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破裂修补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9-01-03刘英,卢晴
刘 英,卢 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我科于2018年12月份成功地救治了1例心室破裂的患者,现将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李某,女,64岁,主因“反复气促伴胸闷10余年,加重10余天”于2018年12月06日入院。入院时BP 108/57 mmHg,听诊心率90次/min,R 16次/min,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声像:二尖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增宽并肺动脉高压(中度)左房显著增大,左房内血流缓慢,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2级)。于2018年12月18日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左心耳结扎。复跳辅助循环时发现左室后壁破裂,遂行左心室破裂修补术,再次复跳心率偏慢,予植入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经过ICU精心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于2018年12月27日再次送手术室行开胸探查术、心包腔血肿清除术,将原先压迫于左心室后壁的纱条取出后,未见左心室后壁有明显出血。于2018年12月31日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持续高流量吸氧,24 h内患者呼吸平顺。
2 术后护理
2.1 循环系统监护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意识、瞳孔等变化,通过观察各项监测指标了解病情,提供治疗信息。该患者术后返回ICU时BP71/46 mmHg,起搏心率90次/min,中心静脉压16 mmHg,持续中心静脉管路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5 ug/kg/min。术后当天严格维持收缩压在70~80 mmHg之间,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因血压过高,会导致破裂口出血,甚至再次破裂。术后第一天开始严格控制血压80~90/50~60 mmHg。设置起搏心率在80~90次/min。维持尿量》1 ml/(kg·h)。头部与躯体予亚低温治疗,冰帽+冰毯控制体温于36°左右,深度镇静,冰帽予头部降温保护大脑细胞。
2.2 呼吸道护理
患者术后持续使用呼吸机支持,需密切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参数。勤听诊呼吸音,必要时吸痰,减少刺激。因患者心室破裂处有方纱填塞,需再次行开胸清除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逐渐递减呼吸机参数,于2018年12月31日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予持续高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予吸痰。
2.3 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心包纵膈引流管,该患者术后引流管连接血液回收机,低负压吸引,需定时挤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堵管,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保持尿管通畅,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如出现引流量突然减少、血压下降、脉压差小、中心静脉压上升、尿量减少等,警惕出现心包填塞。该患者术后及时使用抗凝药物,术后前4小时内每15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引流量逐渐减少,未出现心包填塞。
2.4 补液管理
根据患者抽血检查指标,及时输注全血、血浆、白蛋白等,限制晶体入量。补液时注意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钠盐用量,以免引起心力衰竭。该患者术后返回ICU时生命体征不稳定,需静脉输注全血、血浆、冷沉淀等血制品维持内环境稳定,但又不可加重心脏负担,需间中予利尿药物治疗。
2.5 抗感染治疗
术后立即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密切监控感染相关指标,及时处理。严格遵循无菌观念,减少感染风险。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位。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2.6 皮肤护理
术后遵医嘱禁止翻身,持续使用气垫床,水垫放予头部、骶尾部等长期受压部位。予棉垫将冰帽与头部皮肤隔开,需密切观察头部皮肤情况,以免冻伤。每2小时左右转动头颈部,避免枕部皮肤产生压疮。
2.7 营养支持
此类患者病程长、消耗大,营养支持必须及时、足量,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可根据病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该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2.8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复杂危重,患者无心理准备,易紧张、恐惧,不配合治疗护理,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要对其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多疏导、安慰,以减少其焦虑心理,树立信心,同时关心家属,及时告知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3 体 会
由于该类患者存在左心室的破裂,但是左心室又在不断的进行收缩和舒张,如何确保患者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不受影响,又不至于导致破裂口再次出血,血压和心律的控制尤为重要。心脏破裂修补术后护理过程中,护士虽然不能直接治疗疾病,但是护理人员通过细心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隐匿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争取抢救机会,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