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18-12-24吴华

关键词: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初中数学

【摘要】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也称“颠倒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练、课后加以作业巩固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差异在于“微视频”等学习素材的导入。翻转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课内外,构建连贯的、整体性强的学习系统,让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实践练习和自主学习的完整学习框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实现学生的飞跃提升。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话语权的实际展现,是符合新课改教学需求的现代教学模式,故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和实践。本文结合翻转课堂的理念定义和它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就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展开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064-01

1. 翻转课堂的模式定义和理念基础

翻转课堂的起源是美国,产生的外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多有旷课,导致无法跟上教学进程,学生能力难以提升。为此,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课后观摩,打破了课堂限制。自此,翻转课堂被提出及运用。翻转课堂的“翻转”也就是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及内化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5要素构成,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多维环境以及信息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全方位助力学生的学习进程。翻转课堂的理念基础是时间的长度与有效性成正相关,只要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就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作为一种学习载体,解决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地域问题.相比人教,视频教学能够反复使用,也解决了教师备课和教学时间少的问题,为学生的整个学习环节提供了反复练习的机会。

2.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有巨大的差异。首先是教学流程的差异。翻转课堂下学生能够课上课下无缝衔接,甚至能够跳过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部分翻转课堂将课上时间留给学生提问、做题,与教师一同探讨数学知识,而将学习时间放到了课下,实现了师生相互转化知识、学生自主内化数学系统的过程。而传统教学课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课上学习、课下复习,课下与教师的交流是有限的。同时,翻转课堂还加快了教师与学生的观念革新。翻转课堂中,教师成为了学生知识的促进者和引导人,与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师生的角色更加平等。而传统课堂中学生是被动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除此之外,翻转课堂还有助于更多教学资源的导入。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可以运用更多微课程内容,将互联网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相较于传统课堂中单一的教师教学,翻转课堂无疑更加全面、多元。

3.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3.1就教学现状创新实践措施

针对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学校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首先,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创新的教学活动。将一对一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行思考和学习。如在学习“相遇”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A、B两列火车分别停在甲乙两站,A火车5分钟行驶的路程与B火车7分钟行驶的路程一样长。B火车在上午9时从乙站开往甲站,与A火车相遇时,两车相遇的地点与甲乙两站的距离之比为12︰13,求A火车开车时间。”一类问题,让学生自行绘图、设方程等,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快乐。还可以将生活情境导入翻转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视频练习内容,提供发散性强的习题引发学生思考。

3.2课前敦促学生预习

良好的预习活动是学习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通过提高翻转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敦促学生展开课前预习。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规律和学习特征,就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展开预习活动。如在学习“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何模型相关的微视频,为学生展示碗、杯子等圆形器具、圆柱拱门等包含圆的物体,再让学生寻找这些物体的现实状态,对同圆或等圆的半径进行实际测量,总结数学规律。课前预习活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展开课前实践,记录知识重点、难点、疑惑点等,以便回到课堂上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3.3课中强化思维教育

除了课前预习,教师更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在课中强化思维教育,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数学知识系统的内化,让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提升——归纳总结。”的学习框架中,有序的规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变化、联系产生清晰的认知。课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些多元的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思考,进行深度的思维教育。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时,在学生预习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为学生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测量三角形中线和中位线的方式方法”、“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的区别”等,再让学生找出证明依据,并归纳总结自己解题过程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经过有目的的练习,学生能够找到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能随之提升。总而言之,翻转课堂的教学路径还有拓展空间,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实践和探索,改进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让翻转课堂日趋完善,为数学教学增添更多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郁海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應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5):72-72.

[2]吴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57-60.

[3]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5-65.

[4]郑志雄.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5):95-95.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