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2018-12-18陈德铭赵皎成
陈德铭 赵皎成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应探索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师生互动时投入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作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个人魅力、教会学生驾驭美术语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诱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情绪,刺激学生视觉感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充满希望,增强自信、满意有爱,提高学生的课堂幸福获得感,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美术;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5-0059-04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强调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力量和积极潜能等,主要包括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等三方面的内容。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不仅研究人类的各种问题,同时更注重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各种积极力量。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学时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可塑性大,良好的審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富有鲜明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通过诱导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对美的感受能力,乃至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构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初中课程难以替代的。为此,初中美术教学应探索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着力诱导积极情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充满希望,增强自信、满意有爱,提高学生的课堂幸福获得感,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自我认知是学生发展的起点,相对清晰的自我认知,能让自己在未来做出更符合预期的选择。教师要积极关注这些方面,通过恰当的途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美术认知特点,并对其特点做出积极的解释与评价,来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自信和创作作品的风格。普通初中学生依然处于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阶段,很多目前已有的认知还存在较大变数,远未定性,因此更强调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发现自我、尝试自我、发展自我,同时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做出更为正面的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业,不存在对错之分,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视觉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与学生动手产生的美术作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所以,在美术课中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精细还是稚拙、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真实的反映。几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直接指出学生作品的缺点,远不及学生在作品分析中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更见效果。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评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更快,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提高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敢于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美术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听一听学生是怎样分析理解自己的作品,同时请他们发表对自己作品的观点,相信每一位学生有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探究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自我作品的评价,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师生互动时投入积极情感
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并刻意在课堂重点环节付出“激情”,课堂氛围才会跌宕起伏富有魅力。尤其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更要在课堂中投入积极的情感,用夸张的对艺术审美的情感进行渲染以此感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模仿能力,诱发学习兴趣。如学习“色彩静物造型的体现”,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梵高的向日葵作品,让学生感受大师的作品,体验美术的魅力。接着教师将作品转换成线描稿设计问题促进互动:你觉得梵高笔下向日葵的造型流露着作者怎样情感?有学生说:“从线条变化上我感觉到了作者内心的热情与活力。”教师评价:“透过线条的奔放和洒脱感受作者内心,非常高的境界,值得表扬。”有的学生说:“向日葵饱满的花盘造型,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教师评价:“通过饱满的造型感受到作者丰收的喜悦,厉害,值得表扬。”此时,学生们的观察越来越细心,越来越敏锐,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涨。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画向日葵,表现自己的情感会怎么画呢……这样的问答真正实现了情感高度的互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很快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学生的兴趣点,优化课堂互动,并融入积极的情感。
三、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作用
多媒体电化教学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脱口秀”式教学,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记忆反馈工具”,而转换角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缓和了学生的课程心理压力。事实证明,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运用媒体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丰富的课外素材信息,通过对感官进行刺激从而诱发学生的认知深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用美术的“眼睛”收集素材的兴趣培养;运用媒体手段在学生接收到课程知识点信息后,分层次对学生感官进行恰当刺激时诱发的好奇心和对技能获得的渴望,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美术技能和美术修养兴趣的培养;有策略地通过媒体手段在学生所学内容概括上用多种形式呈现并为他们遭遇理智的挑战“出谋划策”时,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兴趣的培养;有策略地通过媒体手段在学生所学内容拓展上,通过真实的媒体案例分析发现知识的实际价值并促使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美术实践和美术创新兴趣的培养。凡此种种,都说明只有科学地诱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资源处于最佳状态时课堂才会有朝气、有生机,才能谈到教学有实效。巧妙地应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将美术课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积极心理学理念相融合,使教师犹如一位料理大师,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慢慢地引领学生走进去,再走进去,唤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有明确的精神指向,教学要与社会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结合。教师必须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所有的美术资源,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新的教学内容或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广阔性,决定了美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不但可以利用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也可以利用纹身、刺绣、签名设计;不但可以利用历史遗留美术遗迹,也可以利用优秀的本土艺术资源。教师要从“一手遮天”式的系统、全面讲解转变为虚心、专注地听取学生对课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对课程艺术形式的观点阐述;教师要从设计提问转变为学生设计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鼓励。师生间进行多向艺术交流顺势突破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作品创作,才能拓展课堂知识面的宽度和容量,提高课堂参与度,对涵养学生性灵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采用实物分析,多示范、多对比展示等方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使学生艺术思维拓展僵化、兴趣培养动机殆尽、作品制作能力受限、艺术创新动力匮乏,同时也使美术课失去作为实践课程应该具有的魅力。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优化教学结构,不断改进教育的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提高美术课堂实效。
五、诱导积极情绪,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魅力
当学生喜欢老师的言谈举止、信服老师的学科素养时就会随之喜欢并钻研这门学科。首先,教师在提高自身师德师风修养的过程中要关爱、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可较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获得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从而促进学生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向整合,诱导学生积极情绪、诱发学生心理资源良好扩建。其次,教师要通过执着的专业精神、严谨的专业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到美术专业精神的魅力、美术专业态度的严谨、美术专业知识的绚丽多彩,以及应用娴熟的专业技能表达艺术思想的方式,用浓郁的学术氛围诱导学生积极情绪。师生关系以美术专业知识的熏陶为纽带,在关爱中相识、敬畏中震撼、佩服中追随、积极交流中满足,达到开课有兴趣、过程有氛围、探索有冲动、主题有创意,融洽和谐的课堂效果。
六、激励学生驾驭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动力
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目的并不苛刻地要求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美术专业生,甚至是画家、美术家,但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和美术技巧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诱导学生去体验、探索一名画家、美术家应具备的学术修养和学术个性;去深入了解美术语言的审美方式,如画面的色彩关系,包括纯度、明度、鲜灰度;素描关系,包括黑、白、灰、近大远小、虚实等。这些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都搞不懂,也就没有办法交流了。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夯实美术学科基础知识,激励学生很好地驾驭美术语言,以此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巧妙地发现美、从创作中产生艺术兴奋和冲动。从掌握不同美术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探索出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奥秘,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掌握自主运用美术语言的能力、保护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创作动力,达到美术教育的实效。
七、尊重学生个性,降低入门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位学生由于先天条件、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的不同,能力与特性也不同,美术教学不能无视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打破按同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依据学生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让所有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体验中,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切入点,降低学生汲取“知识与技能”的“门槛”,培养个性的学术自信;诱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反思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实践环节中发掘个体的主观能动力和思维拓展力,包容学生有差异的个性表现,提高审美能力,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良好升华,才能真正令所有学生心满意足。对于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照,要以极大的耐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鼓励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美术问题,阐述自己对美术现象的看法,发现自己的创意价值,为自己微小的成果喝彩,增长积极探索的幸福感。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加以肯定,鼓励他们勇于提出技法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练习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以提高他们展示才能和拓展知识面的水准,增长他们的见识。以此,求同存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降低美术知识技能入门难度,提高美术基础知识掌握水平。
八、结束语
美术是一门精雕细琢的艺术,美术教师既是执着追求艺术造诣的演员,又是实现教学艺术的编导,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握学生心理认知和兴趣变化,在创设的情境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努力找到学生的兴趣,诱导积极情绪,刺激学生视觉感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美术学习的方法,学会培养个人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个人美术修养最终达到学习的实效。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研究”(GS〔2017〕GHB0517)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德名.诱导积极情绪 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2):48-49.
[2]陶旭泉. 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余洋.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刘阿燕.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82):184.
[5] 赵波.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8(19):288.
[6]王福泽.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8(5):177.
[7]万岭强.浅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31.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第六中学,酒泉,735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