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探究

2018-12-3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灌输价值观

刘 霞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滁州 239000)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这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理论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廉洁文化建设又是党风廉政建设之魂,抓好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

1  “以文化人”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以文化人”,就是以人文精神来教化人。《周易·贲卦》卦辞中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2],并强调“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充分凸显“以文化人”的内涵,即以“文”为载体,让人们在持续的教育中提升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来说,“以文化人”的基础在于“文”,关键在于“化”,“化”的目的在于“人”。在教化人的过程中要做好“文”的文章、运用好“文”的力量。这种力量,可构成文化软实力,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经济建设之引擎、政治文明之灯塔、社会和谐之动力。

廉洁,意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文化有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指在社会群体中,由政府倡导的、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3]。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内在地要求“以文化人”。即在育人的过程中,做好“文”的文章、运用好“文”的力量,使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群体所提倡并普遍认可的自觉行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4]“化”的育人方法强调的是引导而非强制,落脚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化”,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的认同与接受廉洁文化的教育,从而使廉洁文化真正深入人心。

2 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中“文”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以文化人”的理论之本。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带领人民群众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所以,强调以文化人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运用,要明确“化人”之“文”必然是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世界,来指导廉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保证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向。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的传承之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除旧布新,兴盛不衰。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节俭精神、“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法度精神、“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的知廉耻精神等等,皆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精髓,契合时代要求,乃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文化人”的精神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又不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因此,廉洁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激活和拓展廉洁文化的价值功能。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文化人”的传承之根、理论之本、精神之魂,是“以文化人”在廉洁文化建设中运用的前提和基础。

3 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化”的途径

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化”是关键,需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显性载体与隐性教育相促进,传统式灌输教育与新媒体式激发教育互应用。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以文化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以文化人”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来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从而达到育人目标。因此,从“以文化人”角度出发,廉洁文化建设应在教育观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在廉洁文化教育观念上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为廉洁文化建设增添新鲜的血液,通过厘清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揭示文化的当代价值,阐释中国先进文化的意义,为廉洁文化建设在教育观念上和内容上找到文化基础。

3.2 显性载体与隐性教育相促进

必须重视文以载道的功能,发挥好“以文化人”的作用。发挥好文化作为培育人的显性载体作用。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文化蕴涵。传统价值观自先人传承下来,对其要抱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坚持有选择和鉴别地使用,继承优秀的部分,舍弃过时和陈旧的观念。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真正实现“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将廉洁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中,达到吸引人和感化人效果。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用优秀的作品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将赞扬肯定与鞭挞打击的对象明确区分开来。”[5]

廉洁文化教育除了强调文化作为培育人的显性载体作用,还应重视“以文化人”的潜移默化作用。文化能够春风化雨般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指导着人们的理论和实践,让人们在日常的廉洁文化熏陶中自觉领悟和接受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行动。重视隐形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6]。 “以文化人”中的教化有别于法律法规,不是硬性约束,而是通过“随风潜入夜”的过程,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成效。总之,充分发挥文化的显性载体功能和隐性教育功能,方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3.3 传统灌输教育与新媒体激发教育相应用

传统灌输教育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得以传播最为根本的方法。灌输理论可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弘扬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广大人民大众普遍接受,从而树立其“话语权威”的学说。廉洁文化不仅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又是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它倡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民谋利,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灌输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

当然,传统灌输教育不是冷冰冰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是带着温度和人情味的灌输。在重视传统灌输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新媒体式激发教育。新媒体式激发教育借助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来传播廉洁教育内容,在本质上是以文化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传统式灌输教育的补充和丰富。要借力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的优势,构建廉洁文化教育大宣传格局,拓展廉洁文化之渗透力,增强廉洁文化影响力。一是办好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学校官方博客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廉洁图片、廉洁微电影、廉洁微动漫、廉洁视频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廉洁内容,增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廉洁意识渗透。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廉洁教育。可以利用廉洁短信、征文活动,来鼓励人们创作优秀的以廉洁为主题的作品,引导人们提高廉洁意识,实现廉洁教育功能。三是运用大量传统廉政格言警句、廉洁诗词、以及现实生活中生动的反腐案例和教育影片,来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促使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灌输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