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9-01-07姜春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差异

姜春燕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2)

骨结核的发病主要是因为骨关节感染结核杆菌所致,以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影响较大,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近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更为精细、优质的护理在各大医院得到积极的响应与开展,对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1]。心理护理干预得到强调。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骨结核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结核性胸膜、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精神病等患者,其中男99例,女41例,年龄25~71岁,平均(47.11±8.2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骨结核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主要为全程提供心理指导服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骨结核的相关知识及预后,强调遵医的重要性。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情绪有异的患者及时沟通疏导,注意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不能仅限于言语安慰与鼓励,应为患者寻求更多的家庭社会支持,指导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者可通过社会求助的方法为其排忧解难。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积极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做好指导工作,从而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康复信心。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采用SDS、SAS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疗效评价分为显效、好转、无效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前,观察组SDS评分为(59.65±4.3 4)分、SAS评分为(61.23±4.7 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8±3.77)分、(60.90±3.81)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5.69±3.39)分、SAS评分为(52.18±4.11)分,对照组分别为(56.01±3.48)分、(52.32±4.04)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53例(75.7%),好转14例(20.0%),无效3例(4.3%),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显效39例(55.7%),好转20例(30.0%),无效11例(15.7%),有效率为84.3%,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模式开始向“以人为本”转变,护理质量是沟通医护工作者与患者关系的最直接的桥梁,近年,优质护理干预逐渐流行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欢迎[2]。受到患者的肯定与支持[3]。心理护理干预在优质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临床研究表示,心理干预对患者的依从性有较好的作用[4-7]。骨结核患者容易产生负性心理,如对疾病、手术及预后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由于个体的性格特征、教育背景、心理承受能力及环境等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的患者要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心理疏导技巧,不能仅限于言语安慰与鼓励,应为患者寻求更多的家庭社会支持,指导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者可通过社会求助的方法为其排忧解难,患者出院后要做到护理的延续性,从而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关怀,能够调节管理自身的情绪,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做好骨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