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相关中药功效术语英文翻译初探
2019-08-20李真真谢望楚牛明月贾德贤
李真真,王 丹,谢望楚,牛明月,贾德贤Δ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随着中医药英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中药功效术语英文翻译准确性的问题日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中药功效术语是中药功效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其记述简洁,四六成韵,便于记诵,但因此也容易被翻译得千篇一律,难以准确表达每个药的药性特点,从而影响药物在临床的精准应用。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它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中药的采收、炮制、煎煮、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翻译如果丢弃了药性理论,中药功效翻译将成为无本之源。本文将以解表相关药物功效术语翻译为例,探讨如何基于药性理论,在英文环境下准确表达药物功效和作用特点的方法与可行性,为中药功效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奠定基础。
1 “解表”术语内涵挖掘
1.1 “解表”术语的概念
“解表”是一个用于表达功效的概念。作为中药或方剂的功效,“解表”指药物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以此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1]。根据药性及治疗目的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人们最早通过发汗祛邪的药物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后来发现一些没有明显发汗作用的药物也能解除表证,解表药的范围便逐渐扩大,同时包括发汗药和通过其他作用方式解除表证的药物[1]。汗法是解表的主要途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是其理论依据。解表法属于狭义的汗法[2]。
解表药主要由质轻气薄的辛味药物组成,主入肺经,具有轻扬发散、疏泄腠理的作用[3]。发散风寒类药主要为辛温类药物,发散力较强,一般具有明显的发汗效果[4]。发散风热类药主要为辛凉类药物,发散力较弱,通常不具有明显的发汗效果,可通过清泄肺热达到祛邪的目的[5]。
1.2 解表的途径
解表药共同具有的主要功效是发散表邪[4]。由于病邪性质和受邪郁闭程度的不同,解表不只着眼于发汗,药物还可通过别的途径解除外邪[6]。基于药性的差异,药物发散外邪的强度、方式、效果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发汗力度、温散、祛风、凉泄等作用的强弱,解表药可分别具有发汗解表、散寒解表、祛风解表、疏散风热等功效[1]。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发散力相对较强,如麻黄、薄荷等,而某些具有散寒、疏泄等功效的药物发散力相对较弱,如生姜、牛蒡子等。现根据诸药功效及药性特点进行如下论述。
麻黄发汗解表,历来被认为发汗力较强[7],其性味辛温,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薄,具有轻扬之性而向上向外发散表邪[8]。麻黄可发汗解表,开泄腠理,透发毛窍,其发汗作用强于一般的解表药[9],因此个性特征比较明显。根据《本草正义》的记载,麻黄与桂枝配伍后发汗力量更强[10]。《本草经疏辑要》云:“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11]”《本经逢原》云:“若连根节用,令人汗不绝,其根专能止汗……麻黄微苦而温,中空而浮。阳也,升也。[12]”此皆说明麻黄发汗作用很强,“令人汗不绝”,更说明其所发之汗为有形之汗。由于麻黄发汗力很强,属于发散风寒类药中发散力较强的一类,因此属于大发散的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对大鼠足底部呈现剂量依赖性发汗作用[13]。
生姜性味辛温,气味俱厚,浮而升阳也,可入肺经[8],为发散风寒之缓剂,一般用作风寒感冒的辅助药[9]。《本草汇言》云:“(邵起寰)盖生用发散,干则温中。[8]”又云:“又生姜性散,能驱肌表之风寒。[8]”《本经逢原》云:“生姜辛温而散,肺脾药也。散风寒,止呕吐。[12]”通过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来看,生姜“发散风寒”只属于普通散表,力度较弱,通过开发腠理、温散风寒之邪。因此,生姜属于发散风寒类药中发散力较弱的一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对由注射酵母引起发热的大鼠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13]。
薄荷性味辛凉,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14]。其清轻凉散,是发散风热类药中辛散之力最强且具有一定发汗作用的药物, 功可疏散风热。与辛温解表药合用,又可用于风寒表证[9]。《汤液本草》云:“能发汗,通骨节……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15]”《本草纲目》云:“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14]”根据历代文献记载,薄荷发汗效果较明显,属于发散风热药中发散力较强的一类,因此属于大发散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薄荷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具有发汗解热的作用[13]。
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弱于薄荷,但长于宣肺祛痰止咳[9]。《药品化义》谓其:“能升能降,力解热毒。[19]”又称:“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凡肝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16]”《本草正义》记载:“善走而散,治风毒斑疹。[10]”其发散之力虽较弱,但解热作用明显,因此属发散风热药中发散力较弱的一类,属于小发散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蒡子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无明显发汗作用[13]。
综上所述,解表主要通过发散表邪实现,而发散又可分为大发散和小发散。大发散的发散力相对较强,发汗效果较明显,使邪随汗解。其不仅包括具有发汗作用的发散风寒类药,有些发散风热类药也具有发汗作用,同样属于大发散范畴。小发散为普通散表,发散力量相对较弱,发汗效果不明显,通过散寒、疏泄等方式实现解表。由于发散解表实际达到的效果、力度不同,因此英文翻译也应体现其差异。
2 “发汗”和“发散”解表英文翻译现状与分析
该研究主要以“发汗”和“发散”英译动词或动宾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下列目前较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以“发汗”和“发散”为主要检索词,各版本翻译分别见表1和表2。为便于整理和分析,分别~⑨给下列文献进行编号。由于翻译形式多样,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将所有动宾结构统一改为v+宾语形式。
① 世卫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17];② 世中联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18];③ 李照国主编的《简明汉英中医词典》[19];④ 魏迺杰主编的《英汉-汉英中医词典》[20];⑤ 方廷钰、嵇波、吴青主编的《新汉英中医学词典》[21];⑥ 谢竹藩主编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22]‘⑦ 唐德才主编、寻建英主译的《中药学》(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23];⑧ 常章富、贾德贤和James · Bare 主编的ChineseMateriaMedica(2014)[24];⑨ 江滨、杜同仿主编的《汉英临床中药药典》[25]。
2.1 “发汗”英译现状与分析
根据检索到的译文,与“发汗”相关的中心词有sweat,perspire(见表1),两者在英文词典中解释如下。
Sweat:(1)verb. produce liquid on skin/surface.出汗,渗出液体。[I,T] when you sweat, drops of liquid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your skin, for example when you are hot, ill/sick or afraid.出汗,流汗。SYN:perspire:to sweat heavily.汗流浃背。He was sweating buckets(=a lot),他大汗淋漓[26];(2)noun. liquid on skin: liquid that comes out through your skin when you are hot, frightened or doing exercise[27]。因此sweat主语可为人或物,指生理或病理性发汗,汗量较大,可形成汗滴且比较常见,更口语化。
Perspire(1)verb.(formal)to produce sweat on your body.出汗;排汗;发汗SYN:sweat[27];(2)verb. give out sweat through the pores of skin as the result of heat, physical exertion, or stress[28],指出汗。由于受热、物理运动或精神紧张引起,导致汗腺分泌的汗液流出体表。如The hands and feet are cold and perspire profusely。
Perspiration: noun. liquid that appears on your skin when you are hot; SWEAT(1) the process of perspiring[28]。如Perspiration cools skin in hot weather.热天出汗可使皮肤降温。因此perspire主语也可为人或物,指生理或病理性发汗,汗量较小,如水蒸气,且为书面用语。
Sweat与perspire为同义词,两者均为发汗之意,但发汗量有大小之分。而麻黄属发散风寒药,可发汗解表、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使人大量发汗。薄荷属发散风热药,消散风热、透发凉汗,两者虽均指明显的汗出,但由于发散风寒药发散力一般强于发散风热药,故麻黄发汗力度更大。因此建议将麻黄“发汗”译为sweat,将薄荷“发汗”译为“perspire”。
表1 “发汗”相关英文翻译
2.2 “发散”英译现状与分析
表2显示,本文以“发散”为中心词,搜集到的功效术语有“发散风寒”“发散表邪”。根据搜集情况来看,“发散”功效术语的翻译较少,相关的英译动词有dispel,expel,disperse,dissipate,各词在英文词典中解释如下。
Dispel: to make sth, especially a feeling or belief, go away or disappear。驱散、消除(尤指感觉或信仰)。His speech dispelled any fears about his health, 他的发言消除了人们对他健康的担心[29]。该词通常指把某物从某物中赶出,尤指驱散或消除人负面的情绪或不好的感觉。
Expel: verb. (1) ~ sth (from sth) to force sb to leave a country驱逐出境(2) ~ sth (from sth)(technical术语)to force air or water out of a part of the body or from a container排出;喷出:to expel air from the lungs用力呼出肺里的气[29]。该词指用武力驱逐或强力排出液体或气体,通常指把不属于物体本身具有的物体驱逐驱除,语意强势。
Disperse: verb. distribute or spread over a wide area: storms can disperse seeds via high altitudes. go or cause to go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r to different destinations: the crowd dispersed.驱散 (1) cause(gas, smoke, mist or cloud)to thin out and eventually disappear: winds dispersed the bomb`s radioactive cloud high in the atmosphere,使…消散;(2) thin out and disappear: the earlier mist had dispersed[31]。 该词宾语可为人或物,指使某物向四面八方散开,作用对象偏于流动的物体,如风、气、云、雾等。
Dissipate: to gradually become or make something become weaker until it disappears[29](使)消散;消失;驱散:Eventually, his anger dissipated。 他的愤怒终于平息了。该词通常指有程度差别的分散,以至消失。
普通散表“发散”力量较弱,如生姜和牛蒡,但其解热作用明显,主要是通过开发腠理、调畅气机、消散邪气,因此普通散表的途径比较抽象。经过对各词进行分析,disperse更适合用于疏散气滞,其他各词与疏泄气机之意相差较远。因此,建议将普通散表的“发散”译为disperse,如术语“发散风寒”可译为dispersewind and cold。
表2 “发散”相关英文翻译
3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药性理论的差异,解表的途径不同,“解表”相关的功效术语也应采取不同的翻译。因此, 当药物通过“发汗”解表时,建议将具有明显发汗作用者译为sweat,具有较弱发汗作用者译为perspire;当药物通过普通的“发散”解表时,建议将其译为disperse,以表疏散气滞之效。药性理论是解释中药功效、阐释药物作用特点、指导临床应用的核心,基于药性理论的翻译才能把握中医的传承,传递正确的中医知识。本文基于药性理论,通过结合具体药物,对解表相关中药功效术语“发汗”和“发散”的翻译进行了探讨,是对性-效结合的个性化表达,即功效术语更合理、更准确英文翻译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