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建设研究
2018-12-25张白梅张乾
张白梅 张乾
摘 要:本文论述了毕业生跟踪反馈的内涵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和网络交流三方面构成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对其组织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毕业生 跟踪反馈机制 问卷调查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与否是高校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尺。高校做好人才培养的各方面的工作,严把培养各环节的质量固然重要。但,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关键。高校所给予学生的各种培养和锻炼,能否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人生成长提供飞翔的翅膀,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直接标尺。高校毕业生跟踪反馈是,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人才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高校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毕业生质量,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评价,明晰社会的人才格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调整、改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全面能够持续发展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多年的学生培养工作经验,提出了有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和网络交流三方面构成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对其组织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问卷调查制度
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常用手段。专业可以围绕对毕业要求各项能力重要性的认同情况以及毕业生在这些能力上的表现和达成情况,科学地设计了标准问卷,每年向部分毕业生和企业发放,并向学生和单位说明回答问卷的重要性,要求客观准确填写问卷并按时返回。经过多年的实施,一般情况下,问卷的返回率可达80%以上,已是毕业生反馈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制度由主管学生口的学院副书记和专业建设负责人协同负责,学工办具体实施。学工办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将专业的优点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梳理,形成分析报告,提交给学院副书记和专业建设负责人,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二、用人单位访谈制度
用人单位访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般難以大量的开展走访工作。但是,毕业生访谈是加强校企联系的关键纽带,是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联系的“润滑剂”。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高校可以和用人单位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校通过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可根据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修订意见,及时进行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此外,可以加强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等深度合作。专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选取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如矿业类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中南、华北地区、内蒙、新疆等地,就业单位多为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相关的生产和设计类国有企业,有较高的集聚度。专业可以定期有专人到毕业生较为集中的地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与毕业生、用人单位面对面地交谈,从而掌握学生毕业后整体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依据。此制度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和学生联系较为紧密的老师进行具体实施。
三、网络平台交流群制度
目前我们处在高度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为我们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便利。基于网络平台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学校方面可以有招生就业部门建立网络平台,将各校企合作单位联合起来。设立学生、企业单位入口,不仅可以快速发布企业用人信息,也可以让毕业生网上应聘。通数据库对就业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统计,可以指导专业设置。此外在网络平台设置企业和毕业生意见反馈窗口,可以方便高效的收集意见[2]。这些就业信息和意见反馈及时发送给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专业负责人,及时进行分析,以便用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改进和完善。其次专业层面和学生的联系更为紧密,可以借助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建立专业层面的交流群。历届毕业生和专业教师都加入交流群,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可以加强专业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品德。教师,主动通过这些快速手段,建立与学生的联系渠道,及时反馈毕业生发展情况。根据需要,随时有负责老师就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发展的话题邀请某一届或近几届毕业生开展讨论,并对主要内容做出记录,分析汇总递交学院和专业,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结语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是了解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达成的关键。建立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和网络平台交流等多方面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学校、企业、毕业生等各方面的积极互动和有效回应,使高校可以全面了解毕业生质量,明晰社会的人才格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调整、改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新华,石瑞星,曾彩路.构建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86-88.
[2]臧其林.大数据时代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