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魄门亦为五脏使”浅析便秘诊治*
2019-01-06王晓红张卫星蔡莉娟
王晓红 张卫星 蔡莉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长期无便意;排便困难指排便量少、干结,排便费力、费时,排不尽感及需要手法辅助[1]。“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魄,通粕也,为糟粕之意,肛门为排泄粪便糟粕之门户,故称魄门。魄门是胃肠的最末端,其开闭受五脏的调节指使,开而不闭,则腹泻;闭而不开,则便秘。而“水谷不得久藏”则特别强调了大便通畅、及时排出的重要性。《内经》最早指出了魄门与五脏之间的关系,魄门的开合依赖于心之主宰,肝之条达,脾胃之升降,肺之宣肃及肾的气化功能正常。而魄门的开合有度,也有利于五脏的气机通畅,因此,魄门的启闭正常与否,也能反映脏腑内在功能的盛衰。
1 心与魄门
《灵枢·邪客》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是五脏六腑之大主。魄门的启闭也依赖于心的主宰。心神失常,如昏厥病人,魄门失去心神调控,则或见神昏口开、二便失禁之脱证,或见神昏齿闭、二便秘结之闭证。《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心藏神,为神志活动产生之所,神志活动亦为心之所主。《类经·疾病类》云:“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五志虽分属于五脏,但都与心密切相关,故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到心。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受盛化物,饮食物由胃下降于小肠,经小肠泌别清浊,食物残渣下降于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如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水液偏渗于膀胱,大肠干燥亦可导致便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焦虑可提高直肠的感觉阈值,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直肠、肛门矛盾收缩的发生率,造成排便困难[2]。
2 肺与魄门
《类经·十二经病》曰:“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泄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魄门为大肠的下端,《医宗必读》:“……下连肛门,是为谷道后阴,一名魄门,总皆大肠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而大肠所以能传道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道。是以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肺主肃降,肺气下降可推动大肠的传导。《血证论·便闭》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遗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肺失清肃,输布水液失常,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于濡润,可见大便干结难下;若肺气虚弱,推动无力,也可见大便难。反之,魄门启闭失常,排便不通畅,肺气壅滞而不能降,则会出现胸闷、咳喘等症状。“肺藏魄”,肛门称之为魄门,为肺气下通之门户,亦与肺藏魄的功能有关。当阴阳离决、“魂飞魄散”之时,多见大小便失禁。《素灵微蕴·噎膈解》言:“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津,滋灌大肠,则肠滑而便易。”《北窗炙輠录》曾记载:“蔡元长苦大肠秘固,……史遂市紫菀二十文,末之而进,须臾遂通,……大肠,肺之传送,今之秘,无他,以肺气浊耳。紫菀清肺气,此所以通也。”《临证指南医案·肠痹》有紫菀杏仁汤,方药组成:紫菀、杏仁、枇杷叶、瓜蒌皮、山栀皮、郁金、枳壳汁、桔梗汁。主治湿郁化热,阻遏肺气,大便气塞不爽,或经旬不解,食下腹胀。叶氏谓:“丹溪每治肠痹,必开肺气,谓表里相应治法”。
3 脾胃与魄门
脾主运化,可以运化水谷,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物经口腔、食道入于胃中。脾主升,胃主降,胃受纳腐熟的食物必须下降至小肠,小肠分清泌浊,清者经脾之散精,运化输布周身;浊者下降于大肠,形成糟粕排出体外。脾胃升降有序,纳运相得,燥湿相济,乃能顺利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正常排泄。如脾气亏虚,运化失司,小肠泌别清浊失常,混杂而下,则为腹泻;脾气不能布津,水液偏渗于膀胱,则为便秘。“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大肠的传导功能亦有赖于气血的充养及津液的滋润,津亏血少,肠道失去濡润,大便则艰涩难下。六腑以通为用,胃为阳明燥土,喜润而恶燥,其病易化热化燥,最易引起便秘。《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魄门的启闭功能依赖于中气的充沛和脾升胃降的功能正常。1978年,魏龙骧老先生首次介绍了重用生白术健脾以通大便[3],之后生白术健脾和胃治疗便秘的作用被广泛证实及关注[4]。
4 肝与魄门
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气机的升降出入,调节大肠的传导与魄门的启闭。正如《素灵微蕴·噎膈解》所云“饮食消腐,其权在脾,粪溺疏泄,其职在肝……”肝主疏泄,能促进脾胃消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体气机调畅,脾胃才能升降有序,进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能,使魄门开闭有常。《医碥·五脏生克说》:“故木疏土而脾滞以行……”《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又云:“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若肝气郁结,气滞不畅,大肠传导无力,则致大便秘结。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就喜用四逆散以通便。
5 肾与魄门
《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石室秘录·论命门》:“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而“津液皆肾水所化”(《医贯·先天要论》)。东垣曰“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兰室秘藏》)。肾病引起之便秘有二端,一者肾阴亏虚,津液不足,大肠失于濡润;一者肾中阳气亏虚,推动无力,以致腑气不行;或气化失司,气不布津,水液偏渗于膀胱,大肠干燥,均可引起便秘。《血证论》谓:“肾开窍于二阴,肾虚阴不足,无以润肠者,宜左归饮加黑芝麻、肉苁蓉治之。”张景岳治肾阳虚便秘有济川煎,《景岳全书·秘结》:“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无有不达。”后世医家使用济川煎治疗阳虚便秘也取得较好疗效[5]。
6 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72岁。2019年7月16日初诊。排便困难18年余,大便干硬,腹胀明显,甚至腹大如有孕,伴口干、口苦,平素服用“香丹清、碧生源”等通便方药可解出。舌淡红、苔腻微黄,脉滑小数。治法:疏肝健脾温肾,润肠通便。拟方:四逆散、枳术丸、济川煎合方加减:柴胡、炒枳壳、生白芍、泽泻各10g,生白术60g,当归20g,川牛膝、肉苁蓉、连翘各15g,升麻、芒硝、炒甘草各6g,7剂。2019年7月23日复诊,诉前进以疏肝健脾温肾之剂。服1剂,大便即行,初头硬,继之解出较多成形软便,再服,大便得每日1行,质略软,腹部大为宽松,口苦减轻,现略感口干。查舌淡红稍黯、苔腻微黄,脉滑小数。上方去芒硝、连翘,加鸡内金。7剂。8月13日复诊,诉大便畅,日1行,腹胀消失,口苦已不显,口干较前缓解,予上方继服。
按:患者高年便秘,而又长期服用攻下通便之剂,必脾肾亏虚,而津血耗损,故主补益脾肾,滋养精血;大剂量白术健脾益气,生津通便;配伍张景岳之济川煎温肾元、补精血、润肠通便;患者久秘阻滞、腑气不行,更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久罹便秘,“痞坚之处,必有伏阳”,且有口苦口干见症,故用连翘清宣郁热。大便干结,则加用芒硝软坚散结。二诊大便已解,硬便变软,郁热已消,故去芒硝、连翘,佐以健胃助消化之鸡内金。三诊诉排便如常,为成形软便,日有1行。继服原方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