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赏识手段的运用

2018-11-29武锦华

小学生 2018年9期
关键词:闪光点考场习作

⦿武锦华

俗话说:作文作文,让人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反映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的一种尴尬的窘境:学生普遍对作文具有畏难情绪,老师则对学生这种状况普遍感到无所适从。

作为起步作文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此种状况尤其突出。三四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作文,对作文存在畏惧感和神秘感,提笔不知从何写起。

赏识教育是基于儿童心理需要的一种成功的有效的教育模式,中年级的孩子更易于受到教师的态度的影响,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对孩子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常被赏识的孩子,自信心更充足,意志更加坚定,更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将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于中年级作文教学实践,尤其必要,可以促进孩子从畏惧作文到爱上作文,乃至迷恋上作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能够巧妙运用赏识手段,必能引导学生早入门、入好门,走上作文习得的康庄大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要让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想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贯彻落实赏识教育。

笔者以为,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赏识手段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实践。

一、评讲作文,抓闪光点

相比较作前指导,作后评讲更具有针对性,讲评得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视。

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教师在讲评中年级作文时,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评判者的位置,习惯于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理由是指出不足,学生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下次作文时不出现这些错误。

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不然。中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作文,作文中的错误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如果指出孩子作文中的不当之处过多,学生只会对作文越来越畏惧。而如果教师能够抱着欣赏的心态,蹲下身子,则一定会在学生稚嫩的习作中发现闪光的地方。一篇习作中的闪光点可能只有一处两处,但这一处两处闪光点如果被老师发现,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肯定和表扬,无疑会极大地促使小作者本人继续在之后的习作中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对于其他同学,则是一种示范和引领,他们也会在以后的习作中进行模仿,争取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

当然,每次习作都有训练重点。挖掘闪光点时,既要针对训练重点进行发现,又不能拘泥于训练重点。因为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可能在一次习作中只体现训练重点。而且,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是螺旋式上升的,有些闪光点需要在几次习作中反复表扬,学生才能将闪光点从无意识慢慢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识,乃至形成其作文能力的一部分。所以,一次习作,老师将同学们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后,要根据每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进行梳理,同时要兼顾非当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不可能评讲时将所有同学的作文都拿出来完整地评讲。但很可能的情况是,一种闪光点,不是只有一个孩子的习作中有,而是几个孩子的习作中都有。如果表扬的面过窄,则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被老师拿来评讲的作文的作者受到了激励,而没有被拿来评讲的作文的作者则会失落,甚至会觉得老师偏心。从全班来看,会失去表扬的初衷和效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评讲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让每位同学的闪光点都能在评讲时得以展示。教师可以抽取学生习作中的一句话进行表扬,一个班大约四五十名同学,抽取四五十句话进行欣赏式评讲,从时间上来看是能够允许的。抽取的四五十句话,不能简单的无序呈现,而应该分门别类地进行呈现,从而更加凸显闪光点。学生受到的启发也会更大,也能将表扬的正面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发表作文,激动力点

习作变成铅字登在报刊杂志上,这是许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够梦想成真,无疑对孩子的写作会产生巨大的动力。

不仅仅是孩子,即使是大人也会因发表而对写作爆发出无限的热衷。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讲过他的发表往事:虽然只是400多字的短小文章发表,却从此让管老师迷上了写作,爱上了语文教学,直至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作为教师,自然应该尽可能推荐学生的习作发表。一次发表,终身受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要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学生自己的精品。当班级上有了孩子成功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对小作者自己自然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未曾发表的学生则会不可避免地流露出羡慕的心情,他们也会向着发表而不懈地努力。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作文态度,让孩子们养成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的良好习惯。

发表习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有可能有的学生努力了很久,教师推荐了他的多篇习作,却没有一篇习作能够成功发表。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未曾发表习作的学生会失去作文的动力。一旦失去动力,则作文教学又会步入“越怕写越不写,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会写越怕写”的恶性循环中。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创造学生发表作文的平台。管建刚老师的做法是,在班级办《班级作文周报》,小报作用大,威力也大,每周都有十篇左右的作文发表,一学期下来,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发表作文。实践证明,管建刚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了动力,作文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一变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起初,老师需要做很多的周报组织工作。当慢慢走上轨道,培养了助手之后,周报就成了孩子们大展拳脚的舞台,他们尽情地发表,自我激励,将极大地给作文教学注入动力。

即使不办班级作文周报,也完全可以在班级里开辟优秀习作展示区。每次作文后,教师将优秀习作连同教师点评张贴于展示区。学生课后一定会仔细阅读,并会以能够有作文张贴展示的同学为榜样,认真习作。

对于有作文发表或张贴的学生,班级还可以有奖励措施,可以给作者加星鼓励,可以授予有多篇习作发表或张贴的学生“小作家”“小小文学家”的称号,让发表的动力体现得更加强劲。

当然,做任何尝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教者具有教育智慧、教育恒心、教育耐心。作为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施者____教师,应当树立通过创设平台让学生发表作文的正确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则见招拆招,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引导学生领略作文的魅力。

三、考场作文,增信心点

考场作文是语文学科考试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在现实中,不少教者在批改考场作文时,会不自觉地将学生的作文得分拉开差距,美其名曰体现考试的区分度。甚至有教师提出在批改中年级考场作文时要将均分限制在23分左右(总分是30分)。

我们算一算可以知道,23分的作文换算成100分制,则80分都不到。试想,作为初步接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一半左右的学生在考场作文上得不到80分,其对学生的作文信心的打击将会是何等大。

中年级学生作文,强调的是大胆作文,心中怎么想就怎么写,嘴里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针对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实际提出的要求。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如果因为作文有些走题或不完全符合考场作文题目中提出的要求,就一闷棍扣掉学生十分乃至十分以上,受此打击的学生又如何大胆作文?

考场作文评分,如果不从生本主义出发,而是脱离现实地强调区分度地评分,得到高分的学生或许是沾沾自喜,而多数同学则丧失信心。评讲作文时的表扬,发表作文时的欢欣都将因此而黯然失色。

考场作文的分在阅卷老师的手中,中年级考场作文评分绝对不能比照小升初考试,更不能比照中考高考,而应该实事求是,从呵护学生的作文信心的角度出发,多给学生考场作文一点分数。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组成部分的考试,其目的也应当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笔者以为,中年级考场作文如果语句通顺,叙事完整,完全可以大胆地打满分。如果因此而让学生不再认为作文是一件难事,更进一步爱上作文,每位同学都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评分高一点又何尝不可呢?

考场作文评分,应该着眼于增强学生信心,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绝对不能以应试教育的思维来进行中年级考场作文评分,那是对学生作文信心的无情的扼杀,是舍本逐末的荒谬之举。

考场作文评分,运用得当,也是赏识手段之一,而且也是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赏识手段。切切不可以粗暴的方式等闲视之,以应试的思维简单待之。

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运用好考场作文的阵地,合理给考场作文评分,让其成为增强学生作文信心的重要途径。

小学中年级作文,好比是刚刚植下的树苗,幼嫩而脆弱,需要教者倍加小心地呵护,才能够茁壮地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不能够正视这样的实情,揠苗助长,则不仅不能推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相反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如何呵护?这要求我们教者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赏识手段,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作文动力,增强学生的作文信心。赏识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教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只要是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赏识手段就是有效的赏识手段。

让我们充分运用赏识手段,促进中年级作文教学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闪光点考场习作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期末小考场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