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文而异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28赵梅芳

名师在线 2018年19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赵梅芳

(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江苏仪征 211400)

引 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也可以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交流互动时的表达能力、比较概括时的思维能力和审美体验时的文化感受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本,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一、鉴赏语言,提升理解力

理解能力是学习语文和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若无法理解文本的内容,则无法更好地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若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则要选择一些文字句式有特点、蕴涵比较深刻的文章,组织学生展开品味和鉴赏,让他们尝试分析文本的词句之妙、寓意之深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不断提升。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地方,并找出作者用词巧妙在何处。如“作者将山回谷应的场面比喻成是坐在一个巨大的圆形乐池中,你认为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圆形乐池和瀑布回声有什么可比之处吗?”这样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如有学生提出:“圆形乐池拢音,能产生更好的音响效果,这里用圆形乐池比喻能更好地展现出瀑布声音的巨大。音乐能给人美好的享受,这里便暗示了瀑布之声不仅宏大,而且能令人感受到活力。”学生的分析体现出其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多诵读记忆,并在自己写作时尝试仿写这些精彩的句子。

学者李作芳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理解能力的提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积攒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是储备语文知识[1]。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文本,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从文本中积攒好词好句;并尝试积累有关修辞、语法等方面的语文知识,进而掌握朗读、浏览等语文阅读技巧。

二、口语实践,增强表达力

口语表达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要提高表达能力,最基本的方法便是多进行言语实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情节中有矛盾处、学生理解有困惑的文本,组织学生围绕其展开讨论。这样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令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讨论中提高表达能力。

《诚实和信任》讲述了一个人类美德的故事,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审美启发;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与诚实、信任有关的故事。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如有学生提到自己有一次贪玩,忘记了做作业,当爸爸问自己时,自己就说作业早就已经做好了,留在学校的课桌里没有带回来。爸爸十分信任自己,相信了自己的话。该学生原本打算第二天到学校偷同学的作业抄,但是爸爸如此信任他,让他感到十分不安。于是,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该学生向父亲承认了这件事情,并连夜补写了作业。该学生总结提出:“我们不能辜负别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都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讨论后,该学生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思想情操也得以提升。

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除了要鼓励他们多说以外,尝试将自己心中的言语书写下来,也是一个提高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让他们尝试加工后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力求写得清楚明了。

三、比较概括,发展思维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促使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好,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却较弱。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比较和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主题相同的文本,让学生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尝试概括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比较阅读的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都是说明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思考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而后尝试从中概括出说明文的特点。如有学生分析认为《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都用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具体手法却有所不同。《秦兵马俑》的中间部分用分写的方式,分别描述了若干不同种类的兵马俑,以此来形象地说明兵马俑的种类之多、艺术性之高;但是《埃及的金字塔》的中间部分则是分析了金字塔的建造方法,让人们在赞叹金字塔规模宏大的同时,也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在教学中,教师并未系统地教授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但学生却通过对比和概括的方法自己总结出了相关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知识点,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要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以外,还要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若能拥有一定的批判思维则更好。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创新,尝试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学会审美,感受文化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形象,从而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热爱之情。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十分优美的诗歌,语言十分浅白,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利用这首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平实的词句中展现的艺术美,还可以为他们播放多媒体课件,激活他们的多种感官,使他们更深切地感受诗歌之美。如有学生在阅读后提出:“这首诗歌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曲,里面有‘月亮走,我也走’的句子。而这首诗歌中的‘影入平羌江水流’不正体现了这种意境吗?月影照在江水中,随着船儿一起前进,这是一种多么唯美的意境啊。”在这些分析中,学生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体会到诗歌空灵入妙的境界,他们的审美能力自然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缺一不可,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使他们从文本中获得启发,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