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8-12-07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三酰脂蛋白半胱氨酸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湖南长沙)

现阶段,我国肥胖和超重群体数量逐渐增加,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卫生的严峻问题。按照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成人肥胖率10%,超重率32%。若机体过于肥胖或者超重,将会显著增加患病率,主要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超重、肥胖会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1]。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2018年体检者207 069例,男118 815例,女88 254例;年龄18~92岁,平均(54.8±7.9)岁。排除标准:短时间内服用过影响血脂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超重肥胖人群诊断标准:正常标准:体重指数18~24 kg/m2,体重超标标准:体重指数>24 kg/m2;肥胖超重标准:体重指数超过28 kg/m2。

方法:①测量身高和体重:使用电子测量器测量身高、体重,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均值。应用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②测量血压:使用自动血压测量仪测量坐位血压,取2次测量结果的均值。③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空腹12 h以上,第2天使用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静脉血,在2 h内完成检测。根据说明书执行各项操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判断标准:Hcy>15 μmol/L;高血脂判断标准:总胆固醇>5.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3 mmol/L,三酰甘油>1.7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5 mmol/L[2]。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不同性别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本组健康体检人群当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例数82 701例,检出率39.94%;其中男性检出率55.6%,女性检出率16.7%,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58±11.64)μmol/L,女性(11.28±49.57)μmol/L,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会相应提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当体重指数>27 kg/m2时,随着体重指数持续增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将不会增加,见表1。

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者血脂水平:超重肥胖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重指数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会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是因为细胞内蛋氨酸脱甲基所产生的含有硫基酸物质,会对机体多功能器官造成损伤[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①维生素B6催化影响下的转硫途径;②蛋氨酸合成酶,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的再甲基化途径;③细胞外液途径。肥胖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与机体代谢异常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所造成的影响具有较大关联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是利用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反应对脂质代谢所造成的影响,导致血管重构、血管壁脂肪积累,以及血小板功能紊乱等症状,进一步导致机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并形成动静脉血栓,使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按照当前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肥胖者和超重者及相关疾病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按照刘迎春等学者的研究报道显示,肥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关系,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当体重指数>27 kg/m2时,随着体重指数持续增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将不会增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等疾病有关。此次研究结果提示,男性和女性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检者超重和肥胖症状的增加,会显著提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当体重指数>27 kg/m2时,随着体重指数持续增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将不会增加。

表1 不同体重指数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s,μmol/L)

表1 不同体重指数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s,μmol/L)

注:与体重指数在18~24 kg/m2组比较,★P<0.05;与体重指数<18 kg/m2组比较,△P<0.05。

体重指数(kg/m2) 例数(n)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 4 559 13.31±7.28 18~24 102 880 14.25±9.54 24~28 80 128 15.77±11.98★△>28 19 502 15.31±9.21★△合计 207 069 14.81±9.56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群中肥胖者和超重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会显著增加,因此体重指数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表2 不同体重指数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不同体重指数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体重指数18~24 kg/m2组比较,aP<0.05;与体重指数>24 kg/m2组比较,★P<0.05;与体重指数<18 kg/m2组比较,#P<0.05。

体质量指数(kg/m2) 例数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18 4 559 4.21±0.65★ 0.89±0.34★ 2.31±0.52a 1.68±0.39★18~24 102 880 4.68±0.82 1.28±2.34 2.74±0.68 1.47±0.39★24~28 80 128 4.77±0.82★ 1.74±1.31★ 3.01±0.68★ 1.22±0.23#>28 19 502 4.89±0.82 2.13±1.99 3.08±0.79 1.11±0.28 P<0.05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三酰脂蛋白半胱氨酸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