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风直须吹

2016-12-14张驰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尊严宽容教育

张驰

摘要:教育实践中,常有老师、家长持有“不严不成器”的教育思想,主张对孩子的错误要紧抓不放,“一揪到底”。本文主张将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用于教育管理,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弱势生,不妨宽容一些,宽容也是教育,正如试误也可以促使孩子成长。文章题目取自于“南风法则”,是希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允许孩子犯错,对孩子宽容,也敢于宽容,不要怕担上“不严”之名。

关键词:教育;宽容;尊严;后继效果

一次课间,同事见我在处理一起突发事件:我没有高声斥责这名犯错误的学生,而是低声与他交谈了一会儿并随即就让他走了。这名学生走后,同事对我说:你这样“温柔”的处理,对他不会有一点触动,他只会觉得“我”这样做没关系,以后他还会再犯。

在平时工作中,的确常有同事、家长持这样的观点:抓住(学生)错误就要“狠治”;不要跟他们多啰嗦;你这样和气,他以后一定会再犯错误;不要“惯”孩子,把他们惯到天上去?哄?哪有那么多的时间……

我以为未必。

一,孩子也需要尊严

我不高声斥责这个孩子,首先是因为当时是在办公室,尽管这名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我想,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当这么多老师的面挨批评,这对他来说,一定会令他难堪、失望,大大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不能轻易、过早地让他的自尊心变得残缺,我应该给他一个台阶,他也需要一个台阶,孩子也有尊严,需要成人的尊重!

二,宽容也是教育

更重要的是,触动一个人的心灵,未必要急风骤雨,和风细雨往往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和软的话语、平等的位势、宽容的态度,也许更能为人所接受。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南风法则”。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传说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套。北风“呼呼”地吹,寒风凛冽,结果,因为冷,行人反而把外套裹得更紧了;而南风一吹,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便把外套脱掉了。

可见,面对同一目标,方法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有时候,强硬的手段未必比柔和的更有效果。

严厉是一种教育,而宽容也是教育。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父母宽容一些,报以理解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话语、一句安慰、鼓励,心平气和的交谈、沟通,较之严厉的批评、惩罚,也许更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获得理解,学生思想上转变了,教师、家长当然更容易赢得学生的认可、接纳。思想转变产生的影响一定比迫于压力而无奈屈服产生的影响要更深刻、彻底、持久。

以《父与子》闻名于世的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曾经很落魄,有一天他又无奈地写下日记: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霉的日子,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当天他听说儿子又考砸了,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一句话也不愿和儿子多说。可第二天,他无意间看到的儿子昨天写的日记竟然是:5月6日,星期一,……只是这次考试不理想,但当我晚上把这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他却没有责备我,而是深深地看了我一会儿,这使我深受鼓舞,我决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看,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为什么要奢望孩子不犯错呢?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试误法,指人经过尝试得到了错误的结果,他就不容易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想,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可以说,人就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三,关注教育方法的后继效果

即便那种严厉的教育方式真的在短时间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不犯类似错误了,就一定说明那种教育方法是正确的么?

教育具有长期性,一种教育措施是否恰当,除了要看当时的效果,更要看长久效益。恐怕教育者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所谓成绩,一切都应从长计议。比如一个孩子当时迫于大人的压力,服从于他们的要求了,但心里却很不服气甚至压抑、敌对、仇视,那就好比留下了暗伤,终究是要发作的,而且恐怕会发作得更严重。

因为不能摆脱无休止的练琴愤而砍自己手指的琴童、因总要服从于家长管制而过于压抑、杀害亲生母亲的大学生,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可见,当时乃至短期内的服从并不代表教育的成功。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为受教育者的终身负责,从长远考虑问题,谨慎选取最恰当的教育方法,也完全不必因为怕担上“不严”之名而不敢对学生、孩子宽容,

四,教育手段运用要留有余地

感觉的适应规律告诉我们:当刺激保持高强度的时候,人的感受性会大大降低,通俗地说就是变得“麻木”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

同样道理,如果老师、家长总是对孩子的错误“斤斤计较”,给以严厉的态度,总对孩子大呼小叫,孩子就会适应这种教育方式,习惯于别人严厉的说教、斥责、惩罚,那么宽松、平等式的教育对于他就好比毛毛雨,很难令他有触动。也就是说,除了对他严厉的这个人,别的不严厉的人的教育对他就难起作用。常有家长说“我们孩子就怕他妈,她妈会打”就是这个道理:老师没打我,可见我的错误还不算严重;反正老师不会打我,不听他的也没关系。实践中,常有些在家经常挨打的孩子到学校很难管教;一些老师也发现,往往一位老师严厉的班级的继任老师再管理学生会产生困难。

教育一个人决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当这个孩子离开了现在的严厉老师、严厉家长,别人该怎么对待这个孩子呢?他的教育谁负责呢?设若他犯了更严重的错误,又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教育手段的应用应留有余地,不宜太早就用“重典”,否则恐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就好比吃菜,一开始就吃很重的口味,习惯之后还能吃得惯清淡的么?再想吃得有味些,该放什么佐料呢?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德政服人,而不加以刑罚。我想,这种管理思想对于教育管理也同样有启示。

如果说严厉的教育是北风,那么宽容的教育就是南风。我们既需要北风的严寒,也需要南风的温暖,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两种教育方法。尤其对待后进生、弱势生,我们的教育更应宽容。

南风直须吹!

参考文献:

[1][美]蒂姆·柯兰著 《大师的宽容日记》

[2]李毓秋 梁拴荣 姚有记著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韦钰著 《赢在父母》

猜你喜欢

尊严宽容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本赏析
对康德的道德“尊严”概念的思考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谈大众群体对个体生命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