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性教学

2018-12-13王萍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道德与法治实践

王萍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课程使命,事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选择。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心得,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应用开放性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關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开放性教学;实践

一、道德与法治课开放性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中,语数英等科目一直都作为教学的重点科目,学校和学生都将主要精力及时间集中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学习和研究上,尤其是近两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和学习就相对更少了。如果老师的教学内容仅仅来自于课本,就会使得课程教学显得更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将结合开放性教学方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借助开放性教学方式的优势及特点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和探究中,以深入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有关内容,最后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得以升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开放性教学方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从而领会知识的本质内容。

(一)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

虽然课本内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我们不能只专注于课本内的例子,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的内容和案例,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合理地增添或者调整教学的内容,从而增加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促进教学内容的开放。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适当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从而丰富教学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珍视生命”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加入一些生活情境图,做到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开拓学生的大脑思维。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图片及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如老师可以引入一些热爱生命和忽视生命的图片内容,通过两种不同价值观念的对比和分析,深入讲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性,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和重视生命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热情生活、珍惜生命的道德品质。

(二)重视开放情境的创设和优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的场景,从而亲身体验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老师可以利用道具、设备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将课本的知识延伸到具体的情境中,然后通过情境来拓展课程的知识,形成开放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借助情境自由发挥想象,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以“守护生命”相关教学为例,老师讲解到如何学会自救等内容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学道具,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内容。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的创设和还原。如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地震自救等知识及内容时,老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地震影片,然后分析地震的危害性及怎样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自救。之后,老师组织学生们还原地震场景,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怎样的自救,我们可以躲在课堂的哪些地方等。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室的课桌、凳子等现有的物体来演习如何自救。在情境还原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开放性的教学场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

开放性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因此,在开放性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以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有关课程内容。同时,学生也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在合作中借鉴他人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开放大脑的思维领域。

还是以“守护生命”等教学内容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研究。比如,一些学生负责收集地震自救的知识,一些学生负责收集交通事故中的自救知识等,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来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

(四)走出课堂环境融入实际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适当的户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展教学的领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真实的生活环境,并学会体验生活、感知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比如在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等内容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环境,去真实的体验大自然环境,从大自然中探索生命的韧性。学生可以观察大自然的植物或者动物,了解它们生活习性及特点,并从它们身上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 曾庆艇.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

[2] 费洪玉. 初一道德与法治开放式教学的运用[J]. 新课程(中),2017(6).

猜你喜欢

开放性教学道德与法治实践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思品学科的开放性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历史课堂中开放性教学的应用及探讨
中职学校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