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文作品中男性角色的嬗变
2018-11-26杜雨珊
杜雨珊
【摘 要】有“鬼才”之称的姜文是一个善于展现自我的导演,他导演的每部作品中都会有一个特立独行的男性角色,这些男性角色的塑造总是与他自身的个性气质、成长经历、精神困境、深度的理性思考等多方面高度契合。本文通过姜文导演的五部作品,梳理出男性角色的塑造与姜文个性特征的关系。
【關键词】导演姜文;角色塑造;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96-02
一、懵懂少年的情感表达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该片真实描绘了文革时期青少年生活中的懵懂、爱情与失落,影片画面优美,表演朴实,获奖无数,成为当年中国大陆影坛的票房冠军,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谓是姜文导演的青春自传。姜文的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母亲则是一名音乐教师,姜文10岁(1973年)时,全家迁到北京定居,小姜文从此过上了有趣的军区大院生活,这对于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姜文来说可谓记忆深刻。马小军式的少年经历是他那个人生阶段的真实写照。那个阶段的孩子身上永远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们总是想要证明自己;他们向往纯洁的爱情故事但是却羞涩地止于表达;他们会叛逆调皮,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的天真善良[1]。马小军是那个年代少年的一个典型形象。在马小军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并不像大人眼中那样单调而是多姿多彩的,无人看管的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靠逃学、早恋、打架、赶时髦来丰富日常生活,这段美好烂漫的时光便是他们激情荡漾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的是姜文这代人童年的经历,那段大众们看来阴郁沉闷的日子,对姜文来说依旧阳光明媚。这段时光不是特指“文革”,而指所有青春年少的时光全都是纯真、灿烂辉煌的。当其他影视作品中把“文革”描述成灰色的历史时代时,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为观众从一个侧面还原了少年时期马小军的日常生活。这时的姜文是感性的,他凭借着自己的经历与那份对于少年时光的怀念将灰色时代用顽皮少年的独特纯真视角将其渲染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出人生十几岁大好年头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
二、而立之年的困惑呈现
《鬼子来了》是姜文导演的第二部影片。该影片视角独特,不注重展现抗日,而是关注人性,挖掘小人物视角下的善与恶。2001年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认为:“《鬼子来了》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2]
《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是姜文作为一个35岁男人对于中年危机恐慌以及渴望活着的最好诠释。人性有善恶,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镜头下的马大三身上包含了人性善恶的全部,这既不同于《黄土地》中对中国“良民”木讷呆板的刻画,也不同于《红高粱》中对中国“暴民”野蛮血腥一面的展示,而是将人性当中本就蕴含的善与恶以合乎常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影片中马大三表现出了无论如何也要“活着”的韧性,为鬼子和汉奸送饭、疗伤、讲道理是为了活着,想将他俩置于死地之时目的也同样十分明确:为了活着。
对于《鬼子来了》姜文导演曾亲口承认,马大三是他的另一人生阶段。他曾说:“马大三的事我说是我的自传,有人说‘扯淡吧你!不是,马大三是我感受到的。我把感受到的要挥发出来。当时我35岁,我这35年的人生总结就是马大三。我找到这样一个故事,表达恐惧、善恶、死亡、爱恨这些一直折磨我也一直梳理不清的东西。活到35岁想把这些东西梳理一下,往盒子里放,然后开始40岁的生活。……还有谈到恐惧,那么,恐惧来自于哪?来自于想象的结果,可能是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碰到、想到和感受到的问题,我通过这样一个角色来做个总结。”[3]影片中,马大三胆小懦弱的表现使曾经“少年时代”的那个带有王者之气的姜文不见了。人到中年的他,开始被各种中年阶段的焦虑和恐惧所缠绕。深受“中年危机”折磨的姜文在不断地探寻爱与恨、生与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他想通过拍摄《鬼子来了》来释放自我寻找答案,也因此为观众呈现出了这部具有深度且哲学意味浓厚的影片。
三、涅槃重生的情感宣泄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的第三部电影。和以往不同的叙事不同,这部影片用四个小故事来诠释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四个故事之间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无论是在时间叙事还是空间叙事方面都有强烈的神秘色彩。《让子弹飞》是目前为止姜文所有作品中票房最好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以土匪、骗子和恶霸的争斗为主要内容展开叙事。《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两部影片无论是故事背景还是故事内容都毫无相似之处但两片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却是相同的,即姜文对“中年危机”后涅槃重生的一种情感宣泄。这一阶段,姜文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以及导演艺术的突破,他的想法变得更加深刻,延续并升华了少年时期的理想主义,燃起了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达到了一种裕达、透彻、超脱的人生境界。
2007年姜文导演最带感、最得意的一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上映,但这部影片叙事结构复杂、寓意性符号过多使观众纷纷表示理解不了。于是时隔三年姜文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能让观众既能看懂又能陶醉于其中(下接第98页)的影片《让子弹飞》。作为《太阳照常升起》的衍生之作,《让子弹飞》给了曾经看不懂的观众一个合理的解释。两部影片中,无论是老唐还是张麻子都一如既往地以姜文的姿态出现,但他们早已看淡了之前对“中年危机”的焦虑与恐惧,在重新审视自己之后燃起了关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孩子王老唐在乡村天天带着一帮孩子吹号打猎,游玩嬉戏;文人张牧之摇身一变成了土匪张麻子带领着兄弟们在鹅城与恶霸斗智斗勇,姜文的从容淡定在影片中变成了梁老师散散步,上上吊的人生态度。对于为什么把片名起为《让子弹飞》时,他解释为,“子弹打出去了,别急着马上就看到结果,从容一点儿,自信一点儿。”[4]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姜文已经告别了“少年时代”,看淡了“中年危机”开始思考人生境界。对于那些来自生命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浮华与焦虑再也不能阻碍他前进的脚步,因为他对人生早已经有了超脱世俗、向死而生的领悟。
四、追忆过往的内心释然
2014年,导演姜文推出了他的第五部影片《一步之遥》,这部影片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欲望狂欢的广场,其中各种欲望诉求交织出现。姜文在众声喧哗中构建了一场视觉盛宴,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展现了这一命题。[5]尽管《一步之遥》的剧情被普遍认为晦涩难懂,但是如果从姜文导演的个人主义创作风格入手,便不难看出这部电影呈现的是他对过往的追忆和内心的释然。
在电影《一步之遥》中,“姜氏角色”马走日是一个对于权力充满幻想的投机分子,他总是喜欢让自己显得像是能左右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这是姜文对曾经那个年少轻狂时代的追忆,片中各种隐喻性技巧的频频使用使马走日的“大人物”的角色鲜活起来。无论是影片开始时如马龙·白兰度般的服装运用还是“to be or no to be”的莎士比亚经典台词都能够让马走日显得像个大人物,再有“花域总统选举”时巨大的道具麦克风也是马走日将自己视为大人物的象征。在马走日的视角下,他统治的不仅是上海而是整个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马走日是姜文迈向“老年”阶段后对过往时光的一个追忆过程。他将自己毕生的经历与思索全都注入到这个角色中,在这一系列的设置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姜文还是那个如马小军般的“孩子”,只是比年少时多了些许智者般的淡然。曾经他天真率直、特立独行、以为只要抓住了一片叶子就会拥有整片森林,而如今“天命”之年岁月里的他,在经历了各种成年困惑之后似乎看淡了一切、放下了所有,重新拾起专属年少的天真与美好,回到那个阳光灿烂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郑燕.姜文导演个性艺术探析[J].浙江大学,2013.
[2]“鬼子来”百度科[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610.htm
[3]尚可.另类的电影神话[J].新电影,2002年2月号.
[4]金云霞.《一步之遥》的人性欲望书写[J].电影文学,2015年2月号.
[5]姜文等著.骑驴找马:让子弹飞[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