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打造小学体育新课堂
2018-11-29芮晓辉
⦿芮晓辉
素养在一个人成长和交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自身的态度和素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继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注重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中国有句俗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去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让学生能够切身地去体会健康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健康问题,继而导致学生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能够渗透对健康知识的培养。例如,在上体育课学习排球的拍打技术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排球的知识及一些预防伤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怎么样能避免在玩排球时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当然,在让学生展开练习之前教师要能够全面地检查相关的教材设备和仪器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并教授学生如何远离危险。除此之外,学校要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去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感悟体育精神的博大,继而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二、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对于其身体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小觑。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纠正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当然,体育活动也并非容易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在做动作或纠正动作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调整。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继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大纲的要求。例如,在训练学生掷实心球项目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完整的动作过程,让学生大致有一个认知;其次,根据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进行分解,对于其中很难把握的要领要多次进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模仿并探索着完成动作。对于很难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要给出建议,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不断地去进行尝试,让学生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更好地去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继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三、体育课堂教学要重视德育渗透
心理学研究认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他们面对问题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要仅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进德育教育的进行,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教学中提倡把文化知识与体育素养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当然,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其中体育教学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小事而斤斤计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难要能够沉着应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充满自信,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体现德育功能,善于把德育精神运用到课堂中去,继而更大限度地去提高学生的德育思想。
四、进行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培养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健身体,而且能够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是否喜欢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等相关问题,去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更好地去激发他们对体育学科的热情。任何事物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就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体育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去缓解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例如,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与团结合作能力,当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切身地去感知体育的魅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时,可以提高他们的热情;在挑战类的体育活动中,可以激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难,继而更好地去培养他们的体育品格。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让他们接受学习的同时也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会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它更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继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能够为体育界增添一丝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