-X-C Motif趋化因子配体10[CXCL 10])在白癜风患者的皮肤和血液以及小鼠模型中高度表达。 Rashighi等提出IFN-γ/CXCL10轴是白癜风疾病进展和维持所需的关键信号通路,该途径有可能是白癜风新兴治疗的重要靶点[5-6]。Wang通过研究证明,与健康人对照相比,白癜风患者血清CXCL10更高,其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成功治疗后显着降低,提出CXCL10可作为疾病活动度及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1.3 免疫哨点:最近通过阻断抑制免疫哨点来治疗转移性黑素瘤的免疫疗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免疫哨点是调节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分子,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1(PD-1)等。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哨点抑制剂的治疗反应与白癜风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推测,激活这些表面受体可以恢复白癜风患者的免疫耐受。
1.4 氧化应激因素:皮肤作为屏障,不断暴露于紫外线(UV)辐射和各种化学物质等压力源,承受着内外环境活性氧(ROS)的攻击。健康的黑素细胞有能力减轻这些压力源,Shalbaf等通过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似乎更加脆弱,其皮肤黑素细胞表现出扩张的内质网及线粒体,结构异常的黑素小体等细胞应激升高的表现,认为抗氧化系统的失衡能够引发白癜风。
1.5 黑素细胞破坏:通过丁酰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能够传递胆碱信号,从而表达酶的活性,Jin等发现白癜风患者血液以及皮肤中铜及铜蓝蛋白的含量较低,会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易导致表皮应激反应的发生,使黑素细胞严重被破坏,从而降低黑素的代谢水平,并且可能加速黑素细胞的死亡,造成色素脱失,从而引发白癜风。
2 白癜风的治疗
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治疗白癜风目前其治疗分为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一线治疗为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光疗和光化学疗法 ;二线治疗主要有维生素D类似物、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手术治疗。近年来联合治疗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模式。
2.1 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本身可以刺激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并通过抑制黑素细胞的自身抗体抑制黑素细胞破坏。有学者采用口服小剂量激素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较单纯自体表皮移植疗效显著,且加用小剂量激素可阻止抗体对黑色素细胞的破坏作用,迅速控制病情,使白癜风由进展期转变为稳定期,弥补了单独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易复发的不足。
2.2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更安全,不会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黑素细胞表面抗原的自身识别、抑制T淋巴细胞细胞毒反应、减少皮肤局部氧化应激使得原有皮损复色研究表明,他克莫司对颜面颈项部位皮损的疗效要好于躯干肘膝部位。
2.3 光疗:窄波UVB(NB-UVB)光疗适用于局限性或者泛发性白癜风患者,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局部T淋巴细胞及刺激黑素生成有关。国内外多项研究肯定了NB-UVB治疗白癜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BUVB治疗6个月后,63%的患者皮损复色。
3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医学上对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同时对于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利用组织学进行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是目前较为显效的一种方法,希望本研究对于白癜风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的探讨,能够为日后白癜风的治疗带来一定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