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成人干预,尊重“儿童样子”
2018-12-18刘海兰
刘海兰
一个男人为妻子准备生日“惊喜”时,问五岁的女儿:“我应该买些什么礼物才好呢?”“我不知道。”又问:“那我们怎样表达爱呢?”“你和妈妈一块儿玩啊。”孩子率性而出的这个“一块儿玩”,意味着陪伴,意味着爱的自然流淌,意味着心与心之间真正的接近、抚慰和润泽。的确,你如果真正想表达对一个人的爱,那就和她(他)在一起,而不是仅仅买贵重的礼物,不是仅仅通过持续的外在积累去维持关系。“空巢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儿女们的一张张汇款单,而是“常回家看看”;“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金钱奖励,而是“双休日陪我去郊外、去公园、去放风筝、去钓鱼……”
孩子率性而出的这个“一块儿玩”,恰恰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的选择。而大人所谓的生日礼物——精美贵重的项链、戒指、玉石……则意味着成人的价值观。毋庸置疑,两种视角,肯定是两种走向、两种结果,会演绎出不一样的风景。
当今,一些小孩与成人之间以及家校之间,常常出现“不和谐音”,例如,一些家长坚持认为,我的孩子就不当班级的“劳动委员”了——那会影响学习成绩;我的孩子怎能和一个乡下小孩坐在一起——那会沾染上“农村陋习”;我的孩子必须考上“名校”,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可有可无——那会浪费学习时间;我的孩子只需考好语数英就行了,至于音乐美术学习不管了吧……所有这些都是成人的“一厢情愿”,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儿童的“异己力量”,变成家校之间的壁垒。
对此,我们需要反思,反思那些加在儿童身上的成人意识。這些意识造成家校之间的“两张皮”和孩子们的无奈、无措与疲惫。家校沟通必须以“儿童”自身为出发点,儿童是不成熟、有潜力、有差异的人,是正在成长的、原生态的、有儿童特点的“人”,而不是成人期待的那个成熟的、理性的、标准的“人”。既然如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切忌将孩子视为“小大人”或成人的翻版,从而“戕害其自然本性,压抑其独立个性”。
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家长从“儿童视角”出发来考虑问题。注重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和童性,允许孩子交他喜欢交的朋友,说他在这个年龄段应该说的话。“我说故我在”,不论他们说什么,都应该被听到、被尊重,孩子的话也会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通向精神世界的丰盈,可能指向适合某个个体生命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没有味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马克斯·范梅南在《理解儿童的可能性》里也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真正‘完备的教育应该把孩子看作是‘不完备的。”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从孩子的“不完备”出发,减少成人干预,尊重“儿童样子”,以此共同耕耘出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的教育田野。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和谐家校关系再造策略研究(GS[2018]GHB348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金昌,7372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