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绍兴滩簧的现代化发展探索
2018-11-26杨晓亮
杨晓亮
【摘 要】绍兴滩簧是流行于浙江绍兴府各县及杭、嘉、湖与宁波一带的地方曲艺,曾在江浙沪大部分地区流行。它故事性强,节奏快,语言活泼,唱腔质朴,圆润流畅,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基于对绍兴滩簧这一传统戏曲形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本文对其进行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传统;绍兴滩簧;现代化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004-03
一、对绍兴滩簧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意义
绍兴弹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戏曲形式,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这种始于农耕文明的艺术形式,虽然曾在民间得到广泛传唱,但如今,也如同其他诸多戏曲剧种一样,正面临发展经费不足、观众星散、市场狭窄、艺人流失、传统剧目濒临灭绝的尴尬困境。朱恒夫在对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他询问了包括大学生、工人、农民和商贩等在内的50个成年人,请他们说出本省或本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说出来。问他们保护“非遗”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①在这种形式之下,谋求这一传统戏曲形式的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现代化”是指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各行业进行的转变过程。任何一种物质产品或非物质产品的“现代化”含义,归根结底是指适合“现代需要”或符合“现代性因素”。绍兴滩簧这一传统戏曲形式也不例外。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融合的地球村,传统戏曲不仅要顺应中国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也应关注西方世界观众现代化欣赏趣味。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进行现代化转型,传统的绍兴滩簧戏曲形式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二、绍兴滩簧的传统特性
滩簧分“南词滩簧”和“唱说滩簧”两类。绍兴滩簧则属南词滩簧中的一支。绍兴弹簧作为江浙地区的民间文艺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曾一度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之余的主要文化享受。绍兴滩簧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后期,它是绍兴五大剧种之一。其前身是花鼓戏。花鼓戏流传于宁波、余姚一带,当时受到余姚周巷、苋桥路童家姑苏人的赏识,从此代代相传,世世爱好。早期绍兴滩簧也称为鹦歌戏。主要调式为簧调,是农民劳动之余哼唱自娱的山歌小调,后形成坐唱形式。一般来讲,春秋两季的农闲时节是看滩簧的好辰光,那时天气温暖适宜,看滩簧的人站着或坐着也不觉得冷。看滩簧更是乡下人休闲时间的最好娱乐内容。
绍兴滩簧戏的“滩簧”二字各有其相应的含义,据考证,“滩”是由“摊”“弹”演变而来,“簧”是由“黄”“王”演变而来。“摊”,就是“开”,起初称作“摊破”,“滩”是它的简称,意思是将本调展开、繁化的音乐发展过程。“摊”在唐宋时期属于词曲曲牌的一种,扩展句幅及扩充改变词格为“摊”的主要曲牌形式,即古时艺人常说的“摊桩头”“摊册”等。“簧”本意为像笙、竽一样的乐器,后引申为唱调,泛指音乐。滩簧原是流行于江浙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对此地由说唱嬗变为戏曲的表演艺术的一种习惯性称谓。②
据相关文献记载,滩簧至少有六种称谓,分别是:滩头(摊头)、滩黄(滩簧、滩王,滩黄)或对白南词、南词、鹦哥戏、花鼓戏、串客。
“鹦歌”多是绍兴一带人对滩簧的称呼。鹦歌戏的主要源头“绍兴滩簧”起源于绍兴府各县及杭、嘉、湖与宁波一带,清末民初已有它的活动,20世纪30年代前后比较兴旺,流行于绍兴、嘉兴、湖州一带,也曾在上海、苏南等地演出。用绍兴方言说唱,原由“余姚滩簧”演变而成,初时不分“姚滩”“绍滩”,只统称“滩簧”。因其内容大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犹如鹦哥似的总是成双搭对,故形象地称之为“鹦哥戏”。 70年代,从业者认为“鹦歌戏”之名不雅,遂改名绍兴滩簧,但群众仍然习惯称其为鹦哥戏。③
绍兴滩簧戏一般都是基于绍兴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曲或民间曲艺音乐,并接受古典戏曲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故事性强,节奏快,语言活泼,唱腔质朴,圆润流畅,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性,表演形式独具特色。
最早的绍兴滩簧是在农忙两抢之后,农民们吃完饭在自家院里将稻桶翻个转,把脚一搁,就开始演出了,所唱的内容也是即兴编创的。当时的乐器主要是一把胡琴、一口板,行头也特别简单,主要是长衫马褂,圆口布鞋。清·余治《得一录》卷十一之二《劝禁演串客淫戏俚言》中,谓这种花鼓戏在“宁绍名串客”。随着历史的发展,滩簧的表演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它的表演类似评弹,与评弹一样也是两人搭档,甚至比评弹更简单。滩簧伴奏主要是一把叫花子胡琴,一把三弦,外加一面小锣和竹板。一男一女,两男或两女,没有限定,表演时,一拉一唱,或自拉自唱、说说唱唱。一些老百姓喜欢的剧目如《大采桑》《打窗楼》《双发落》《卖橄榄》《卖臂炭》之类,内容大多是描写平民百姓的世俗情态或男女私情,具有嬉谑、滑稽、逗闹的特色。
如果说民歌基本上属于农村大众文化,那滩簧则基本上属于市井大众文化,充满着世俗化的市民趣味,演出节目具有人情味但不庸俗低级。
三、传统滩簧戏的现代化途径
如今,如同其他诸多戏曲剧种一样,绍兴滩簧正面临发展经费不足,观众星散,市场狭窄,艺人流失,传统剧目濒临灭绝的尴尬困境。早在1950年左右,绍兴鹦哥戏班数量已无可统计。1956年,在绍兴登记的鹦哥戏艺人只有十多位。1957年,绍兴成立曲艺工作者协会,鹦哥班艺人归属曲艺协会管理,并净化演出内容。1961年11月,绍兴县文化主管部门和曲协开办的曲艺培训班招收学员,举办曲艺训练班后改称绍兴滩簧剧团。在绍兴五星书场演出,除排演《卖青炭》《摘石榴》《草庵相会》《阿必大回娘家》等短小戏段外,还排演《半把剪刀》《雷锋》等剧。“文革”前,陆续上演了一些大中型剧目。“文革”开始后,剧团解散,艺人全部改行。“文革”結束后的四五年间,又恢复演出了一批剧目。1978年,重新成立绍兴滩簧剧团。1980年,赴上海大世界剧场、中华剧场演出,颇受欢迎。1981年6月,绍兴县曲艺团撤销了所属的绍兴滩簧剧团,此后绍兴就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了。
绍兴滩簧没有传承曲谱,唯有艺人们的口传心授,到了新世纪的今天,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观众大量流失,使得绍兴滩簧的延续已进入濒危阶段。这与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急剧变化,以及文化兴趣、审美选择的多样性,还有外国文化的输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此可见,绍兴滩簧要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境地,一场现代化的探索与革新势在必行。传统绍兴滩簧戏的现代化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对传统演出剧目的革新。早期滩簧剧目的主要观众为农民及小手工业者,故事自然也多反映的是农村题材的生活,文辞比较俚俗,故事的发生背景也多置于农村。所以绍兴滩簧在题材上具有俚俗的特点。正是因为它是在农村中发源、成长的, 内容极富乡村气息,贴近农村生活,多为世俗情态,基本上都是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小戏,表演戏谑滑稽,语言通俗风趣,演出时多采用小型杂扮与说唱新闻相结合的形式,深受市民和农民欢迎。当时有“看了鹦哥班,男人勿出畈,女人勿烧饭” 的民谚。绍兴滩簧经典剧目人物多为平民,剧情常为社会生活的某一片断,且多嬉谑、调侃之作,常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即兴发挥,以滑稽风趣见长。保留剧目素有“七十二本鹦哥戏”的说法,但现有资料未及此数,现有的代表剧目有《阿必大回娘家》《卖青炭》《胡子哥》《庵堂相會》等。
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经典剧目在内容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人民的审美情趣,应在保有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编。当今社会,网络媒体铺天盖地,要想使传统戏曲剧目吸引观众,必须在整部戏的编写上下功夫,进行改革。笔者曾观看青春版昆曲《西厢记》,全剧一改原先剧本的拖沓,在剧情的发展、唱腔的风格及服装的创意上完全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特性,获得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由此可见,传统戏曲形式的现代化发展,应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二)拓宽表演与传播方式。传统的绍兴滩簧是以象征性的装扮和模拟的道具进行表演,在注重歌唱的同时也注重表演动作,动作多与日常举止相类似,无固定程式,因而这种“走唱滩簧”与南词的“坐唱滩簧”在表演形式上又是有区别的。如绍兴民谚所说:“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纱帽也无衣。”所以滩簧的演出不化妆是曲艺,化妆演出便是戏了,绍兴滩簧是两种表演形式都常见。在伴奏方面,绍兴滩簧比较简略,通常由一个人打鼓板,兼及小锣等打击乐器,一个拉主胡,稍考究者还会增加一个人弹三弦或斗子。绍兴滩簧的主胡与二胡相较杆长筒粗,形制略如中胡,音色厚实略带嗡嗡声,近似鼻音,独具特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戏曲演出形式应充分拓宽传播途径。除了以上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传播,创立相应的网络传播平台,改革表演形式,创作“精”“简”“小”的表演形式,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欣赏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深受西方观众的关注,传统绍兴滩簧的现代化发展也应具有全球性的思维定位,应在表演模式上适当进行创新,使不同国家的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传统绍兴滩簧的艺术含义和表演形式。所以课题组用传统绍兴滩簧的音乐元素,创作了新的声乐作品,演唱形式也从传统的一人独唱变成小组唱的形式,多了衬腔、衬词、伴唱等表演形式,短小精简,表现力丰富,易为传唱。
(三)绍兴滩簧与现代声乐教学相融的创作与实践探索。抢救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中国民间曲艺形式及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好当地的历史文化及传承发展滩簧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成为刻不容缓的行为,这对中国的曲艺音乐宝贵遗产进行珍存和发展,以及促进民间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大胆的创想,即选取绍兴滩簧的著名唱段,重新加以创作,用现代的歌曲创作手法,为传统的曲调注入新的元素、新的生命、新的活力,让现代人接触了解绍兴滩簧的内容、曲调、特色,演唱方法。在学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演唱新创作的带有绍兴滩簧曲调特征的唱段,从而了解绍兴滩簧这一曲种,进而激发学生们对绍兴滩簧的兴趣。于是我们尝试创作了几首作品,来进一步证实这一创想的可行性。
一是新创作歌曲对传统滩簧曲调的借鉴与发展。绍兴滩簧的唱腔属五声音阶,多为羽调式或商调式。我们从传统绍兴滩簧代表唱段《欢喜调》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元素,创作了新的声乐作品《寻梦江南》,具体谱例如图一、图二所示。
一般说来,簧调是滩簧的基本调式,其实唱滩簧的调很多,有大陆调、长山调、南方调、玲玲调(也叫迷魂调)、行路调、三角调、柴调等,有时上海紫竹调和扬州的杨柳青调也派上用场,这要看剧情人物里有没有上海人或着扬州人了。一般来说,大陆调、南方调、长山调是抒怀时唱的,正面人物唱得多,给人以轻快、明亮、舒畅的感觉。三角调和柴调均是反面角色唱的。玲玲调大都用在花旦身上,以描写爱情、相思等内容为主。我们新创作的《寻梦江南》,主要旋律采用了绍兴滩簧《欢喜调》的第一句,根据这一主题,进行发展创作,不难发现,新作品用C调演唱,而原版绍兴弹簧采用的是降B调演唱,在原有的曲调上加入了时代性的歌词,在音域上新创作品也更高,并且采用了二声部对唱呼应的方式,旋法更复杂。
二是现代化发声技巧的融入。绍兴滩簧的唱腔属五声音阶,多为羽调式或商调式,唱腔与过门之间多构成调式的对比,因而,曲调简朴却颇丰富多彩。演唱方法基本以真嗓为主。这种演唱方法真声比例偏高,音域相对较窄,容易导致表现力不足。它的唱调即“鹦哥调”,有男女腔之分,见男腔谱例。
其曲调多来自民间小调,如《七朵花》《孟姜女》《哭七七》等,在初期以男女双档的形式为主,手持小锣、竹板,用当地方言和当地小曲沿街卖唱。从谱例对比可以看出,新创作品由于音域的扩大,在唱法唱腔上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求演唱者有更强的呼吸支撑,更大的共鸣腔体,更高的声音位置作为演唱的基础,已经接近我们现代声乐教学中科学唱法的概念与要求,所以跟传统绍兴滩簧以真声演唱为主的唱腔审美不同,新作品在绍兴滩簧的曲调基础上,更多需要用现代民族歌曲唱腔的方法来诠释。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演唱者以现代科学发声法的混声为主,声音位置要求更高,而传统的绍兴滩簧在演唱时不刻意强调声音位置。另外,相对于传统绍兴滩簧叙事性强的特点(演唱过程中有大量的念白),新创作的歌曲显得歌唱性更强,这就要求歌唱者的呼吸控制能力更强。
最后,由于歌词内容的变化、旋律旋法的丰富、音域的拓展、歌曲题材的更新,在绍兴滩簧的基础上创作新作品,具备更高的艺术性和易传唱性。现代化的戏曲歌唱推崇混声唱法,因为混声唱法音域更宽广,音色具穿透性和美妙性,更符合科学发声法的基本要求,表现力势必更强。传统绍兴滩簧戏应在发声方法上向科学化推进,这对于一个剧种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中国传统戏曲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但是,科学的时代已经到来。绍兴滩簧的现代化发展探索是势在必行的。将传统的绍兴滩簧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是对这一历史剧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只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顺应人民审美情趣的需求,才能够被传承和发扬。安葵先生在《 戏曲发展与新的综合》一文中,回顾了20世纪戏曲发展的历程, 总结了不断进行新的综合的规律。他说:“所谓新的综合, 既包括对于自身以外的东西的吸收、借鉴,也包括对传统的重新发现、运用与组合,其核心是创造,其结果是艺术的发展与突破。”这是符合近代戏曲曲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性总结。④绍兴滩簧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自身特殊的有利条件,作为浙江省的地方剧种,只要剧种艺术不断得到提高,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定将会与周边经济文化同存共荣。
中国传统戏曲绍兴滩簧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源自传统,走在现代,发展在未来。因此,积极地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探索,是使其保有时代性和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
注释:
①朱恒夫.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文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保护传承方略[J].浙江艺术职业学报,2003,(11)3:1.
②朱恒夫.滩簧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
③朱恒夫.滩簧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④安葵.吸取发展与新的综合[J].艺术百家,1999,(4):30.
参考文献:
[1]顾锡东.滩簧演变化沧桑——读蒋中崎同志三本书.
[2]朱恒夫.民国十八年一月七日《申报》上的滩簧信息的价值.
[3]陈一冰.滩簧腔系论文讨论会记略.
[4]王与昌.略论杭滩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