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07吕春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病情

吕春娟

(辽宁省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115000)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为肝脏疾病的一种,该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病情发展较快,对患者肝功能的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安全[1]。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与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中以综合护理方式对该病患者进行干预,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88例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2~66岁,平均(51.5±4.2)岁;观察组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0~67岁,平均(52.4±4.6)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44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即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指导用药等。观察组则以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综合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了解与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家庭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等等,并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以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护理计划。②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该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多安慰、鼓励患者,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以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注意事项等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以患者的认知评估结果威武依据针对性的增加薄弱环节的宣教频率与力度。③用药与饮食护理。让患者明白合理用药与饮食的重要性是提高患者用药、饮食依从性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用药的方法、效果及对病情的了解,同时需告知患者不良用药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叮嘱患者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药物用量;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预见性的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头痛、高热、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处理,以减少患者用药不适感。此外,还需指导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且需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减少肝脏负担。④运动与出院指导。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确保充足休息是改善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的进行慢走、打太极等运动,增强体质;出院前需对宣教内容进行再次重复与强调,增强患者认识,避免患者遗忘;同时需叮嘱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出院后1周需进行随访,对患者用药情况等进行了解。

1.3 观察指标[2-4]:①以我院自制护理质量及护理缺陷评分量表评定护理质量及护理缺陷情况,其中护理质量量表包含护理服务质量、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三方面,总分为1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比;护理缺陷则包括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环节缺失、护理高危因素三方面,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缺陷越严重。②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的情况进行评定,量表共包含全身症状、用药、流行病学、复查、治疗、情感、危害、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十项内容,各项评分均为0~2分,满分为2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③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量表分别以50分及53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t检验与χ2检验方式对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与护理缺陷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护理缺陷评分分别为(9.0±0.7)分、(3.7±0.5)分;对照组分别为(6.7±0.6)分、(6.4±0.8)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分别为(8.8±1.0)分、(8.9±1.2)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分别为(18.2±1.3)分、(12.8±1.4)分;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分别为(58.9±4.0)分、(59.9±4.2)分;对照组分别为(58.7±4.1)分、(60.2±4.4)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3.5±3.19)分、(44.6±3.5)分;对照组分别为(51.5±3.1)分、(52.8±3.3)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据了我国肝功能衰竭患者的96.0%左右;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5-6]。及时开展必要治疗与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病情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观察组4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制定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同时通过有效的心理与健康宣教指导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通过用药与饮食指导则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能够减少不良用药及饮食行为发生;此外,做好运动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坚持正确的用药、生活行为,对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缺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