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探究
——以《解三角形》复习教学为例

2019-01-02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三角形余弦定理正弦

赵 芯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5)

高三数学复习课,面广、量大、时间紧,既要回顾知识点、大量的习题,又不能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很难兼顾。翻转课堂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作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重新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完成“信息传递”的知识学习,课堂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同伴协作探究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以高三数学复习课《解三角形》为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升课堂学习的参与性,注重课后复习的巩固性,同时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研究者”[1]。

1 翻转课堂新理念

翻转课堂,即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至学生[2]。翻转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传统课堂中教师面对面教授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协作完成传统课中和课后的实践、反思等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定位,建构了新的学习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即课前,学生利用微视频、学习任务单,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找出疑难困惑点,实现知识传递; 课中,教师、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协作探究、答疑解惑等完成知识内化; 课后,学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1]。

2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架构了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重组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解三角形》的复习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任意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探究,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简单应用,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与测量、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4]17-18。该节课公式多,变换灵活,技巧性强,传统的“接受式”复习模式,即复习概念、公式,精讲例题,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复习、主动探究意识不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自主先学、交流助学、以用促学、课后共学等教学流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完成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升华的知识探究过程[3]。

2.1 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

2.1.1 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延伸,是三角系列的最后一章,凸显了基础性、工具性、应用性。重在研究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将实际测量、航海等问题转化为可解的三角形问题,逐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17-18。

2.1.2 学情分析

该节课的授课对象为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理科宏志班高三(10)班的学生。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理科思维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具备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意识,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网上工具进行学习、交流。

2.2 主要环节与设计意图

2.2.1 微课视频,自主先学

作为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开端,课前,学生观看有关微视频,自主先学,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实现知识传递。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盲点区”“困惑区”,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微视频及课前学习任务单主要内容包括: 1)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4) 三角形面积公式; 5) 基础练习。

练习1△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

2) 若b=8,A=60°,c=3,则ɑ=________。

3) 若A=45°,C=30°,c=10,则ɑ=________。

思考1通过4道练习题,你能归纳总结解三角形的几种常见题型及其相应的解法?

思考2三角形的解的个数如何判断?

复习课的目的是引导、帮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合理串联,通过对知识的再整合、再总结,形成思维导图,从而实现融会贯通。微视频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而是关注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解三角形的理解与思考。通过求解练习复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比单纯地复习回顾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和常见题型有吸引力、时效性。通过解答4道基础练习题,学生进一步掌握4种常见题型的解法。两道变式习题是针对“两边一对角”可能出现无解、一解、两解这个难点设计的,可以诱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追根溯源,思考出现3种可能结果的原因及判断方法。通过两道思考题完成基本题型与解题方法的系统归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2.2.2 释疑解惑,交流助学

课堂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是释疑解惑、交流研讨、内化整合的过程。本节复习课将系统梳理全章的知识内容、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解三角形的方法与技巧。师生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1) 在解三角形中,已知哪些元素,可以确定其余元素?

2) 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 求一个三角形的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均可使用,如何适当选择?有何利弊?

4) 如何应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练习2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km,灯塔A在C北偏东30°,B在C南偏东60°,则A,B相距________。

复习课应该高屋建瓴,审视整章知识,形成知识框架,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整体感知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过程和方法。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如何建模,如何选择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交流展示既“展示解题过程”,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而且让学生深刻、全面了解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2.2.3 拓展提升,以用促学

“以学定教”是翻转课堂的精髓。不但要复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在解三角形中的常规应用,更要重视综合性问题,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探究讨论,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内化知识,拓展思维。

探究1解三角形常与哪些知识交汇命题?

探究2求解与三角形有关的交汇问题的常见思路有哪些?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练习4已知a,b,c分别是△ABC的3个内角A,B,C的对边,

本环节综合练习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思维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注重方法提炼及思维能力训练,既强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练习4融合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变换、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

2.2.4 总结提炼,课后共学

学生在复习中全面系统认识解三角形,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形成思维导图(见图1),提高认知能力、归纳能力。通过3道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

图1 解三角形思维导图

练习5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则其中有两个解的是( )。

A.b=10,A=45°,C=70°;

B.a=60,c=48,B=60°;

C.a=7,b=5,A=80°;

D.a=14,b=14,A=45°。

练习6△ABC的3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

练习7海监艇在某岛南偏西50°相距10 n mile处收到出事船救援信息,出事船正离开该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漂去,漂流时速是2 n mile,海监艇要在1 h内到达出事船位置,问行驶速度至少要多少?

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微视频进行编辑,要更加关注学生,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原则,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巩固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 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前自学、把握课中探究、巩固课后提升等,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调控学习,把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放到课堂上交流探究、重点突破,提高了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性,实现了个性化学习[5-6]。这种课前主动、课上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解三角形余弦定理正弦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的若干证明与思考
“美”在二倍角正弦公式中的应用
利用正弦定理解决拓展问题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解三角形的题型
以解三角形为例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变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