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治
2019-01-05班旦
班旦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850009)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这是一种短小的杆状或球杆状细菌,菌体类似于椭圆形,两端是钝圆状。常单独散在,有时也会成双的排列,使用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阴性,通常使用瑞氏染料对其染色,可以看到两极浓染的病菌。其没有鞭毛,也不形成芽孢,其大小为0.5~2.5mm×0.2~0.4mm。
2 流行情况
本病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任何季节都可以感染和发病。但在气温骤降或者忽冷忽热的天气也容易发生本病。大多为地方性流行或呈散发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自身器官内存在病原菌或是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由于本病原为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在牦牛呼吸道和扁桃体内存在,只是不发病,当牦牛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病。
3 临床症状
牦牛巴氏杆菌病在感染发病后,最初体温出现明显升高,一般可达41~42℃[1]。病牦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者废绝,饮欲也减少或停止。常在圈舍呆立不动。开始出现呼吸不畅到逐渐开始急促,鼻镜不在湿润,眼流泪,黏膜发绀。随着病情发展,病牦牛出现不断干咳,肌肉不断颤抖。还可见病牦牛有腹痛症状,还伴有下痢情况,开始粪便不成型,为粥状,当发展到后期逐渐转变为液状。在粪便中含有一些暗红的血液和一些黏液,有恶臭味。有的病牛鼻孔和尿液中也可见有出血。咽喉和颈部等皮下组织会发生水肿,舌头也肿胀,耷拉到口外,如果出现腹泻状态的病牛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通常在12~24h出现体温下降和死亡。
4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牦牛可见,呈败血症病变,就是在内脏器官均会发生出血情况。甚至在浆膜、黏膜、舌头和皮下组织可以见到有出血点,淋巴结肿胀,尤其是颈前淋巴结和咽部淋巴结表现典型,将其切开会流出淡黄色黏稠液体。胸腔积液,内脏器官和胸膜发生粘连。肺脏表现为水肿,切开后可见在其内流出液体,呈深黄色。肝脏和肾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而且出现实质性变化。脾脏通常不肿大,内有细微的点状出血。肠道也有可见出血点,而且黏膜肿胀。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
5 诊断
本病的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确诊,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室确诊。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为细菌培养、镜检和动物感染试验。细菌培养是无菌取病死牦牛的肝脏、脾脏和肺脏等器官在鲜血琼脂平板上接种培养,经过37℃恒温培养18~24h后可以在琼脂平板上发现有圆形隆起的灰白色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挑取分离菌在载玻片上固定染色,分别使用革兰氏和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结果革兰氏染色后病原呈现红色的短小杆菌。使用瑞氏染色后的病原菌呈现椭圆形短小杆菌,两极浓染。动物感染试验是将病料处理后制成悬浮液,通过皮下给健康小鼠注射,每只0.2ml,观察小鼠的情况,如果在18~36h后小鼠逐渐死亡,且症状类似于发病牛,采集其渗出液和肺脏涂片镜检,如果染色类似于分离菌着色情况可以确定为巴氏杆菌感染。
6 防治
6.1 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使用疫苗接种来预防,预防通常选用的是接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接种方法为在牦牛皮下或肌肉中注射疫苗4ml,如果体重超过100kg,需要加量,注射6ml,免疫接种后21d就可以产生针对本病的抗体[2],而且免疫后的抗体可以维持到8~9个月。也可以制备自家灭活苗用来对养殖场内牦牛进行预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2 治疗
如果发现有发病和可疑发病的牦牛应及时隔离,并彻底对牦牛棚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0%的石灰乳和50%的漂白粉,对用具和牛舍进行彻底消毒[3]。还需要使用多价抗体血清对同牛棚的牛进行注射预防,一周观察没有发病的可以紧急接种疫苗。如果有病牛死亡应对尸体进行消毒和深埋处理。
对发病牦牛使用抗生素治疗,通常使用磺胺嘧啶钠对病牦牛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3d可以使其恢复。对于发病严重的病牦牛需要配合使用青链霉素,青霉素的使用量是每千克体重使用1万~2万单位。链霉素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2万~5万单位,用药3d后病情会有很大好转。也可以通过对病原进行药敏试验后选用敏感药物。本地区也有牦牛养殖场发生本病,确诊后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头孢曲松进行治疗,经过3d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又用药2d,病牦牛基本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