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摒弃“四化” 遵循“三变”—谈基于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探析

2018-11-28骆嫩寒

名师在线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四化

骆嫩寒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四化”——机械化、简单化、过度化、异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很多教师不懂而教,随意曲解汉字本义,违背汉字科学。学生对某些字词出现片面理解甚至是错误理解,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一、把握识记时机,教学内容从“薄”变“厚”

(一)课始集中识字,立体推进

上课伊始,学生与文本初谋面,集中呈现生字凸显其共性,加深印象,事半功倍。

在《大禹治水》一课中,学生自由读文,教师按多音字、四字词、带有土字旁的字,将字词分成三组出示:

处死、堵塞;

四处逃荒、欣欣向荣;

息壤、倒塌、垒起、堤坝、堵塞。

学习“四处逃荒”“欣欣向荣”时,着重学习“荒”字和“荣”字。“荒”上面是“草”,下面的“荒”也读作“huang”。“荒”字又是形声字,形旁(意符)是“川”,声旁(音符)是“亡”,表示“杂草掩盖田地”。

“荣”字,从木,上面的部分表示篝火,字义“树上的花像篝火那么鲜明”,引申表示草木茂盛、兴旺、繁荣等。

“荒”和“荣”,天差地别的两个字,指的却是同一个地方,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通过对两个字的析义比较,让学生感受汉字独特的表意功能,体验汉字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这样的识字教学从音形义入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立体推进,将语感获得和审美鉴赏融为一体。

(二)课中随机识字,读识相融

在品读课文时随机识字,融识字于阅读中。例如,《守株待兔》中的“窜”就是很好的课中识字案例。

当学生把“窜”理解为“跑”“跳”时,教师追问:“这里把‘窜’改为‘跑’或‘跳’,行吗? ”通过溯源,学生明白:“窜”是个会意字 ,上面是穴,下面是鼠。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后来引申为“逃跑、逃亡”。这里的“窜”,指的是老鼠受惊,在地上乱跑,想钻进洞里藏起来,这是一种慌不择路、速度很快地乱跑。正是这个“窜”,才使得事件发生得如此突然,又如此偶然。因此,“窜”不能简单理解为“跑”“跳”。

如此,在特定语境中让学生咬文嚼字,音、形、义结合,字与词、句、文融为一体,训练语感,建构语言。

(三)课尾再现识字,拓宽语境

为防止学生“认得快,记不牢”,须在课末通过文本再现、编成新材料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生字,以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例如,归类识字课《虫字家族》临结束时,教师把本学课所学的“虫”字家族成员都编成一首儿歌:

蝉儿树上叫不停,蝙蝠倒挂吃蚊蝇。

蝌蚪池中游得欢,蜈蚣草丛比爬行。

蜻蜓半空展翅膀,蝴蝶花间捉迷藏。

螃蟹水中斗小虾,蚯蚓土里造新房。

蜘蛛房前勤结网,青蛙田间捉虫忙。

“虫”字家族真热闹,欢天喜地把歌唱。

通过趣编儿歌,及时复现新学的字词,巩固所学,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

二、遵循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由“教”变“学”

(一)趣味导课,唤醒自主意识

课文中有生字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在激趣导课时进行识字教学。例如,《鹬蚌相争》一课,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这样教学“鹬”字:

先让学生反复读“鹬”的字音——“yù”。接着告诉学生:“鹬”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特点猜字义。当学生猜出是“鸟”时,教师就顺势擦除右边的“鸟”,问:“左边该读什么?”学生正确读音后,教师继续追问:“怎么知道读yù? ”再次复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老师继续引导:“矞”擦去上面的“矛”,下面读什么?在明确读音后解析“冏”,“冏”是象形字,如房间里开扇窗,投进亮光,意思是“光明”。最后,老师连“冏”也擦去,引导学生回忆拆字过程,跟着学生的提示再次板书“鹬”。

这样的教学匠心独运,引导学生运用拆字法,学一字(鹬)带多字(矛、矞、冏),学生不仅读准了字音,理解了字义,还牢牢地记住了字形,激发主动探究汉字的自主意识。

(二)巧设训练,培养语用能力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文悟情。教师要善于抓住带有生字的关键语句,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如,上《两只小狮子》一课时,抓住体现狮子勤快的重点句,进而聚焦关键词——“整天、滚、扑、撕、咬”进行字词教学。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狮子非常勤快的句子。接着,相机出示词语卡片:滚、扑、撕、咬,指名带读,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做动作理解字义。之后教师让学生想象:“小狮子什么时候非常勤快,会滚扑撕咬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要创设多个情境反复引读,巩固生字“滚、扑、撕、咬”,并巧妙理解“整天”的意思——像这样从早到晚,就叫作“整天”。

该教学片断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原则,学习汉字,运用语言,达到认字、学词、读文、悟情的巧妙融合。

(三)自我表达,发展思维能力

识字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进行知识内化,实现自我表达,提高运用能力[1]。教师可根据字词特点安排操作性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发展思维。

例如,上《虫子家族》一课,最后环节安排了归类游戏——“虫”字家族大聚会,请学生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合适的位置,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将词卡归类,并加动作读词语。这既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了新字,巩固了所学,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讲究识字方法,教学方式自“简”变“繁”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外,还应该注意学习形式的新颖。

一是直观展示活现汉字本义,增强趣味性,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具体的方法有借图像(实物)助识字、做动作巧识字、唤表象乐识字等。二是感悟体验强化汉字内化,提高运用性,常用的方法有捕生成顺识字、创情境妙识字、猜字谜趣识字、拆字义促识字。三是追本溯源渗透汉字文化,注重科学性。教学时可视汉字特点适度追溯本义,探究其文化内涵,指导学生有效读文、有效识字。通过溯源,不仅可以记住字形,明白字义,也能感受汉字形体美,体会祖先造字的智慧,获得文化熏陶。

结 语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只有让识字教学回归本色,音、形、义相结合,全面立体科学识字,让孩子学好每个字,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吃透文字背后的内涵,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四化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构建“四化”策略 提升英语学力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争“四当”强“四化”努力打造过硬办公室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