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玉明从“运”论治慢性胃病经验

2019-01-05倪哲莹沈玉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沈氏皮化生胃病

倪哲莹 沈玉明 张 烁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1400

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沈玉明系杭州市名中医,从医五十余载,擅长诊治脾胃病。笔者有幸随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从“运”论治慢性胃病经验总结如下。

1 从病证论治

临床上慢行胃炎证型虽多变,然其根本仍离不开正虚与邪实,以脾虚湿盛及肝郁脾虚为主,虚实错杂多见,治疗上或补或泄常有顾此失彼之虞,故沈氏认为在治疗慢性胃病上补泄非首选,常从脏腑本身出发,运肝脾之职能化湿浊气滞为基础。

1.1 运脾化湿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沈玉明认为疾病初起皆因正气亏虚,但针对具体某一疾病,又因病程不同以致病机各异。从临床看,慢性胃炎大多因长期的饮食失节乃至脾胃内伤,其程短则数月,长则十数年,病情缠绵,其根本病机在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难以从一而治。脾胃内伤,水谷运化障碍则水液内停,聚湿成郁,湿聚内久则可促生湿浊,湿热,痰结等证,治疗上应以运脾化浊为基本治疗方法。脾以运化为补,药用黄连、茯苓、薏苡仁、砂仁、茵陈、佩兰、炒白术、佛手等,并随症加减。脾虚湿盛者多见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对此沈氏有其独特的用药特点。轻度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用白花蛇舌草、香茶菜、蒲公英;中度可加用白英、半边莲、紫背天葵;重度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或疑为癌变者则药用路路通、王不留行、皂角刺、赤芍、九香虫、瓜蒌皮等药性平和之药。现代研究证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多方研究证实,中医药对此有明显疗效。而沈氏临床上采用经验用药治疗各种癌前期变的慢性胃病患者,可截断大部分癌前期变的病情发展,甚至逆转。

1.2 运脾养肝法:本病病程往往较长,久虚不受,木本克土,脾虚则更是趁虚而入,所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沈氏从实践中摸索,运脾养肝,恢复肝脾之正常运化功能。此法临证中适用于胃脘隐痛、胀满、嗳气、纳呆、食少、消瘦、上腹多伴有明显压痛,舌质偏紫红、紫黯而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临床上常用四逆散为主方,加太子参、怀山药、炒扁豆、薏苡仁、石斛、玉竹、炒稻芽、紫贝齿等。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脾胃,引起胃病,而胃病的痛苦症状又会反过来影响病人情绪而加重病情,这时则需及时疏导患者情绪,同时运用疏肝之法以畅运气机。适用于脘胁胀满、胸闷、善太息、嗳气、矢气,甚则易怒头晕、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细弦。临床上多以柴胡疏肝散为主,加瓜蒌皮、梅花、佛手、川朴花、郁金、薤白、槟榔等;肝郁化火,口苦,大便不畅者加焦山栀、黄芩。

2 从病机论治

沈氏治疗胃病,不推崇温补,亦不尚攻伐,认为肝胃位居中焦,其有枢机之能,故治不在补,不在泄,而在“运化”,而其病机又有“气机”“阴阳”之别。

2.1 运化气机之升降:沈氏认为,饮食入胃,运化在脾,脾宣升则健,胃宣降则和,脾胃位于枢机,脾升胃降为其生理特性,脾升则水谷精微得传,胃降则腐熟之水谷得传,气机失调则传化失司,中焦病而成湿化热。故沈氏治疗脾胃湿热之证,强调运化湿热,要以引气为主,临证常用佛手、川朴花、炒枳壳、木香引气畅中;半夏、淡竹茹、刀豆壳降气止逆,瓜蒌泄气通便。对胃下垂,脱肛久泻,中气下陷等气虚不能升举则加葛根、柴胡、升麻、炒枳壳用量加至30g以运气机。

2.2 运化阴阳之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病之所以产生皆源于阴阳之失衡,慢性胃病亦不例外。同时,脾胃位居中焦,与其他脏腑关系紧密,故若脾胃病之阴阳失衡,则肾中阴阳,肝中阴阳亦难平。临床可见患者夜寐难安,多梦易醒,口干目湿,但喜饮冷,饮后则致腹泻。沈氏认为此证属胃冷肝热,病机寒热错杂,因此在治疗上有用凉药易伤胃,用温热药助肝热之矛盾。由此,在处方上用茵陈、虎杖、白英泻肝胆之热,并以白芍、赤芍、丹皮敛肝益阴,用佩兰、藿香、砂仁、苍术微温醒脾,以防疾病未愈,肝胃更伤。

猜你喜欢

沈氏皮化生胃病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走路治好老胃病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