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犯罪未成年人的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
2018-12-27吴松年王明媚
吴松年 王明媚 张 玮
1.安徽蚌埠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蚌埠市救助管理站,安徽 蚌埠 233000;3.安徽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犯罪性质日趋严重,且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保障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发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研究现状
对未成年人个性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对犯罪行为形成的认识,个体犯罪行为许多与个性有一定关系,一般都存在人格缺陷。
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测试,较常用的量表就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有学者用EPQ测试表明,犯罪者人格在P(精神质)、E(内外向)、N(神经质)维度上呈现较高水平,这些维度较高得分的共同特征为精神不稳定、易走极端,不善于控制情绪。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犯罪未成年人多是由于对犯罪后果的认识不足、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冲动难控而引起犯罪行为。
二、犯罪未成年人个性特征分析
(一)艾森克人格测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某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犯罪未成年人、某市看守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选取16-18周岁年龄段共218人,其中有效问卷194人。
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研究程序:团体测试方式发放问卷。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1)犯罪未成年人人格测试结果
表1 艾森克个体人格测试结果
(2)犯罪未成年人EPQ测试标准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表2 测试标准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四个维度标准分与全国常模标准分均数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犯罪未成年人在E、P、N三个维度测试评分高于全国常模,而L(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
(3)犯罪未成年人人格测试四个维度个性分型。将被试人群标准分按照<38.5,38.5-43.3,43.3-56.7,56.7-61.5,>61.5划分为五种心理类型,结果,见表3。
表3 被试心理类型描述(%)
1
在E(内外向)维度上,中间型最多,外向型和倾向外向也占有一定比例。
2
在P(精神质)维度上,中间型所占比例最大,倾向易怒好斗和典型易怒好斗也占有一定比例。
3
在N(精神质)维度上,中间型所占比例最大,倾向情绪不稳定和典型情绪不稳定的所占比例也较大。
4
在L(掩饰性)维度上,典型不掩饰和倾向不掩饰所占比例最大,大约是一半,中间型所占比例约三分之一。
3.结论
(1)犯罪未成年人个性基本特征。本研究表明,犯罪未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向好动、行为冲动、判断力差,情绪波动、焦虑、悲观,缺乏自信,做事不计后果,不愿为自己行为负责,自控力差,明显存在缺陷,因此容易忽略社会规范,缺乏家庭、集体和社会责任,容易触犯法律。
(2)犯罪未成年人的个性分类。本研究表明,犯罪未成年人的个性分类上情绪不稳、易怒好斗型占大多数,掩饰性较低的也占较大比例。说明情绪冲动,缺乏控制力是这类青少年主要的人格缺陷。
(二)部分犯罪未成年人家长及犯罪未成年人访谈
1.犯罪未成年人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20名犯罪未成年人家长作为访谈对象,调查此类家庭的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等客观现状,综合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偏差等。
调查发现犯罪未成年人大致来自三类家庭:溺爱、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管教、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少数属于困难家庭。
2.犯罪未成年人访谈结果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30名犯罪未成年人作为访谈对象,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成长经历、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处事方式等。
调查发现受访对象文化程度大都为初中及以下,在校时成绩不理想,缺乏存在感。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电视,觉得打打杀杀的场面很刺激。普遍认为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有效的沟通引导,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犯罪与“家人不关心”有关系。
三、犯罪未成年人个性特征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一)个人心理因素
未成年人正处于个性形成过程中,在生理、心理上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精力旺盛,天性好动,但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行为上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情绪上容易极端化等。
(二)家庭环境
犯罪未成年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低文化、低教育水平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从其他方面寻找社会肯定。家庭的不完整性极易造成程度较高的情绪不稳定性、行为变化莫测。从访谈中发现,有些未成年人成长在残缺家庭,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难以达到,他们由最初的悲哀、委屈到后来产生怨恨,对人不信任、敌视、冷漠。
(三)学校教育
当今学校教育评价学生的标准过于单一,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成年人在学校是否得到肯定的唯一尺度。绝大多数犯罪未成年人厌学、逃学、辍学,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没有与生理年龄相一致的文化知识结构。这样使得他们未受到良好教育,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势必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焦虑紧张失落的情绪,长时间个性发生消极变化,特别容易人格缺陷导致犯罪。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良的社会习俗、负面的政治理念、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习惯都会直接导致未成年人的不良个性特征。因此,采取相应教育对策预防未成年人出现个性偏离,是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方法。
四、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教育对策
(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对道德的正确认知,多渠道、多层次帮助他们接受真善美,远离假恶丑,重新构建自身道德认知体系,由此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使道德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二)稳定家庭强化家庭功能
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家长有责任为子女提供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家庭环境,加强子女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城市化是社会的进步,为避免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强化家庭功能,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三)激发积极情感,用爱去感化心灵
犯罪未成年人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尊重、信任,甚至比常人更需要这种情感上的关怀。可是,由于他们的不良个性,周围人恰恰不能给予其心理正常需求的满足。所以整个社会应真诚地关心爱护,缩短心理距离。通过心理感化,传递正能量,促进其积极情感的产生,增强自信心,感受生活中的阳光、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快乐,能够更好地学习进步。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个性培养
中小学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未成年人个性引导和培养,增强行为自控能力,教会学生管理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成熟度,能够抵御外界不良诱惑,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五)净化网络环境减少不良诱惑
互联网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它是一把双刃剑,大量的网络负面信息使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的需要、欲望不断,刺激犯罪动机。青少年成长需要在主流渠道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往往以不合理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追求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不良个性的发展、人格扭曲,极易在复杂的环境下产生犯罪行为。
因此,整个社会应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监管,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教会未成年人分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倡导绿色上网,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兴利避害,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