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2019-01-06覃丽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细胞学薄层符合率

覃丽蓉

宫颈癌为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若能够在发病前检出宫颈癌前病变, 并及时给予干预, 将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 延长患者的寿命。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检查为临床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 将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到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 检出率同样较高。本文选取2018年6~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阐述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方法, 并观察其筛查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筛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5.30±1.87)岁;婚育情况:已婚已育15例, 已婚未育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1~49岁, 平均年龄(45.10±1.96)岁;婚育情况:已婚已育16例, 已婚未育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婚育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检查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检查法进行筛查。①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将宫颈刮片置入宫颈管。②使宫颈刮片围绕宫颈旋转2周, 取内皮细胞涂抹于载玻片上。③采用95%酒精给予固定, 巴氏染色, 病理送检。

1.2.2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进行筛查。①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宫颈。采用无菌棉球擦去分泌物, 将检测刷置入宫颈管内。②采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内脱落的细胞, 置入样品瓶中。③漂洗样刷, 对样本进行处理, 制成薄层细胞涂片,病理送检。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 检测结果共包括以下内容:①正常或炎症;②不典型性鳞状细胞(ASC);③鳞状上皮内病变(SIL), 包括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④鳞状细胞癌(SCC)与腺癌(CA)。上述检测结果中,LSIL包括CINⅠ, HSIL包括CINⅡ与CINⅢ。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包括正常或炎症、ASC、SIL、SCC、CA共5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分级情况, 包括CINⅠ、CIN Ⅱ与CIN Ⅲ共3项指标。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诊断类型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24例, 其中正常或炎症2例(8.0%), ASC 7例(28.0%)、SCC 6例(24.0%)、CA 3例(12.0%)、SIL 6例(24.0%),诊断总符合率为96.0%(24/25);对照组患者各诊断类型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18例, 其中正常或炎症2例(8.0%), ASC 7例 (28.0%)、SCC 5例 (20.0%)、CA 3例 (12.0%)、SIL 1例(4.0%), 诊断总符合率为72.0%(18/25);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总符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 P=0.0206<0.05)。

2.2 两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最终诊断显示均有6例出现宫颈癌前病变。观察组患者各宫颈癌前病变分级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6例, 其中CINⅠ3例 (12.0%)、CINⅡ 2例 (8.0%)、CINⅢ 1例 (4.0%), 诊断总符合率为100.0%(6/6);对照组患者各宫颈癌前病变分级与最终诊断结果相符1例, 其中CINⅠ 1例(4.0%)、CINⅡ 0例、CINⅢ 0例, 诊断总符合率为16.7%(1/6);观察组患者的各宫颈癌前病变分级诊断总符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714, P=0.0034<0.05)。

2.3 不同年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结果比较 年龄30~40岁者,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CINⅠ2例(8.0%)、CINⅡ2例(8.0%), CINⅢ1例(4.0%), 总检出率为83.3%(5/6);年龄41~50岁者,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CINⅠ1例(4.0%)、CINⅡ0例, CINⅢ0例, 总检出率为16.7%(1/6)。年龄30~40岁者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1~50岁者。

3 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患者往往难以发现。一旦检出, 病情多已较为严重, 治疗难度明显加大[1]。为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 近些年来, 医疗卫生领域对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2], 为女性疾病检出率的提高及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CINⅠ、CINⅡ、CINⅢ为宫颈癌前病变的三大等级[3]。随着病情的进展, 宫颈癌前病变等级逐渐提升, 病情逐渐加重。三大等级中, CINⅠ属于LSIL的范畴, CINⅡ、CINⅢ则属于HSIL的范畴, 两者统称为SIL[4]。根据宫颈癌前病变类型的不同, 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同[5]。因此, 为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过程中明确病变分级是关键。

巴氏涂片检查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方法。由于图片中细菌细胞量较少, 且血液、炎症细胞、上皮细胞过度重叠, 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往往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 采用宫颈刮板取材的过程中, 并非所有细胞均可被转移到载玻片上, 大部分细胞均会随器材被丢弃。因可检查的细胞量过少,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的出现, 标志着宫颈病变治疗的规范性显著提升。与常规巴氏涂片检测技术相比,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在阳性诊断率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就取材过程而言,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要求首先采用无菌棉球, 擦去分泌物。采用上述方法处理, 可有效减少宫颈上皮细胞样本中分泌物的数量, 从而避免细胞过度重叠, 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检验所使用的取材器, 以检测刷为主。取样过程中, 宫颈外口与宫颈管内脱落的细胞均需被采集,并被置入样品瓶中[6]。采用上述方法采集样本, 可有效增加细胞数量, 提高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本文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各诊断类型与最终诊断结果总符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 P=0.0206<0.05)。观察组患者各宫颈癌前病变分级与最终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4, P=0.0034<0.05)。结果提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 应用价值较高。以检查结果为参考, 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可有效提高治疗方案的针对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检出情况的观察发现, 年龄30~40岁者,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CINⅠ 2例、CINⅡ 2例, CINⅢ 1例, 总检出率为83.3%(5/6);年龄41~50岁者,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CINⅠ 1例、CINⅡ 0例, CINⅢ 0例, 总检出率为16.7%(1/6)。年龄30~40岁者的宫颈癌前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1~50岁者。提示30~40岁为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的高峰期。除此之外, 41~50岁女性在临床上也同样需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 将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法应用到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过程中, 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过程中, 临床应将30~50岁人群作为重点对象, 及时检出疾病, 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细胞学薄层符合率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纤支镜毛刷常规脱落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