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肺疫的危害及防治

2019-01-05夏兴建顾城均贾恩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氏杆菌猪群病原

夏兴建 顾城均 贾恩泽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226521)

猪肺疫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临床表现发病急,咽喉部位肿胀,高度呼吸困难,又称“锁喉风”。病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数健康猪体内也能分离到病原,可认为巴氏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对猪场的危害较大[1]。

1 巴氏杆菌及特征

巴氏杆菌是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不形成芽孢,表面无鞭毛,镜下观察为两端钝圆的短小球杆状,大小约为0.5~2.6μm×0.2~0.5μm,在培养基中分离的病原,镜下观察呈圆形、卵圆形或杆状,单在或双排列。动物病料组织直接用瑞氏染色的病原体呈两级着色。根据荚膜抗原构造的不同,巴氏杆菌可分为A、B、C、D、E和F6种血清型,其中A、B型毒力最强,也是猪常感染的血清型,常造成较大面积的流行。巴氏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大多数消毒剂都对其敏感,常规消毒方法即可轻易将其杀死。病原不耐干燥,阳光直射下数分钟内即可死亡,对热敏感,60℃水浴中经20min即可被灭活,沸水中瞬间灭亡,干燥空气中只能存活3d。在带血的组织中能保持较长毒力,冷藏条件下能保存10d。

刚分离的巴氏杆菌毒株经培养后表面有黏性的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培养时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普通琼脂或肉汤中生长很差,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只有在加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良好,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最佳pH为7.2。一般情况下,本菌体外培养24h后,在血清琼脂上的菌落呈灰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如露珠样。在血液琼脂上呈湿润的露珠样小菌落,周围无溶血环。血清肉汤中培养可见肉汤浑浊,管底有黏稠状沉淀物,表面形成菌环。

2 本病的危害

巴氏杆菌对各种动物都能发生感染,如猪、牛、羊、鸡、家兔、鸭等,人也能感染,但呈偶发性的零星报道。虽然本病对人的危害并不大,但临床上仍需要对病原菌进行防扩散控制,特别是在生猪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病原菌的检验检疫工作。环境条件的好坏对本病的影响很大,猪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尘埃粒子过多,长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容易引发本病。应激对本病有促发作用,如长途运输、猪舍拥挤、天气突变、寒冷、暴力驱赶猪群、断水断料、饲养员更换、注射疫苗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惊群等。

巴氏杆菌一旦感染,前期可在猪上呼吸道定植,随着病原菌的不断繁殖,逐渐侵入下呼吸道、肺甚至血液,引发感染猪体温上升,有时可达42℃以上,精神不振,经常独卧一角,采食量严重下降,饮水量明显增多。本病以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病猪经常咳嗽,前期以湿咳为主,有时咳出带脓的黏液,甚至含血丝,鼻腔流出脓性鼻涕,颈部和咽喉部位红肿,用手捏后病猪挣扎疼痛,触感发硬。随着咽喉部位不断肿大,呼吸道因物理性压迫变得狭窄,气流进出不畅,呼吸困难。机体因缺氧而造成病猪呼吸频率加大,程度加深,进出声犹如拉锯样。

当疾病发展至中后期时,肺炎表现严重,随着呼吸的进行,胸膜及其连带的肌肉开始疼痛,为了缓解疼痛,病猪常呈犬卧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轻腹腔器官对胸腔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感。肺炎的发生使得肺泡中氧交换出现障碍,机体供氧不足,血液中大量的氧化性血红蛋白转变为还原性血红蛋白。病猪的耳根、颈部、四肢末端、腹部皮肤等发绀发紫,最后演化为出血性红斑,指压不留痕。与此同时,可视黏膜充血出血,眼结膜发红,常伴有眼屎或泪斑。如果不及时治疗,疾病仍会进一步演化,咳嗽不断加剧,呼吸发出喘鸣声,口吐白沫,心跳加快,约经3~5d后即可死亡。

3 预防

临床上可通过加强猪场管理、定期消毒和定期免疫等方式对本病进行预防[2]。

3.1 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发病率。由于巴氏杆菌是猪体内常在菌,如果携带病原的猪免疫力正常,猪群未受应激刺激,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发生疫情,即使出现也仅个别猪发病,很容易治疗,但要想让猪保持较高的免疫力,就必须做好管理。平时加强营养,有条件的饲喂正规厂家的成品全价料,购料以少量多次的原则为主,尽量将库存期缩短在15d之内。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空气相对湿度高,饲料很容易发生霉变,堆料时一定要保持仓库的空气流通,仓库角落处可放生石灰以降低湿度,从而延长饲料保质期。饲喂饲料的同时平时还要补饲青绿饲料,如新鲜菜叶、鞠菊草、苜蓿、黑麦草等,从而使营养得到加强。做好引种管理,新引入的猪必须在隔离区观察15d以上,没有猪肺疫症状出现,且鼻腔拭子检测巴氏杆菌呈阴性才表明猪群安全,再允许进入生产区,禁止从疫区引种。

3.2 定期消毒

如果周边有疫情存在,最好不低于2d消毒一次,如果周边环境相对安全,一周一次消毒即可。对于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疫病,必须加强空气消毒,新洁尔灭、碘伏、癸甲溴铵、戊二醛等都是较为理想的消毒剂,对巴氏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平时注意减少猪舍环境中粉尘的量,防止病原以尘埃粒子为载体进行扩散。猪舍加强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超标造成对呼吸道的刺激,因呼吸道受硫化氢、氨气、吲哚等挥发物刺激后,黏膜会受到化学性损伤,从而为病原的侵染提供条件。消毒除了舍内消毒外,还应对场内地面洒生石灰消毒,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消毒后才允许进入,严禁经常流窜在各个猪场之间的猪贩、兽药推销员等接近生产区。

3.3 疫苗免疫

每年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种猪每年注射肺疫疫苗两次,间隔半年,可选择在季节交替的春秋两季分别免疫一次,育肥猪可在两月龄时免疫一次。曾受过本病侵袭的猪场建议免疫一个月后再加强一次,以使机体保持高滴度的抗体,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本病的发生。目前市面上的猪肺疫疫苗都以弱毒活苗为主,大致分为单苗和联苗两种,单苗免疫后机体会单一针对巴氏杆菌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针对性强,抗体产生快,滴度高,适合老疫区或曾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免疫。由于单苗免疫一次只能针对一种疾病,故和一针多免的联苗相比,总体增加了免疫次数。联苗一般是和猪丹毒、猪瘟疫苗株联合使用[3],虽然免疫一次能防多种病,但由于抗原种类过多,免疫针对性不强,适合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使用。

4 治疗

由于西药对巴氏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故建议使用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盐酸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磺胺嘧啶钠等。使用时最好以注射方式给药,这样药物可在数分钟内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且和口服给药的方式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消化液破坏较少,药效更为显著。除了西药外,中药也可配合使用,以便对整个机体进行调理,从而缩短疗程。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泻肺利咽为原则,可选用川贝母、杏仁、款冬花、栀子、陈皮、葶苈子、瓜蒌仁各15g,黄芩20g,银花25g、甘草10g,煎汤后药液灌服,药渣拌料,每天1次,连服5d以上即可收到明显效果。另外,也可选择大青叶、大黄、葶苈子、山豆根、麦冬、黄芩、胆草、生石膏各10~15g,煎汤后药液饮水,药渣拌料,每天1次,连服数日即可。值得一提的是,本病发病一般较急,治疗必须尽早,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猜你喜欢

氏杆菌猪群病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