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 提出 分析 解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9-01-07陈华忠特级教师
陈华忠(特级教师)
新教材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而代之以“用数学”、“解决问题”称呼,并把它融合于四个学习领域之中。通过这样的内容编排,教材努力反映数学应用从“实际应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资源,摆脱了人为的、枯燥乏味的、脱离实际的学习材料。这样,问题的现实性、趣味性、开放性更强了。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讨。
一、信息——让学生去收集
新教材“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注重以数据表、情境图、漫画、对话、文字等形式提供信息、呈现问题。有些信息是数学的或非数学的,有些题目的条件是多余或不足的,这就要求学生正确识别,合理取舍。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置问题解决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经历把“问题情境”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信息与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
1.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必须会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要具备这种能力,学生首先必须会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同样一幅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第4页“解决问题”时,教师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的能力,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收集的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久而久之,在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场面时,学生就会自发地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养成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为“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打好基础。
2.识别有用的信息。
新课程中的“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呈现的信息是开放的,就像生活中的问题一样,要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条件,需要从许多的信息中去筛选有用的信息。教材中的主题图往往含有许多信息,有本质的,有非本质的;有解决问题需要的,也有解决问题不需要的,就看学生会不会识别,会不会有选择地提取。如,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练习十四第11题。
由于题中的信息较多,问题也有3个,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所需要的条件。如要求“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用到哪几条信息,哪些信息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是多余的……
这种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
二、问题——让学生去提出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要么提出的问题都很简单。因此,为学生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如人教版教材第四册解决问题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在学生收集、处理完信息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已收集的信息有:
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3只;草地上有11朵花,7只蜜蜂正在采蜜,又飞来4只蜜蜂。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l:飞走又飞来后,树上有几只小鸟?
生2:现在一共有几只蜜蜂?7只蜜蜂要采蜜,这些花够了吗?
生3:树上原来小鸟比蜜蜂多几只?
生4:树上现在小鸟比蜜蜂少几只?
毫无疑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影响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应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还要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数量——让学生去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桥梁”。在学生用一定的方式表述问题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信息,分析已知数量之间、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运算的意义来选择算法,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建构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除了“路程、时间、速度”和“单价、数量、总价”等常见的数学模型有必要进行概括外,其他数量关系可以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多次体验、感悟,积累“数学模型”的典型实例,再做一定的提升。其实,《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解题,并不断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比如实物操作、模拟演示、画图、列表、尝试列举等策略和分析法、综合法、转化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抓主干,叙述解题思路,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如,新跃轮运来集装箱270个,东方轮运来的集装箱是新跃轮的4倍。两轮共运来集装箱多少个?
1.画线段图。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题目中的每一句话,在线段图中一一反映,形象地展现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画线段图,填上数量,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要求“两轮一共运来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列文字等式。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用文字加运算符号的形式,把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新跃轮运来的个数+东方轮运来的个数=两轮一共运来的个数。
3.找出中间问题。
根据文字等式,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使隐藏条件“显现出来”,即先求“东方轮运来多少个”。
4.列数学算式。
通过画图、提问、分析,学生就容易列出数学算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了两个转化,即把抽象的文字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观线段图,再把直观线段图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算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的题目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顺藤摸瓜,通过问答和借助示意图等,一步一步地分析,追溯到已知条件。
四、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运用能力。数学的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各种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思维想象的能力等等。因此,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既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应用意识,又能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必须重视数学的应用,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展开解决问题的教学呢?教师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各种策略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给予传授或讲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同,面对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在大家都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再带领大家一起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