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而不简单
——《尊严》教学案例评析

2018-11-28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尚思小学陈文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期
关键词:哈默尊严杰克逊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尚思小学 陈文仲

日前,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一课时,有颇多感触,便诉诸笔端,以飨读者。

一、启课——摒弃烦琐,简约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咱们学习积累了不少饱含哲理的名言,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些名言吧!

出示三则课文中的名言,其中最后一则是: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杰克逊《尊严》)

师:第三句中的“他”指谁?

生:哈默。(师板书)

师:那他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描写他外貌的句子。

生:哈默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他为什么“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吗?

生:由于哈默在逃难,饥饿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他这样。

师: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他是个“有尊严的人”呢?请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哈默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评析:从复习名言入手,提出统领全文、涵盖课文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他是个‘有尊严的人’呢?”引导学生研讨课文,探究原因。这个过程虽然不足五分钟,但教者的睿智却令人叹服:对学生的“知”与“不知”了然于胸,以问题为媒介,在学生的“能”与“不能”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当学生通过研讨课文,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

二、研读——细致引导,习得写法

1.研读描写哈默的语言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

师:发言的同学读书读得很认真,很仔细,找得非常准确。这种发言的劲头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话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吧!(学生齐读)

师:哈默说这几句话时,心里会怎么想呢?请再自读这几句话,作一下批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读书,思考,交流)

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图片)现在就请大家借助课文图片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体会,给课文中描写哈默语言的句子加上表示动作、神态或语气的提示语,读出哈默的心理活动吧。

生: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哈默面前时,他仰起头,满怀希望地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哈默当时可能在想:要是有一份活儿可以做,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下这份食物了。

生:哈默还会想: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我想要吃人家的东西,就要付出自己的劳动才行。

……

评析:特级教师高林生曾说过:“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为重点,以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深入阅读、自主交流、大胆表达的全过程。课上学生所说的描述哈默心理状态的语言,是多么透彻呀!

2.研读描写哈默的动作的句子

生:“这个年轻人的眼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哈默的喉结为什么会上下动了动?

生:说明他饿极了,实在很想吃东西。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反映出他饥肠辘辘,饿到了极点?

生:“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就在这种极端饥饿的状态下,哈默给杰克逊大叔干活时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生:“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师:你从句子中的“蹲下来、轻轻地捶背”体会到了什么?

生:哈默干活时态度认真。

师:就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杰克逊大叔正是通过哈默的语言、动作读懂了哈默的为人。因此,杰克逊大叔这样评价哈默——生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能说说你对句子中的“尊严”“富翁”的理解吗?

生:尊严是指因自尊而显得庄严。

生:拥有尊贵的人格,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师:好一句“拥有尊贵的人格,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让我们再一次在朗读中加深对杰克逊大叔这句话的体会,展示出对哈默的赞赏之情吧!

评析:在教学中,教者一直缜密而清晰地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研读,进而深层次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哈默”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使学生不但一步步领悟“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他是个有尊严的人呢?”这个问题,而且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如何写好人物也获得了最直接、最感性的体验,这为后面归纳写人的方法作做了有效的铺垫。

3.以文为本,学习写人方法

师:你从杰克逊大叔的语言、动作中又体会到了些什么?

生:体会到他是一个善良、尊重别人、注重人格的人。

师:是啊,杰克逊大叔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师: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呢?

生:因为文中的哈默和杰克逊大叔都是有尊严的人。

师:课文又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他们的“尊严”呢?

生: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表现的。

师:的确,其实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人方法,咱们以后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法来表现我们笔下的人物。

评析:崔峦老师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在林老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教者十分注重践行“读写结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领悟、学习写人的方法,教学效果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提升——大胆创想,火花碰撞

纵观整堂课,如果说本节课的前三十五分钟,教者是凭借着严谨、清晰、细致的教学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让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扎实、到位,那么本课的最后五分钟,则可谓是“高潮突起,亮点横生”了。

师:同学们,读完了《尊严》一课,老师觉得在思想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老师试着模仿黑板上的名言格式,写下了自己的读文感言。

多媒体出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情况下,都不能不劳而获,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大家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写写自己的读文感言吧。(生写后全班交流)

评析:让学生以仿写的形式写读后感言,是一种多么大胆的创想啊!我们听课的老师看到学生们犹如哲学家一本正经地交流自己的“感言”,那声音,那情态,那文辞,把听者带进了一种情绪的高峰体验,仿佛感受到空气中有一种思维碰撞的火花在闪烁,心田里有一种“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在升腾……

总评:《尊严》是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教者采用了简约的方式,导得恰到好处,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而且紧紧围绕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引导学生走近哈默,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以文为本,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作的方法,真正实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

猜你喜欢

哈默尊严杰克逊
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共同“拯救世界”
由“不包括”引发的思考
摔倒了就趁机抓一把枯草
伊恩·杰克逊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本赏析
南风直须吹
对康德的道德“尊严”概念的思考
哈默卖酒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杰克逊电影海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