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中Twist、C-myc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12-13老志平陈素贤万义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分化

老志平 陈素贤 李 伦 万义增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大肠癌恶变的机制很多,包括信号转导机制、细胞凋亡机制、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通路的紊乱等〔1,2〕。Twist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细胞间质转化、增强细胞运动和迁移能力〔3〕。C-myc是一种具有恶性转化作用的原癌基因,其表达的C-myc蛋白与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及凋亡有关,原癌基因C-myc可以使细胞进入无限增殖状态,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这与多种肿瘤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4〕。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Twist、C-myc蛋白在大肠癌中分别都进行过研究,本实验主要探讨Twist蛋白及C-myc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标本50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患者均为原发,术前均未接受化疗及放疗,同时选取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Twist、C-myc蛋白的表达。标本均以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石蜡切片常规脱腊,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

1.3评分标准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以在表达部位出现黄色到褐色颗粒为阳性。结果判断参考如下标准:根据染色强度评分:无色(0分)、黄色(1分)、棕色(2分)、褐色(3分)。根据着色细胞的百分比评价染色范围:0%~5%(0分)、6%~25%(1分)、26%~50%(2分)、51%~100%(3分)。染色强度和范围之积作为最终染色评分:0~3分为阴性,4~5分弱阳性(+),6~7分中阳性(),8~9分强阳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Twist Twist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少数细胞质中也有表达,该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0%)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8%)(图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其病理特征的改变其表达情况也不同,分化越低、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增加Twist阳性表达随之增加(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见表1。

2.2C-myc C-myc在细胞核、细胞质均有表达,该蛋白在正常的大肠黏膜组织中不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其阳性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率增高而增高、Dukes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而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见表1。

图1 Twist、C-myc在正常大肠黏膜与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200)

因素nTwist(n=40)C-myc(n=40)性别 男262120 女241920 χ2/P值0.020/0.8890.321/0.575年龄 >61岁231917 ≤61岁272123 χ2/P值0.181/0.6730.986/0.326分化 高-中分化322226 低分化181814 χ2/P值6.402/0.0120.087/0.771淋巴结转移 有292627 无211413 χ2/P值4.023/0.0477.410/0.007Dakes分期 Ⅰ+Ⅱ231415 Ⅲ+Ⅳ272625 χ2/P值9.742/0.0025.817/0.017肿瘤直径 ≥5 cm282322 <5 cm221718 χ2/P值0.183/0.6720.081/0.778

2.3Twist、C-myc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Twist蛋白高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C-myc同时高表达(r=0.454,P<0.05),但是在正常的大肠组织中均不表达。

3 讨 论

临床上对大肠癌的治疗方面主要还是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5〕。因此对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共同完成的,主要以细胞的凋亡抑制及细胞增殖失控为主要特征,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6〕。Twist作为上皮-间质转换(EMT)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7〕。本研究结果提示Twist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wist基因不仅参与胚胎的发育及新血管的生成,同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9〕,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实验说明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其浸润及转移能力可能也越强。Twist基因主要通过抑制E钙黏蛋白的表达来增加肿瘤的迁移及侵袭能力〔10,11〕,这与本实验研究结果相符。本文提示Twist基因在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说明表达越高的大肠癌组织的侵袭性越强。王伟等〔12〕通过对乳腺癌的研究发现Twist基因在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同时还增加了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本文说明Twist在决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中起重要作用,这与口腔鳞癌及胃癌的研究结果相符〔13,14〕。

C-myc基因是在人体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它能够控制细胞周期,并且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研究证明,C-myc基因对肿瘤的生长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它既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也可以促进细胞凋亡〔15〕。C-myc基因在人体内过度表达可以刺激细胞无限增殖,同时也可以有效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凋亡〔16〕。本研究结果说明C-myc参与了大肠癌的形成及发展。有研究表明该基因的过度表达可以使细胞脱离正常的有丝分裂轨道,诱导静止期的细胞进入细胞分裂期,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引起肿瘤的发生〔17〕。本实验说明该基因参与了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本文说明C-myc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这与肝细胞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等研究结果不符〔18,19〕。本实验说明分期越高C-myc阳性表达越高。

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表明C-myc基因与其他许多基因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15〕。本实验说明Twist和C-myc在调控细胞周期及控制凋亡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Twist蛋白对凋亡起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p53的上游调控因子生长素响应因子(ARF)的表达而影响p53的稳定,干扰 ARF-P53调控通路,阻止C-myc诱导的凋亡,这种通路在其他肿瘤中已被证实〔6〕,但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较少。本实验说明在癌症形成的早期C-myc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对Twist蛋白同样起到调控的作用,说明Twist、C-myc两种因子存在双向调节的关系,协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综上,联合检测Twist和C-myc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大肠癌大肠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