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言语表达自由生长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断

2018-12-25鸿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王 鸿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五上)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小令。词人以白描的艺术手法 ,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描绘了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及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温馨画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表达了词人对农村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教学中,笔者以学生的体验为“内核”,通过朗读、想象、表达,勾连起相关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将精当、凝练、含蓄的诗词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二是关注学生的言语生长,让其学会将头脑中生动鲜活的情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一、故事铺陈,唤醒表达欲望

师:宋朝时,金兵大举入侵,人民奋起抗争。济南的起义军里有位年轻人,二十多岁就承担了重任。一天,由他举荐的义端和尚偷走军中大印逃跑了。首领问罪,他立下军令状,一路翻山越岭,追上义端,砍了他的头颅,夺回军印。此后,年轻人不断向朝廷建言献策,拯救百姓,他还创作了许多诗词,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

这年轻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智勇双全,文武双全。

生:骁勇善战,威猛。

……

师:这位爱国青年就是辛弃疾。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他42岁时受投降派排挤,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天,在一个宁静的小乡村里,他看到一户农家平静的生活,心中很是感动,就写下了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师:词与诗有什么异同?

生:诗和词,都是压韵的。词分为上片和下片。

生:词因每句字数不相同,所以又叫长短句。

生:《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才是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题目,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停顿。

【设计意图:古诗词以文字的形式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传统,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又是久远的。教师以讲述“不为人知的背景故事”为引子,可加快学生的理解,学生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展开学习,更具探究的欲望。】

二、品词析句,倡导个性表达

师: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村居”,你想到什么?

生:“村居”就是乡村生活,农村人家。

师:辛弃疾笔下的乡村生活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自由读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生:“翁媪”。从图上看,“翁”是老爷爷的意思,“媪”是老奶奶、老婆婆的意思,“翁媪”是指这对老年夫妻。

生:“吴音”,工具书上说是吴地的方言。

生:“相媚好”就是互相亲热,越看越觉得对方好。

师:你看“媚”字,一个女孩子弯着眉毛对你笑呢!“媚”就是亲热、讨人喜欢的意思。

生:“无赖”一般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这里的“无赖”指孩子天真、顽皮。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推想、联结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提领而顿,释放表达张力

师:文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心情?(喜)作者喜欢什么?

生:辛弃疾最喜欢小儿子。

师:这句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小儿子顽皮的动作?(卧)

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他的小脚丫在干什么?脸上什么表情?他趴累了还会怎样?

生:他嘴里可能在哼着小曲,小脚丫不停地动着,好像在打着节拍。

生:他趴累了还会打两个滚,仰面躺着。

师:你想到了什么词?

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师:此情此景,辛弃疾会想些什么?

生:这要是我的儿子该多好呀!

生:要是我能回到这样的童年该多好呀!

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

师: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就已经沦陷,他是被祖父抚养长大的,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所以辛弃疾除了想自己有这样自由自在的童年,还会想些什么?

生:要是天下人都有这样的生活该多好!

师:是啊,这是作者最向往的,也是作者的心声。除了最“喜”的,还有没有喜欢的?

生:他也很喜欢大儿子和二儿子。

师:喜欢大儿子什么?

生:大儿子很能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正在给豆地锄草。

师:在农村,田里有收成,一家子就能吃饱饭了。辛弃疾说过一句话:“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他喜欢二儿子什么?

生:老二在编鸡笼赚点小钱补贴家用,这样家里不仅有饭吃,还可以有酒喝了。

师:大儿子、二儿子勤劳能干,小儿子顽皮可爱,这一切多让人欢喜啊!除了喜欢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些让作者心生喜欢?

生:我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感受到,那对老夫妻恩爱的样子是作者所喜欢的。他们甜甜蜜蜜的,说着亲热的话,还喝点小酒,多让人羡慕呀!

师:是呀,这老两口在亲热地聊些什么呢?

生:老婆子,这些年,你拉扯着三个孩子,又是做饭,又是洗衣,真是辛苦了。

老头子,田里的活那么多、那么重,都是你干的,你也辛苦了。

生:老婆子,你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不减当年,依旧很美。

老头子,在我眼里,你还是那么帅。

生:老婆子,日子虽然很清贫,但一家人在一起,我觉得这就是幸福。

是的,老头子,孩子们慢慢长大了,我们的苦日子也快到头喽!

……

师:这里的“醉”仅仅是酒醉吗?(还有陶醉)我们所有的人都被这和睦安乐的生活陶醉了。

师:还有令作者喜欢的吗?

生:我觉得这迷人的风景,也是令作者喜欢的:清清的小溪在门前流过,小池塘里开满了荷花。

生:溪边长满了青青的草,屋子周围树木郁郁葱葱,竹林疏疏朗朗。

师:看到眼前迷人的风景,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家乡,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生:仿佛看见金人在焚烧房屋,抢夺百姓的财物,听见百姓哭喊的求救声。

生:仿佛听见刀剑相碰的声音,人喊马嘶的声音,金兵在杀害无辜的老百姓。

……

师:茅屋虽然破旧,生活尽管清苦,但却给人什么感觉?

生:温暖、和谐、宁静。

师:一首词就是一幅画。这首词,让你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村居生活图?(生答)

师:这宁静和谐的村居生活图中更蕴含着词人的情感,蕴含着词人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喜风景宁静,二喜夫妻恩爱,三喜两儿勤劳孝顺,四喜小儿顽皮自在。辛弃疾写词抒发自己的心情,让我们用朗读还原词人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喜”字,围绕“辛弃疾看到什么而这样欣喜”这一主线,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文本并进行言语重构,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深度碰撞,升华主旨表达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教大家。辛弃疾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为什么此时的他不去赞美将士们战场上的奋力拼杀,而去赞美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生:因为他向往平静的生活,渴望过上这种平静的生活。

生:他希望老百姓远离战争和苦难,都能过上这种安定的生活。

生:他心怀天下,希望老百姓都能像这户人家一样安居乐业。

师:是啊,这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他不愧是爱国词人。

【设计意图:教师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蕴、情感、韵味的体验和感受,发展了语言,也润泽了心灵。】

猜你喜欢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村居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