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地位和运用

2018-12-23丁凌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中学历史

丁凌凌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校内历史教师调查和学科组内听课的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的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教学过程中史料的有效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史料教学  史料运用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我们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了历史知识,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有一个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高考对考生史料的分析能力考查的比重在逐年加大。高考命题在重视主干知识基础上更加强调获取、分析、理解、推理、判断和评价等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种思维能力与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对思维的厚度、宽度、长度、精度、敏感度要求更高。因此也要求历史教学中平时注重对史料的阅读、解析。

通过对本校历史教师的调查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了解,教师基本上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史料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及能力提高上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教材中的史料不够重视,个别教师对于教材中相关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文字史料及图片、地图在内的图片史料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教材中所叙述的主体文字部分就是需要注意的知识,而其他内容则可有可无。因此有些教师对于这些史料处理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所有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围绕着教材主体文字部分进行,使得整个历史课堂平淡无奇,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2.史料选取不当。历史研究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师对史料的选取不当、史料的解释不明,结果造成所引史料并未达到预想效果。如“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结论可分解为两个论断:一是蔡伦会造纸,二是蔡伦之前没有人会造纸。而《后汉书》中的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只能说明前一论断,并不能论证后一论断,因此据此得出“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判断就属于史料不够充分。

3.课堂史料教学模式单一。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数据表格史料和实物史料等,与其相对应的,史料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现在史料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的教师认为,史料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字史料、图片,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事实上,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史料并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去感受历史的氛围,更好地理解历史,这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利于完成新课改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改变?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推进教学观念的改变,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并使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教材中的史料。教材的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并利用。如每一节的“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这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但更多的如“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则没有辅以相应问题。对于这些史料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让学生一带而过,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3.授生以“渔”,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史料的类型很多,有文字、图表、图片等,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了失分。我们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对于文字史料,我们要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事实的态度,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对于图片史料,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图片的时间标志、注释说明、文字解释,从整体观察图片,把握图片主题。

课堂教学的方法不应是孤立的,而应互相结合以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史料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无论是针对教材中的史料,还是针对具体教学中史料的选取和运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历史课堂。以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同时这也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至于如何实现学生知识获取与能力提升的同步增长,那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史料,使得史料在历史的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參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罗杰飞. 浅谈新课改下史料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科教纵横,2011(07).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中学历史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