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招生学生对说服式教育方法疲惫的原因分析与矫正

2018-12-31周学梅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院校方法教育

周学梅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模式持续时间不长,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针对自主招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往往惯用说服式教育法来教育自主招生学生,但教师很快会发现自主招生学生普遍对说服式教育方法感到疲惫。

1 说服式教育方法的特征

说服式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中认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说服式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

说服式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非暴力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达到使他人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从而使被说服者思想转变、行为改变的实践活动。说服式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包括讲道理,找教育者个别谈话,讨论引导;二是运用事实进行教育,包括参观典型基地,访问代表人物,调查事件获取资料。不管是哪一种说服式教育方式,要想其最大化发挥作用,肯定得研究教育者、受教者以及说服式教育方法本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修辞术》中认为,说服式教育方法的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借助说服者的品格,即信誉证明;二是使听者处于某种心境,即情感证明;三是借助证明或表面论证本身,即逻辑证明[2]。

2 自主招生学生对说服式教育方法疲惫的原因

通过对安徽省内3所高等职业院校(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民营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专门订单式培养的院校)的自主招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他们对说服式教育的反应以及疲惫的原因。

2.1 学习兴趣不高

课题组对自主招生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A.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比45.9%;B.被动学习无兴趣的学生占比36.9%;C.无所用心型(对什么都兴趣不大)的学生占比16.2%;D.爱打游戏的学生占比15.3%;E.爱看视频的学生占比0.9%。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占53.1%。尽管有超出四成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有兴趣,但很多同学在选了A后,会注明“但自控能力差”。这样的统计结果和教师平时在教育实践中的感受是相吻合的。学生既然对学习“无兴趣”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当然对老师的反复“唠叨”也就感到疲惫不堪。当进一步问及学生对学习无兴趣的原因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为学习太苦、太累,不愿动脑筋。第二,认为自己基础差,纵使努力也难有成效。第三,觉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静下心来学习。

2.2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社会公众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过度追求自我享乐甚而拜金主义盛行;追求外表华丽;也有追求自我实现、奉献社会的精神需求等。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们一般对新兴的社会现象十分敏感,而且也很热衷于接受新兴事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往往冲击着他们的价值体系。也正因为他们年轻活跃,所以,他们“叛逆意识”也是最强的。教师用传统的价值观(即充实自我,讲求奉献社会,追求精神境界)去说服教育他们,他们自然会用自己较为叛逆“前卫”的思维去否定老师的传统价值观。

2.3 家庭教育观念的偏离

目前,在校的自主招生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缺少对未来的一个完整规划。这与家庭教育观念的偏离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很宽松,甚至没什么要求,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只要是安全的、健康的就行。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只要不犯法就行。在学习方面,我交学费,学校给发文凭就行。再者,家长认为,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孩子未必不会成才。既然父母对学生都没什么要求,许多学生自然就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得过且过。

2.4 家庭养成教育缺乏

当前的自主招生大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来自农村,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暇悉心教导他们;二是来自做生意家庭,父母忙于生意,对他们缺少耐心培养,家庭溺爱有加,但教育不够。很多自主招生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能很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规范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导致思维简单,意志薄弱,行为散漫,不愿吃苦,缺少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和谐发展的知、情、意、信、行良好修养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到了大学,教师出于责任心,希望这些孩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但谈何容易?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3 对说服式教育方法疲惫的矫正方法

3.1 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明智、德行和善意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中指出,“依靠演说者品格的演说,是指这样的演说能使听者觉得可信。因为在所有事情上我们都更多和更愿意信赖好人,在那些不精确和有疑义的地方也毫无保留地相信”[2]。演说者的品格包括:明智、德行和善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明智”是指演说者对所谈话题的判断能力[2],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充分的展示能力。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缺乏信息量和生动性。因此,为了克服教育对象的听觉疲惫,取得课堂教育的良好效果,教师要不断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努力做到“学高”,即教师用先进的理论引导学生,从而影响学生原有的价值观;用广博的知识征服他们,从而改变他们旧有的学习理念。

“德行”是指演说者的道德品质[2],也就是我们说的要“身正”。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这就要求教师从一接触到这些学生开始,就应该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身教”胜于“言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善意”是指演说者对听众的态度[2]。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动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学生一般渴望教师的关注和赞赏,所以教师与他们交流不能冷漠、乏味地讲道理,而要有情感投入,表达出自己的真诚和善意,坦率诚恳地与他们交流;也就是说要保持“心理在场”;其次,教师要保持“身体在场”,教师和这些学生面对面交谈时,要用亲切爱护的眼神注视着对方,声音要柔和,可以用一些小动作表示出教师的关爱。因为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语言只是传递信息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信息是通过眼睛、肢体动作等来传递的。这些学生大多比较敏感,感情丰富,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3.2 了解自主招生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自主招生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自我意识强,有成长成才的需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有限。第二,认可学校设立的规章制度,但缺乏遵守的自觉性,需要教师的跟踪监督。第三,自尊心强、敏感,对成人依赖性较强。

因此,教师要说服学生,就需要尊重他们的心理,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真诚地从赞赏开始,以平等的心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说服式方法,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利用平等的思维对话,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再次,“使听者处于某种心境”[2]关键是要调动说服对象的情感。要调动别人情感,首先说服者自己要有激情,亚里士多德指出“听众总是对激情冲动的说服者抱有同感,即使他的话毫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说服教育时,用词用情要“应景”,这样才富有感染力,才会收到好的说服效果。

3.3 把握教育题材,做到有理、有力、有节

教师对自己的教育题材要精通、真信、身教。精通是指教师要熟练地把握教育内容,运用自如,触类旁通。真信是指教师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只有自己信仰,论证的时候才会底气十足。身教是指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学生有成长成才的需求,只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如果教师和他们“亲密接触”,与学生一起成长,将会取得胜过“言传”的效果。

同时,教师在说服技巧上要做到有理、有力、有节。有理是指教师在说服教育时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只有“晓之以理”,才会“动之以情”,学生才会感同身受。有力是指教师说话要有分量,一针见血指出学生问题症结之所在,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节是指教师在说服教育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即要注意表达技巧。这些学生自尊心强、敏感,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说服教育时要注意分寸和场合。

猜你喜欢

院校方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