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教育的远方

2018-12-27俞蔚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9期
关键词:梦想课程活动

俞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中小学校,影响了课堂内外,成为有国家责任感、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中小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它引领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放眼教育的远方,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融为一体,激发共生共进的动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主题学习”的深度推进

教与学、师与生是教育生活的核心元素,也是课程改造文化生态的关键。为此,江苏省启东市立足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对学理的分析与研究入手,以语文为切入口,提出了“学习依赖阅读,阅读促进学习;语文先行,整体带动”的大阅读理念,整体规划与有序推进主题学习活动课程,促进了师生、学校的发展。

1.多措并举,修筑“主题学习”之路

一是开展全时空师生共读——点亮“主题学习”之路。引领师生广泛阅读,不断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動力。

二是深入开展语文课堂主题学习实践研究——夯实“主题学习”之基。让学生在主题学习中习得方法,提升学力,积淀文化;引导师生积极投入研究性主题学习,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促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历实践;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振教师的研修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是注重“互联网+”时代的资源研发利用——拓宽“主题学习”之路。大力建设网络主题学习平台,做好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服务,保证一线教学顺利进行。

2.以“主题”为核心,走创新发展之路

主题学习,是以“主题”为核心,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研讨。

一是在全市中小学积极推进以阅读为引擎的主题学习。分层分级的主题学习有序推进:校长阅读、教师阅读、主题读书会、书香校园建设逐渐成为各学校的自觉行动,亲子阅读、家庭共读、社区家庭一体化阅读活动也都在积极推进。

二是语文主题学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实际进展。课程整合、课堂转型、阅读增量、阅读评价等主题学习,已取得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共认原则,为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为促进区域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

三是主题学习网络资源建设已走上了一条本土化的发展之路。主题学习网络的建设不仅让教师获得了所需资源,促进了教育的优质发展,而且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改变与现代技术的提高。

四是学校课程改革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师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屡获大奖,获得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建立了积极的成长发展信念,促进了共建学校品质文化的发展。

3.组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深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2016年,启东市教育局将大洋港小学、天汾小学、东海小学、寅阳小学、向阳小学、陈尚义小学确定为市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市教研室对“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课型进行了解读,并对教师进行了指导和培训。

“语文主题学习”根据文本特点、教学需要,将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分别分成两种课型。A型课程适用于将教材分成两课时来完成的文本;B型课程适用于把课内教材作为一课时来完成的文本。两种类型的课程都强调变“教教材”为“教课程”,变讲读教学为言语实践,并要求教师精讲,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用于自主阅读“主题学习”材料,通过阅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逐渐把学生引向了本真语文殿堂。例如,大洋港小学立足“悦读”,让兴趣成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金钥匙;立足“会读”,让课堂成为迁移新方法的载体;立足“真读”,让自学成了提升学生新潜能的魔法棒;立足“通读”,让“丛书”成为开启学生新智慧的点金石。

随着“语文主题学习”的逐步开展,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它将多元的态度、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思想融入到学生多元的阅读活动和阅读实践中,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

二、“梦想课程”的区域实践

课程再造是基于生本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关键不在教材,而在于所教内容与程序要切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于让学生主动发展、激扬生命、发掘潜能,在于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

多年来,启东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生活和文化为两大视域,以梦想教材为基本起点,进行科学灵活的“梦想课程”的规划、建构、选择、整合与优化,使课程得到了整体性重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自我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强调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想象,使其认识到生命与世界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探究、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梦想课堂中成长,在课程学习中丰富精神生活。

1.加强梦想团队建设,组建梦想沙龙活动小组

梦想沙龙是梦想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学校联合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教科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抓手。接下来,启东市将分区域并在城乡接合部组建三至四个梦想沙龙活动小组,统一制订沙龙活动流程和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沙龙主题活动。

梦想沙龙活动小组的组建将打破校际间壁垒,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平台,使教师的社交圈不再只局限于学校内部。该小组将定期举行梦想课堂教研及轮流听评课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一个交流、探讨、反馈的平台。这将打开教师们的思路,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2.成立梦想教师人才库,大力培养二星梦想教师

进一步完善梦想教师的信息采集,成立梦想教师人才库,扩大二星梦想教师队伍,组建一星梦想、二星梦想骨干教师梯队。梦想教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个整体、一种趋向,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如“星星之火”终将成为“燎原之势”。

3.打造梦想课程精品,力求一校一精品

目前,启东市已建成22个梦想中心并顺利启动运行。2018年暑期,全市有130余名教师接受了1.0(一星)梦想教师培训。下一阶段,将定期组织市级梦想课程赛课活动,通过不断地赛课、磨课、研课,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精品梦想课程,为全国梦想课程优课评比大赛做好准备,从而促进梦想教师快速成长。此外,还将定期组织召开梦想课程推进会和年终总结表彰会,对那些开展得力、成效显著的梦想中心和优秀梦想教师给予表彰。

4.争取更多“走出去”的学习机会,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真爱梦想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基金会不断地给梦想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如引导力培训、提问力培训、非暴力沟通、二星梦想教师培训、赛课听评课等,从而不断提升梦想教师的综合素质。今后,启东市教育局将加大与基金会的沟通协调力度,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走出去”的培训机会,在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在2016和2017两个学年中,启东市以教科研为引擎,通过开展“基准课、典范课、竞赛课”三课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梦想课堂的开展。要求人人讲基准课,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中相互学习,共同磋商,共同进步;借助典范课引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教师参加校、镇、市三级竞赛课的比赛,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上述教科研活动中,教师们践行和追求着梦想课程“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多元、包容,力求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梦想课程的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需求,如“你是谁”“去远方”“野孩子”“绘本剧表演”“理财”等,为师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鲜活的内容。课程设计从学生出发,打破了学科边界,以游戏、活动、心理训练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新的体会,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张开激情与梦想的翅膀。

三、课程改造的个性样本

在课程改造的实践中,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开通了很多渠道,搭建了许多平台,探索了众多策略,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启东市大洋港小学在区域推进“主题学习”课程与“梦想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遵循“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成功、让每一位教师感到幸福、让每一位家长觉得自豪”的办学思路,秉承“为每一位孩子高尚、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对学生的四十岁负责”的办学理念,立足乡村教育,努力构建“对每一位孩子的人生负责”的理想学校和特色化的“真味”课程体系。从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到学校活动的系列化设计,都在不断改造并丰富着课堂,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使教育充满活力。

1.就地取材,打通教师培训的快车道

一是全员参与课程制订。让教师们自选课程、各展所长,共同展望美好的愿景,成为课程建设的奠基者。

二是创设多个教师培训平台。可以组建沙龙例会、名师讲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研究者。

三是夯实每个课程环节。从实际出发,开展课程研讨、成果展示活动,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实践者。

2.开发资源,建立多方资源云盘库

一是开发家庭类课程。将学生合格的生活技能类课程(如六年级两菜一汤等)计入学分档案,化解活动课程时间得不到保证与无法落实人人参与的矛盾。

二是让家长参与课程指导。开发二级课程“少年社科院”,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开设“学生活动策划部”“学生项目经理”等自主管理类社团课程,既是对课程的补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是让教师承担关联课程。将少数不能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重新组合,让他们承担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学科课程,如承担“数学分层次援助課程”等,以降低难度,推进课程建设。

3.另辟蹊径,创设多元评价的智慧苑

一是“真味课程学分档案”记录本。加强家校联动,让家庭成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引导各年段家长悉心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并对孩子进行考核与评定,将结果纳入课程总分。既可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还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

二是课程旅游热线。每周三下午的校本课程活动,通过每学期预备周预约,由家长组成的校内家长课程旅游团,走进学校,根据学校提供的旅游线路,对相关线路上的所有课程进行参观,并使用学校统一配送的“校币”,对自己喜欢的课程给予一定数量的“校币”作为奖励。每周对“校币”进行一次统计,把获得较多“校币”的相关课程评为受欢迎的优胜课程,学期末再对优胜课程进行表彰奖励。

三是课程展示周。要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学期末选取一周时间,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学生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展示的热情,积累课程成果。

经过全体教师三年的不断实践与完善,目前大洋港小学的“真味立体课程”体系已逐渐形成。该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行为课程和交往课程组成,选修课程由一级课程(走班式固定课程)、二级课程(少年社科院)、学生俱乐部(海娃互动中心)组成。选修课程具体包括家庭类的生活课程、感恩课程,以及学校类的走班选修兴趣课程、数学分层次援助课程、特殊学生的特需课程、“2+2”年级传统节日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学生自主管理社团类课程、“少年社科院”二级家长辅导课程、学生俱乐部课程、校级年度课程等十个大类共计91门课程。

所谓“真味课程”,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口味”开发的原汁原味的课程,没有任何功利与作秀的成分,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添加“调味品与食材”,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所谓立体课程,是指家庭、学校、走班选课、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家长参与、选修必修等多种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大洋港小学将教师课程理念的提升及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与引领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不断转变观念、提升理念;另一方面,不断探索能够激发教师内驱力的有效措施,给他们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课程开发与建构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大洋港小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师生及家长以良好而积极的状态成为学校最具特色的文化,也成为“真味课程”开发与建构的基础与保证。

四、结束语

在课程改造的实践过程中,启东市已初步形成了“顺性、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生态。这样的课堂顺应学生的天性、教师的个性和学科的特性,尊重知识的建构和认知思维的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和社会学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课堂结构的呈现到激趣手段的运用,从教学语言的演绎到教学板书的设计,使师生的情感交融都趋向于自然和谐、浸润无痕,创设了一个自主、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这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社会”中共生共长,实现了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核心素养真正切入并滋养、丰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让区域教育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让教育更灵动、更丰厚、更有前瞻性,永远充满蓬勃的生机。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梦想课程活动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梦想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梦想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自行车的发明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