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形象思维,促进教学成效

2018-11-30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线段平面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杨 艳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有人认为“数学思维”就是抽象的思维,导致形象思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未得到应有的培养。数学形象思维包括平面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转化能力、思维综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一、当前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不够重视,只注重记忆与模仿,忽视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呈现抽象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形象的情境能让学生很快融入学习状态之中,但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没有运用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教师没有发散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丰富教学手段,发展形象思维

(1)用教具强化直观演示。数学学科抽象性强,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数学抽象性与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教学。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依赖书本,“就书论书”,学生学到的只有枯燥无趣、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师要运用数学模型、挂图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抽象的知识。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教者拿出一张圆形的纸片,沿圆心折叠剪成两个半圆,并将半圆从圆心分成16个同样大小的小扇形,并将这些小扇形重新组合,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发现在圆的变化过程中面积没有发生改变,而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宽则是原来圆的半径,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形象化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原本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形象、简单,也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又如在学习数数、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常用小棒让学生数,让他们观察小棒数量的变化,这样远比教师讲解书本上的数字要直观得多。教师也可以运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来教学,如用颜色鲜艳的水果替代小棒,这样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表象的感知。(2)以动手锻炼操作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喜欢动手操作,依赖于记忆、做题来提高考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做中思,使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更深刻,也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构成,要了解面、棱、顶点是如何形成的,不妨让学生课前准确一块橡皮泥,并用小刀切一块,形成一个光滑的面,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什么是“面”,用同样的方式去了解“棱”“顶点”,这样操作形象的表象能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3)以实践促进联系实际。教师要鼓励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为学生营造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规律、体会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学习分类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去超市购买,观察蔬菜区、水果区、食品区、生活用品区,感受这些物品是按照不同种类放在不同地方的,这样能更容易让学生学会分类知识。(4)以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手段被新式的媒体教学所取代,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单纯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于被学生所理解。多媒体还具有图文并茂的效果,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如在探求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教者以多媒体演示线段,先出现两个点,把这两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段,学生就会深刻地理解线段是如何形成的。射线的一端向外无限延伸,直线的两端可以向外无限延长,从而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5)以情境拓展想象空间。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要丰富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情境的想象使问题变得具体化,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如创设水果店买水果的情境:“农夫果园的苹果12元一斤,买一斤送半斤,阳光果园的苹果原来9元一斤,现在8元一斤,如果你买10元的苹果,在哪一家店买比较便宜?”教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2.循序渐进,逐步领会

(1)要由浅入深地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小学生刚接触平面图形时会觉得较为抽象,而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不健全,对图形与数的关系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将线段图扩大到平面图形,使阶段步骤简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与数的关系。通过画图的方式,让数与形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记忆更持久。(2)循序渐进地学习立体图形与数的知识。小学生在深入理解平面图形的情况下,会遇到超出范围的新问题,通过探寻平面图形与数的关系使问题简化,但如果仍无法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将平面图形的范畴拓展到立体图形的范畴,如在探寻正方体边长的扩大、缩小与正方体体积扩大、缩小的关系时,仅运用立体图形做题就会觉得很复杂,如果将之分解成线段与平面图形来解决问题,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化。(3)领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数形结合是由数转形、化形为数,通过对题目的转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建立正确表象,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隐蔽的关系变得明朗,从而使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整体归类,养成整体思考能力。教师要提炼整合知识点,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构成系统性的整体。在学习新知时既巩固已学知识,也能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纵观全局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形成整体思考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要不断优化教法,发掘学生潜能,激发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线段平面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毛泽东诗词中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现代诠释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