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2018-11-28

名师在线 2018年27期
关键词:实践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张 鹏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山东泰安 271212)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高中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形式对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表现出它的种种不足之处,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工作的发展。知识性人才已经不再是符合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唯一条件,具有优秀的思维能力更具战略意义[1]。基于此,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实施积极适用的形式和方法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能够扛得起社会发展使命的实用、创新型人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主要由分析性思维能力、实践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三方面组成[2]。分析性思维能力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的深刻感知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思考能力[3]。实践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失败和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进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基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方式等有价值的贡献。

二、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基于前文中对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的阐述,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探究。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家庭中的家长能够给学生提供非常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他们要求孩子将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并且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让孩子尽可能少地去接触社会。这就导致很多高中学生无法深刻感知社会,缺乏应有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时,由于传统的划重点、记考点方法和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在心理上会轻视政治这门课的学习,因而在高中学习更深刻、更抽象的理论内容时缺乏良好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样浅层次的学习政治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不能做到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行动,更无法达到运用和创新的能力水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呢?一方面从教学理念上做改变。教师可以结合概念解释法、系统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科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点,其中包括抽象性、典型性和层次性等特点,最终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原理[4]。教师在传授政治知识时,应当注意教学的理论体系。体系要保证同时具备固定性和灵活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系统、严谨地认识和分析客观问题。同时,教师在讲解事物的本质内涵时,除了课本上的内容,还应适时地补充相关的外延知识,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正确使用范围。在思考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点,达到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从教学手段上做改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面对枯燥深奥的课本内容,学生必须具备思维分析能力,才能消化课本上的知识并且转化为便于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就是教师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兴趣。多媒体教学将声音、文字以及图片融为一体,让抽象的知识以一种更加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需求。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从各种媒体平台集合比较全面的资料,然后依靠多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资料,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里提高自身的分析性思维能力。

(二)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从来不犯错误的人才是真正具备实践性思维能力的人。其实能够从失败和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进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就是具备良好的实践性思维能力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演练的机会,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在大量实践过程中完成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认识并汲取经验和教训,锻炼自身的实践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可以利用导学的常规课为基础来指导实践内容。因为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是盲目的、低效的。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具备实践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教师通过导学的常规课为基础,让学生在自学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质疑观点,使学生在面对研究对象和客观事实能够保持理性的思维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判断和分析,深化自己对社会乃至客观世界的认知。在此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实践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实践性思维能力,或者可以通过活动课达到实践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模拟相应的情景,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学生在结合和运用自己知识和能力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正确的方法,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性思维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基于普通思维,借助已有理论和方法,提出创新想法的思维能力[5]。这种能力通常需要后天的勤加练习才能获得,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给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发展的平台。在实际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并不难,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提问题,从多角度思考客观事物,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使学生得到新的感受,提出创新的结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养成自动拓展知识的习惯,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自带丰富的想象力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激发和保护这些优势,让学生在得到知识教育、人格教育的同时,将之转变为热爱探索和创造的强劲动力。

结 语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并且实施积极适用的形式和方法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实践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