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分析
2018-12-26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重庆 400715)
一、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必须争取的重点对象
2015年5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①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充分证明,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统战工作必须争取的重点对象。
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建国后,周恩来强调,“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②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在于广大的知识分子。他指出,“当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的力量,无论在数量方面,业务方面,政治觉悟方面,都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急速发展的需要。”③“为着适应国家建设的急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知识分子队伍必须在数量上加以扩大,在业务水平上加以提高。”④因此,尽最大努力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应成为统一战线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能否切实地发挥好知识分子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二、建国后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识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在统一战线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导致其在统一战线中的定位必然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后,如何看待知识分子,是关系到能否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以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重要问题。
“建国初期,党中央对于旧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包下来”的方针,绝大多数都继续给以适当的工作,其中一部分还分配了负责的工作”⑤。这个时期,无论是革命的知识分子还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中仍属社会主义革命的可靠同盟者,是我们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1950年8月,周恩来在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会议中指出,“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知识分子,不管是工农出身、小资产阶级或剥削阶级出身,我们都应该团结,对他们都要尊重”。⑥但那时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还尚无定论,只是一般地规定“凡有专门技能或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从事脑力劳动,取得高额工资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例如工程师、教授、专家等,称为高级职员,其阶级成分与一般职员同”⑦。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周恩来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正确分析。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近年来对知识分子进行的改造,“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⑧现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极劳动,也就是说,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正在愈来愈多地需要知识分子的参加。”⑨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是周恩来根据建国后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状况得出的全新结论,是对长期以来知识分子问题思想的升华,为以后正确制定各种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发挥和调动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建国后党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曲折
尽管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分析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情况的,但由于那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在中国共产党内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未能形成统一认识。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报告一方面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强调“必须运用这些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恢复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提法,没有重申“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或“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提法。这里面就包含着矛盾。而到1957年以后,知识分子被一般地归入资产阶级的范围,并且被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较量的主要力量。⑩随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沉重地打击了知识分子的建设热情,在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分子中,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此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思想开始滋长。对知识分子,动不动就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反映到统一战线上来,就是在统一战线中将其定位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强调阶级斗争,在实践中开始不注重联系知识分子,不注重利用知识分子的力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妨害了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浪费了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损失。
针对这种现象,1961年6月,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说:“有一个时期好像觉得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的那些问题可以不讲了,不是的,那些原则仍然存在,只是三年来由于忙,这方面有所疏忽,讲的少了些。”⑪为了进一步澄清认识,1962年3月,周恩来又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1957年以来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要求“各级领导要以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去对同志们批评错了的、多了的、过了的,应该道歉。”⑫同时周恩来以身作则指出,“党内我已道过歉,现在利用这个机会,再作个总的道歉”。⑬此外,周恩来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进一步阐释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首先,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作出了解释,他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⑭这个阶层中的绝大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为不同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劳动人民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知识分子经过改造就必然要转变到为广大人民服务。“一方面旧的知识分子得到了改造,一方面又培养出了新的知识分子,两者结成社会主义的知识界。”⑮其次,在论述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发展过程部分,周恩来借毛泽东的话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毛主席再三地说,我们要团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来反对帝国主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具体地说,是指工人、农民、进步的知识分子、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和进步的民主人士(有一些还是封建阶级出身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就属于这种特定范围的社会阶层。”⑯他指出,“不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算在人民的队伍当中。”⑰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出的科学分析,再次重申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这一结论既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也为改革开放后党关于正确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启示。
“但是,由于党中央对思想政治上的‘左’倾观点没有作出彻底清理。周恩来、陈毅在广州会议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在党中央内部有少数人不同意甚至明确反对,在周恩来要求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表示态度时,毛泽东竟然没有说话。这种情形是后来党对知识分子、知识、文化、教育的政策出现大反复的预兆”。⑱并且,随着我国思想政治领域逐渐进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多数被错划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分子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进行批判,甚至成为“革命对象”,知识分子被排除在统一战线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才最终得以定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⑲,不仅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认识,也成为党正确制定和落实关于知识分子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注释]
①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N].新华网,2015-5-20.
②③④⑤⑥⑧⑨⑪⑫⑬⑭⑮⑯⑰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2,161,180,162,27,162,180,335,367,367,354,354,358.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⑩龚育之.周恩来和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中共党史研究,1998(2):3-8.
⑱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377.
⑲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