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沟通桥梁 携手家长并进
2018-12-07张晓艳
张晓艳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前教育观念的进步,家园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学前教育中应进一步促进家园联系,搭建好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家长在育儿方面更加专业化。
关键词:家园沟通;桥梁作用;携手并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的感情。
一、什么是家园沟通
家园沟通,简而言之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及时的沟通可以加强了解、促进合作,使幼儿教师和家长情感相融、心心相应,从而对幼儿进行共同一致的教育;缺乏沟通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有时还会引起误解,加深裂痕,影响对幼儿进行正确一致的教育。
三、当前家庭情况分析
1.重智力发展,轻能力培养;
2.重幼儿园教育,轻家庭教育;
3.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幼儿园;
四、家园沟通的策略和原则
(一)教师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第一,教师要学会“微笑”
第二,教师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
第三,教师要学会观察、主动的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关怀。
(二)教师要本着积极、耐心的原则与各种类型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1)内向型
性格特点:较内向、被动,不善于和老师沟通交流。
常见状况: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问题时,这类家长大多沉闷,默不作声,有误会也不容易解开。
沟通策略:
1.注意观察并及时向家長反映孩子的情况。
2.沟通频率不宜过高,应由少至多,沟通时间不宜过长,应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2)从众型
性格特点:缺少主见,人云亦云,立场不坚定。
常见状况:往往被众说纷纭所引导,也不能进行理智地思考,而是盲目跟随其他家长。
沟通策略:
1.为家长提供可以畅所欲言的渠道,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找到家园意见分歧的源头,再逐一攻破。
2.主动帮助这类家长进行理性分析,梳理事情起因及其他家长为何会有这种态度,引导他们了解到某些观点的不合理和不科学。
(3)宠溺型
性格特点:爱面子,缺乏一定理性。
常见状况:宠溺型的家长一般比较介意别人说自己孩子的缺点,当孩子有过错时,家长会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开脱,不配合老师的工作。
沟通策略:
1.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委婉地将孩子近期出现的情况跟家长沟通,给出恰当的意见。
2.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先耐心听取家长想法,谈话时斟酌用语,避免用刺激性的语言。
3.由于这类家长比较爱面子,也非常在意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可以单独沟通,态度委婉而不失礼貌。
(4)多疑型
性格特点:比较敏感,遇到问题时容易怀疑和不安,对幼儿园和老师缺乏信任。
常见状况:当孩子在幼儿园和伙伴发生轻微摩擦或小磕小碰时,极易产生误解。
沟通策略:
1.老师要多关注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的小事,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汇报,掌握沟通主动权。
2.当发现家长的情绪有所波动时,主动上前询问,使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诚意。
3.如果孩子不舒服或遇到其它需要注意的情况时,老师要牢记家长交代的注意事项,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
(三)教师要通过“换位思考”来建构理解的平台,体验理解的幸福。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要学会理解家长的焦虑,通过“换位思考”,来帮助家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和家长沟通注意: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孩子。
3.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通过多种渠道引领家长,增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
(1)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
(2)做到家园沟通现代化;
(3)丰富来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邀请家长来园当“老师”;家长参与班级的节日庆祝和联欢活动;真诚的家访让沟通零距离。
幼儿教师要经常到幼儿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地直接交谈,互相通报幼儿在家与在幼儿园的情况,充分交换意见,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幼儿教师在家访时态度一定要诚恳友好,千万不要进行“告状式”的家访。
家园沟通为教师和家长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隔阂,同样也会形成某种合力,这将成为教育孩子的前提,也是坚强的后盾。由此可见,家园沟通是任何形式无法比拟的,我们应当把家园沟通重视起来落到实处,把它当成一种责任来做,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