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26梅惠荣
梅惠荣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又是一种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教学的内容浩如烟海,文化的表现形式也纷繁复杂。中文歌曲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本文重点以中文歌曲《红豆》为教学手段,作出教学设计,为从事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文化教学模板。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中文歌曲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54-02
一、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汉语之所以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中华文化的接受和传播,必须以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汉语的学习必然绕不开中华文化的学习,对中国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汉语的习得和运用,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语知识的教学,还是中华文化的教学,两者相辅相成,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才是可取之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决定性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内涵符合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国际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义轻利、恪守诚信等观点。中国著名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被悬挂在联合国的大厅内,被当作处理国际间复杂关系的“黄金法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授什么样的中华文化一直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争论点。在这采用周小兵教授的观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二是文化课教学。”语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不进行中华文化的系统学习,但在其学习的语言材料中,已经涉及了文化知识。而文化课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甚至一种文化,常见的方式无外乎新闻媒体,网络,书籍等。而学习一种语言,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文化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消除部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误解,有助于语言技能的学习,让他们学习的汉语说得更像“中国话”。
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更要秉持文化“和而不同”的原则。注意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可以采用文化渗入、体验感悟、影像视频等方法使学生乐在其中。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演讲、辩论等形式,或者开设文化讲座、文化沙龙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旅游等形式开展文化教学。
二、文化教学与中文歌曲的关系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谦虚、含蓄便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点之一。中国人说话要含蓄,行为处事也要含蓄,中国人认为,含蓄是一种美,含蓄是一种艺术。含蓄就是不直白地表情达意,婉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见解。男女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很含蓄,与西方国家直接大声地告白:“I love you! ”不同,中国人向来更倾向于含蓄地暗示。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學中,向留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含蓄特点,既要留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又要留学生经常接触,需要我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在与留学生的接触中,作者发现留学生很喜欢问“为什么”,不管是课堂中涉及的问题,还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们都会刨根问底。如果只是告诉留学生,“含蓄”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原因是中国人内敛的性格、传统的教育等,反而不利于留学生的学习。中华文化形式多样,最为留学生乐于接受的莫过于中文歌曲了。而且“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倾向是含蓄美。含蓄,是直畅、浅露的对立面。它无逼人之势,也无撩人之情;它是隔岸观花、雾里藏情;它引而不发,却尽收观赏者探究的热情。含蓄又不等同于晦涩。它清新、质朴,绝不使人躁动、烦乱。”例如王菲的《红豆》,含蓄地唱出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我们在《汉语桥》等类似节目中都看到过,有的留学生汉语说得“洋腔洋调”,但中文歌却唱得很好。而且大多数留学生对中文歌曲抱有浓厚的兴趣,在与留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留学生在生活中会有意识地学习他们喜欢的中文歌曲,或者请老师推荐简单易学的中文歌曲。可以说中文歌曲是留学生提高汉语能力、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虽说中文歌曲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不是所有的中文歌曲都可以放到课堂上来讲授,例如音调难懂的地方性歌曲,内容低俗的流行歌曲,节奏过快的说唱类歌曲等。所选择的歌曲,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节奏适当,音调准确,课堂上通过教师适当的讲解补充或播放相关视频作为阐述,使中文歌曲成为课堂高效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
中文歌曲其旋律优美,古旋律与新唱法相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霍元甲》《千里之外》等,王力宏的《龙的传人》《花田错》《在梅边》,陶喆的《Susan说》,李宇春的《蜀绣》等。歌词或选自古诗词、或取自生活场景,借助比喻或排比等手法,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创作者通过字、词组和句子的组合,为欣赏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别致的画面,使欣赏者产生别样的美妙感受。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老狼的《同桌的你》、毛宁的《涛声依旧》等。
中文歌曲根植于中华文化,含蓄美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特点,同样也是中文歌曲的典型特点。歌曲是创作者感情的寄托、思想的外显、生活的写照。深受中华文化含蓄美影响的创作者在创作歌曲时也喜欢托物言志,借助他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种现象在中文歌曲中屡见不鲜,例如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不直接说爱有多深,而是把对爱人的爱,比作老鼠对大米的喜爱,可见创作者对爱人爱的深沉,还有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由此我们可以说,通过中文歌曲,向留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含蓄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所以,本文以中文歌曲《红豆》为辅助手段,作出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向留学生展示中国文化含蓄的特点,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文化教学模板。
三、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汉语高级班的留学生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共90分钟
课型特点:以中文歌曲为依托,通过学习、讲练、模仿来学习汉语文化知识。
教学内容:歌曲《红豆》
教学准备:提前下载好歌曲的音频,打印歌词,准备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①学会哼唱本首歌;②学会歌词中有关的词汇和文化的知识点;③了解和熟悉有关中国人表达感情的含蓄特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生词,体会歌词中陈述的内容,了解中华文化含蓄的特点。
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
以导入图片的方式开始教学,并就图片内容向学生提问。(目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教学活动。)注:教师可在网上自行搜索王菲的图片,并进行提问。
2.歌曲讲解
(1)音频播放。
①第一遍播放《红豆》,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曲。(目的: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体会歌手歌唱时的心情。)
②第二遍播放《红豆》,注意听歌词。(目的:让学生注意听歌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③第三遍播放《红豆》,请学生回答歌曲的内容。(目的:在学生能懂的基础上,可以简要地叙述出歌曲的大致内容,有利于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
(2)把打印好的歌词发给学生。(目的: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
(3)讲解生词(目的:教师讲解生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4)讲解歌曲中文化点。
展示图片并提问。(目的:引入对“红豆”的讲解,向学生解释这首歌为什么叫《红豆》,引出王维的《相思》一诗。)注:教师可自行上网搜索红豆的图片。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xié),
此物最相思。
(5)讲解诗歌的内容。(目的:通过对诗歌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红豆自从以来就是思念含蓄地表达的代表物,也让学生更好地明白《红豆》一歌的來源。)
(6)讲解歌词。(目的:使学生明白歌词虽然简单,却可以勾画出一幅女子思念爱人的画面,女子借红豆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婉转地表达感情,简单却又涵义深厚。)
(7)课堂练习。(目的:让学生将自己听过或学过的中文歌曲罗列出来,总结中华文化的含蓄美。)
3.课后作业
目的: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明白中华文化含蓄特点的原因。
4.教学反思
目的:教师总结课堂中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使以后的教学更完善。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交际要想实现,除了语言教学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教学。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选择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使教学活动行之有效,中文歌曲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目标。通过中文歌曲辅助文化教学,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传播了中国文化,实乃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钱茸.中国传统音乐的含蓄美倾向与儒家文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4):24-28.
[3]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4):12-16.
[4]梁晓丹.“听中文歌学汉语”课程设计探索[D].复旦大学,2009.
[5]朱媞媞.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6]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2):40-4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