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结合的研究

2018-11-28朱玲玲

名师在线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探究

朱玲玲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福建莆田 351131)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生物教学方面更新了教学理念,重视教育的功能,在生物教学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主总结生物知识,建立生物的知识框架[1]。电子信息的介入,使生物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生物,研究其内部结构,拓展知识层面。

一、信息技术模式下的中学生物理论基础的研究

中学生物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同时它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传播。中学生物教学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充分运用信息成果,利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创造特定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建立生物的知识框架。另外,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快地查找生物信息资源,通过交流建立生物的总体框架。学生之间的互助是实现公共教学的基础,其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重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轻实践,还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学生能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同时,教师要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重视小组成员的共同作用,研究生物中的某个项目问题,结合自己的观点认识生物科目。教师应该组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生物,了解其研究对象。

二、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发展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近年来比较提倡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恢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它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代教育家广泛提倡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挖掘一些学习资源,根据这些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探究生物的规律。

三、信息技术作用下发展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使用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同时,使生物知识综合起来,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提出,中学生物教学模式向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新课标改革的本质要求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科内容,有利于他们建立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育源于生活,它是生活的一个结晶,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作用下的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中学生物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无限的生物知识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学生很难建立生物的知识框架,对于生物模型的理解也有局限性,会使学生迷茫,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是不利的。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广泛的知识平台,将生物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整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查阅到有关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知识。

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生物探究式学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产物,现代教育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的综合性教学,培养更多专业性的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当今时代的主题是科技的竞争,科技力量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中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有限,思维模式也不够全面,他们对于生物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很难理解,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生物群体动态处理,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多媒体技术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通过整合信息与生物理论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更大的知识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有利于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2]。信息技术不仅为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实现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能够帮助他们完成终生学习的目标。

四、信息技术运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关键举措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首先,建议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验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将别人已经做过的实验展示给学生。这对于一些条件比较落后的学校比较适用,能够减少教学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重理论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实践能力。其次,生物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要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层面为主,实验设计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验条件安排。另外,要拓展生物知识的学习范围,通过信息设备查询相关信息,在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最后,要注重情景教学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提升课堂趣味性,重视课堂的有效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重心,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将信息技术、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在设置课堂授课内容时,应该重视挖掘重点信息,给学生大致的学习方向。信息技术的引入,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课程难度,需要学的知识多,学生很难把握哪个是重点,学习没有目标,长期下去,对于他们专业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要注重课程重点内容的划分,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另外,生物教学还应该多举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科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模式要尽量遵循简单的原则,将教学表达的内容直观地体现出来,发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要重视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师讲课时间的比例,权衡两者的利弊,把握好力度。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课堂模式应该以中学生探究式教学为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交流。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不能过分解读信息技术的优势,要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当作学习重心。课堂模式应该以学生探究问题,发展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

结 语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更多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融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现代生物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得也比较广泛。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设问引导探究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中学生物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科学化管理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