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作用

2018-11-26李梁生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能动性理论

李梁生

摘要:先秦哲学思想从诞生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社会意识和主流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客观哲学存在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先秦哲学思想注重家国情怀,其深入人心,规范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言行。谈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先秦哲学思想的联系,需要深化对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明确思想基础,挖掘学习路径,从而在传统先秦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笔者的研究,就是要找寻先秦哲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同时,为当今时代背景下先秦哲学思想教育找寻一个适合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先秦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21-02

中国的哲学起源于先秦哲学思想。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人性善恶问题、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教育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能帮助师生打开思维桎梏,探索更多规律。同时,它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理念上的共识,并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应刚柔并济,多维共建,内外兼修,构筑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一、研究意义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秦哲学思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传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儿女。基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先秦哲学思想在精神文明、家国情怀、社会道德和责任上的观点深入人心,其安分守己、天下为公的哲学道德,逐渐变成国人精神的寄托和崇高理想。不可否认,由于诸多不够宽广的视角和理论与实际的相悖性,先秦哲学思想在历史的潮流中也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新时期,我们仍有必要对先秦哲学思想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发扬光大,为今所用,充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先秦哲学思想中,有着这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先秦哲学思想在社会、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实践,在先秦哲学思想广为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先秦哲学思想是一个完备的体系,自然不可缺少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失,它将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不可能被大众所推崇,更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扬长存,影响后世。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先秦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二者缺一不可。从整体角度来审视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可以对这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还能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解读其中的深意,从而准确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挖掘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丰富财富和宝贵资源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方方面面都迎来大发展,各行各业迎来深刻变革,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上来看,主要参照西方的范式模式下的自然科学,虽然有一定的先进性,但这样的方式对于发现和改造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还不是很到位。毋庸置疑,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一个就是缺乏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确切描述,这使得从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进而导致了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相关概念有所贯通,才能在教育中起到应有的效果。相比较于当今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结合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通用术语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我们教育者而言是极其迫切的。只有在人的主观能动性被科学鉴定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量,做到用最小的力量完成最有成效的工作。发掘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本质就是在发现自身的特性的基础上,多做努力,再用理论总结出来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发掘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这个维度多做努力,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此,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心性观就有着颇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内容以及结构组织上,我们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借鉴还非常欠缺,这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根源意识的根本原因。这也造成了现代人对于西方新思潮毫无鉴别能力,不仅全盘接受,而且继续传播,这就导致了在现代人身上常见的思想混乱的现象。这种现状对于西方国家广泛开展的文化渗透无疑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可以使西方国家在无形中颠覆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思想观念,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利用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挥其引领思想中心的作用。 在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成长论和心性论是其主要论断。它将个人的目标定义为自我心性的完善和自我的成长,并在实践中将这样的理论扩展到家国情怀当中。在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各个阶段互为基础,是一个递进式的完善和发展,在不断的成长变化中,逐渐实现起初的设想,这使得这一理论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思路上,主观能动性的体验和发现是教育的出发点,直到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的理论框架对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颇为可贵的借鉴价值。另外,社会秩序外壳的维护并没有局限儒家的心性论本身,这也是完成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转化的理论基础。

三、结语

在广为流行的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外来文化渐渐进入中国市场,饱含前人精髓的先秦哲学思想却被忽视,尤其在政治教育界,鲜有人基于先秦哲学思想搞课题研究,先秦思想处在被人们漠视的大格局中。但当今的国人,仍然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礼仪”传统,这是我国与西方大为不同的地方,从本质上来讲,国人一直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大背景下生活着,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我们理应研究其精华,使其发扬光大,发掘它独特的思想魅力和依然有生命力的要素,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只有如此,才能在如此繁杂的世界大背景下,赋予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争鸣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先秦哲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想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对于教育效果来说,是颇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卢有志.先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東北师范大学,2016.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5] 侯丹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与具体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6] 孙晓华.从古代教化方法窥见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25).

[7] 唐国军.“修身”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8] 张晋藩.论礼[J].社会科学战线,1998(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能动性理论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