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血巴尔通体病综合分析

2019-01-05高雅丽张志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患猫体病病原体

高雅丽 张志刚

(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065000;2,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疫病控制中心065000)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感染了血巴尔通体病的患猫既是本病的传染源。

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静脉接种病猫血液或寄生在体外的跳蚤类的吸血昆虫进行传播。

1.3 易感动物

无年龄差异,各阶段猫都可被感染,野猫感染概率偏大,易打斗的公猫风险更高。

2 发病机理

血巴尔通体是一类附着于猫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多形性病原体,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分别可以寄生在猫、犬、鼠的血液中红细胞表面进而破坏红细胞。血巴尔通体感染后对猫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性极强。首先由于血巴尔通体附着,使其红细胞脆性增高,使其生理周期缩短;其次黏附于红细胞的血巴尔通体的作用,使得红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猫免疫系统障碍,继而出现抗红细胞抗体以及更为严重的免疫介导性贫血症状。这个过程中患猫逐渐呈现出温和感染、严重贫血甚至快速死亡。

3 症状

根据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菌血症前期、菌血症期和恢复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血液中血巴尔通体的病原体数量变化不同,故临床症状及血液镜检有差异。

3.1 菌血症前期

自猫被感染血巴尔通体病原体开始到首次出现大范围菌血症之间的时期,此期机体血液中病原体数量逐渐增多。

3.2 菌血症期

此时期可长达一个月甚至时间更长,是猫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出现严重菌血症时期。此时猫血液中红细胞严重受损,血细胞压积快速降低,严重贫血症状出现,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若血涂片镜检会发现在血液中病原体呈现周期性和不连续性。其数量可在5d之内达到一个高峰,接着会快速消失,继而几天后,再次出现严重菌血症。两次菌血症之间外周血液镜检很难发现病原体。

3.3 恢复期

猫的红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有足够的免疫力,这是其生理特征,末次菌血症的结束后,患猫逐渐进入恢复期,PCV逐渐趋于稳定,由于病原体不能被治疗药物在机体血液中完全杀灭,所以感染动物将成为永久带菌猫。恢复期由于血液中病原体很少,故镜检检测不到病原体。

4 诊断

4.1 光镜检查

猫血巴尔通体病常用的检测方法为血液光镜镜检,此方法适用于急性发病的严重菌血症时期病原体的检测,原因在于此时期的猫体内病原体数量多,即产生的抗体也多。

4.2 血清学检验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现有的血清学检验方法。抗原变异是该病在感染过程中经常出现现象,此方法适合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原因在于温和感染的猫体内产生的抗体少。

4.3 PCV检测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结合PCV检测能准确地做出猫血巴尔通体病的诊断。

5 防治

5.1 消灭传染源

控制本病传播的中药方法是杀灭动物体外吸血类昆虫跳蚤类,定期驱虫,减少户外活动。

5.2 输血疗法

若名贵猫感染了血巴尔通体病可采取输血疗法,但前提是一定要对供体猫进行血巴尔通体病的排查,以防造成本病的传播。

5.3 药物疗法

目前,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由于药物的蓄积作用从而不能及时从体内清除;疾病中若出现免疫介导性贫血,也可以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损伤。

猜你喜欢

患猫体病病原体
1例猫特发性膀胱炎的诊治及病因分析
猫先天性门静脉分流的病例报告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例典型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诊治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