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设备PAD应用的课堂新样态实践研究

2018-12-27赵骎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移动设备平板电脑

赵骎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情景感知等技术的发展,为平板电脑促进有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将移动设备PAD應用于课堂,探究人机交互的教学新形态,可形成课堂新样态,促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移动设备;平板电脑;PAD;课堂新样态

一、问题提出

在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下简称PAD)的普及,“一对一”的课堂实践改革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得如火如荼。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探究人机交互的课堂教学形态成为研究的重点,移动设备进课堂的相关教学实践应运而生。

浙江省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处于城市发展的新区,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传统教学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二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一言堂”、作业“一刀切”的情况很普遍;三是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革课堂教学形态的意识,教学形式单一,较少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四是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辅导孩子学习,监控不力。以上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提出了基于移动设备PAD应用的课堂新样态的“丁兰模式”,试图将平板电脑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近年来,学校招聘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目前所占比例已超过全体教师的一半。这些年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为学校开展基于移动设备的课堂新样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

从已有文献来看,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应用模式。尽管有些研究者试图总结出一些模式,但整体上仍是宽泛的,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比如,有人提出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还有基于及时通讯软件的培训形式、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基于手机软件的“云计算”学习方式,后面这三种学习方式侧重于从某种工具的角度,而不是从教学活动过程来呈现,因此更适合课外学习,不太适合课堂学习。课堂新样态研究试图借助PAD移动设备,利用无线同屏技术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深度融合,这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此处的PAD,指的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平板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输入设备,其触摸屏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进行课堂教学和作业,可通过无线网络把多媒体内容或操作过程屏幕镜像到显示设备。在课堂上应用无线同屏,通常表现为将教师移动设备内的图像、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内容或对设备的操作过程屏幕镜像到大屏幕上,是实现全媒体互动的一种教学手段。

交互是指在某种学习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完成任务或形成人际关系,是一种接收信息反馈和学习活动自适应的方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要真正把平板教学引入课堂,就必须有一套适用于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最重要的内容。为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究基于移动设备PAD应用的课堂新样态的丁兰模式非常必要。

三、研究模式

丁兰课堂新样态模式(见图1),是移动教学课堂的一种形态,是打破课堂40分钟的界线,利用“互联网+PAD+同屏技术”的支持,联通课前、课中、课后,扩展教与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实现对传统课堂模式的突破。教师通过新技术即时监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即时反馈与补救。

课前,学生通过移动设备PAD的应用完成知识学习,在课内通过无线同屏技术使PAD应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混合式交互。课中,实现监控学情、即时反馈、混合学习、智能支持四个模块的课堂新样态,以便课后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展,扩展教与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课后,用移动设备PAD解决线上线下学习中的问题,通过云作业,教师可即时、便捷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家长也能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实现家校互动互管。

四、实施过程

丁兰课堂新样态模式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界限,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如下规划。

1.课前

教师提前把丰富的课程资源(课件及与本学科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像等)整理好放进“智通”云课堂;将导学案等学习任务材料,课前呈现在移动设备PAD上;学生根据导学案,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教师通过移动设备PAD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具体做法可将课前PAD导学案和课后PAD错题组卷两种形式相结合。课前,教师以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后,教师可借助PAD题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组合不同层次、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题目,也可以对题目进行修改,形成适合学生学情的作业。

2.课中

一是多样呈现。课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媒体,突破单一静态形式,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动态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更深刻的体验。二是互动及时。通过同屏技术,教师可以手持PAD在教室中自由行走,更方便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表情、语言也更加丰富,有利于师生及时交流,拉近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PAD自带的摄像头捕捉或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课堂生成,在课堂上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反馈及时。可通过移动设备对学生进行智能化的当堂测试,并立即得到测试结果,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能力测试,除了可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真实信息,也有助于当堂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课堂效率。四是评价及时。通过技术手段,对于导学案的完成和课堂测试,可以追踪到每一个学生每个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及时评价并给予即时指导。五是混合学习。恰当地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移动设备PAD的应用,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更有效率。

3.课后

一是反馈与补救。可记录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测试情况并以数据形式保留在云端。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以一定的周期(每周或每月)出具个人学习诊断书、班级学情诊断书,实现及时监控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个人学习诊断书以及班级学情诊断书及时推送相关的微课微视频,达到自我修复的功能。二是形成新的合作学习新样态,通过PAD分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个体差异在PAD应用上形成合作学习伙伴,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三是通过课后反思深化、教学活动课后延展、线上学习三环节改善学生课后校外学习监控不力、学习效率偏低的状况,最终达成有效学习的目标。四是以课堂新样态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应“少讲多搭台”,人机交互所占时间至少20分钟,充分发挥PAD的功能,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PAD实现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在线讨论、互评作业,使课堂教学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有效监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实施成效

1.学生积极性显著提高

這种课堂教学新样态,借用信息技术点亮了智慧课堂,通过课堂上的人机交互、师生交流、生生合作、成果展示等几个环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监控,使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更高,兴趣更加浓厚,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智慧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智慧课堂,PAD移动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和纠错,教师们得以更精确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结果直接体现出教学活动效率,而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和测量,又为教学效率的判断提供了有利依据。从区统测结果分析,目前的八年级经过一年的PAD教学实践,在学业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区期末测试中,每门学科都有较大的提高,明显优于其他年级的进步程度。

3.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新样态模式,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界限,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在空间、时间上得到了延伸。教师选择合适的练习题组合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PAD完成作业。教师通过学生上传的作业情况,根据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完成时间、错误率、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这种模式还能突破课上和课下的局限,使学生在家里也能继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六、反思

综上所述,应用移动设备PAD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智慧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进程和效果受限于无线网络的稳定性。由于课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要通过云端传输完成,因此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有更高要求。二是在移动终端教学应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有待加强。智慧课堂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丁兰模式只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智慧教育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移动设备平板电脑
移动端界面设计中“容错性”思考
starC教学平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基于平板电脑的智慧移动学习课堂构建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平板电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CSS3在响应式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 “班改” 的探索与实践
增强型儿童电子书《三字经》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增强现实技术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