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模式
2018-11-29方卫斌
⦿方卫斌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增加到18篇,多为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含义深刻的成语典故、寓言、传说故事等),我们要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明确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定位: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播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二、小学文言文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紧扣“激―读―悟―拓”的四字方针展开学习。
创境
引趣
(一)激,创境引趣 教学,应该是一种“唤醒”艺术。钱梦龙老师在《教学艺术谈》中说道:所谓“唤醒”,就是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1.在预习中诱趣
预习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材的特点,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在《活见鬼》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单:
送你一把金钥匙:
学习文言文要多读,要将文言文和白话文联系起来读,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试着停顿。
我能将课文读通顺。自评:( )颗星;家长:( )颗星
我能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猜测人物心里的想法。自评:( )颗星
①.文中有三个多音字,撩、奔、号,在文中的读音分别是( )( )( ),我能用它们另外的读音组词,依次是:( )( )( )。
②.我能自己联系白话文或者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踉跄( ) 号呼( )
愕然( ) 奋力( )
③.我搜集了本文作者冯梦龙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
以金钥匙的方式呈现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拿着这把钥匙在读通、猜测、揣摩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开启了文言文学习的大门,三小题的内容设计面向全体,既是为了扫除字词障碍,提高预习自读的效率,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和伏笔。
2.在导入时激趣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毕竟是一种陌生的课文,“之、乎、者、也”晦涩难懂,又不好读,教师可以故事引入、音乐引入、游戏引入、悬念引入等。《活见鬼》教学伊始,我从学生“追星”的心理出发,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具体如下:
①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明星、偶像吗?看你们那兴奋的样子,就知道大家都是追星族。最近,老师也特别迷一个人,这个人很会讲故事,他告诉我这四海八荒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②猜猜我崇拜的这个人是谁?(冯梦龙)
③对他,你有哪些了解呢?请根据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完成这张名片设计
姓名:冯梦龙 朝代:籍贯:民族:
身份:
主要作品:
相机:这要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冯梦龙却能集“三大家”于一身,真——(了不起、知识渊博……)作品丰富,据说他的书一出版就被抢售一空,一本难求啊!
④这样一位明代的文坛巨星,我们能错过吗?(不能)这节课,我们就读故事,从文字中走近他,感受他的风采吧。
为冯梦龙设计名片,既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有效整理,引导学生捕捉重点信息,同时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由对“人”的兴趣聚焦到对“作品”的兴趣,产生了阅读期待,可谓“一石三鸟”。
(二)读,品味生妙 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文言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吟哦讽诵让学生感受“古韵”之趣,从而愿意读、喜欢读、喜欢背,读出文言的节奏,读出文言的味道,读出文言的简练,品出“古韵”的妙趣,感受到文言的魅力。《活见鬼》通读指导如下: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相机:a、这是什么时间?(夜晚),怎样的夜晚?(下着大雨,伸手不见五指)
b、师范读这句,什么感觉?(恐怖)读出来
什么感觉?(害怕),师引读:有——
c、谁接下去?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a、就在他恐怖害怕的时候,看到——
b、此时,他的心情应该是——(高兴的)读出来
c、请你读下一句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a、嘘——小声点,不能让“鬼”听见
b、再读
c、师引读:久之——
d、时间越久,越不语,越——(让人害怕、怀疑)接着读: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你敢重重地撩“鬼”吗?(不敢)那该怎么读?
a、大家一起读这句
师接读:值炊糕者晨起——接着读
a、认为自己“遇鬼”了,声音还会如此镇定吗?
b、谁试一试?
师接读:俄顷——(示意学生接读)
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a、号呼是怎么呼?
b、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教学从学生已呈现出的阅读状态开始,师生共读,在读中学,在学中读,推动学习向深度发展。不必强调每句的翻译,追求“不求甚解”“略观大义”。
(三)悟,同情共鸣 学生读好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文章读熟,熟读中感悟文言文的内容及表达的意境。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身临情境,走进文本,与故事人物、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调动相同的情绪、产生心理和认知的共鸣。在《活见鬼》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情节:“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再现情境,促发了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的爆发,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深度,语言也就有了感情和思想。
(四)拓,引伸触类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和热爱,引导他们浸润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增加人文底蕴,提高审美情趣。《活见鬼》教学最后,我设计了“拓展阅读 追读巨星作品”的环节,选择与《活见鬼》短小精悍、引人发笑、启人深思的《阳子春身服垢污》,使学生对冯梦龙作品的喜爱进一步升温,产生了追读“巨星”作品的强烈动机和渴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运用已掌握的方法、知识去阅读,在阅读中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反过来又更好地作用于阅读。这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更是使知识达到迁移、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听、说、读、写、书”是语文核心素养,其中的“读”是指大阅读,教师要通过一篇篇文言文的教学,让学生产生追读作者其他作品或者同类作品的强烈动机和渴望,从而使阅读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