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常成年人视频头脉冲检查指标的正常值探讨

2018-11-23冷辉张琦孙海波班琳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规管前庭增益

冷辉 张琦 孙海波 班琳娜

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test,HIT,又称甩头试验)作为一种成熟的床旁检查技术,可有效鉴别中枢性与外周性前庭疾病[1],但无法定量分析。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在头脉冲试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用以评估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的新技术[2],具有设备便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耗时短、患者易耐受等优点,但目前在临床尚未广泛应用,且尚缺少正常值范围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正常成年人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查,获取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期为vHI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52.50%),年龄45.57±9.17岁;女57例(47.50%),年龄44.58±8.62岁;男女人数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无眩晕、耳聋、耳鸣等耳蜗与前庭疾病的急、慢性病史;③无耳毒性药物应用史;④无颈椎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患;⑤试验前24 h不饮含酒精、咖啡因等影响自主神经活性的饮料;⑥所有受试者均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未能完成全部检查或配合欠佳者;③眼动与头动轨迹采集欠佳者。

1.2vHIT测试方法 全部受试者均使用丹麦国际听力公司生产的Eyeseecam前庭功能检查系统行vHIT检查。

1.2.1水平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方法 墙壁上贴置固视靶点,受试者面对墙壁1.5 m取端坐位,调整座椅高度使受试者眼水平位与目标点同高,普通亮度的条件下,保证瞳孔边缘清晰。佩戴整合视频眼震摄像头和内置传感器的头戴式眼镜,检查者站立于受试者后方,按照软件要求对受试者注视移动靶点进行校准,检查时从后方双手扶住受试者头部做水平方向偏向一侧的快速小幅度甩动(甩头幅度 15°~20°,峰速度150°/s~300°/s,角加速度4 000°/s2~6 000°/s2)(图1),分别测试左、右水平半规管。检测过程中受试者始终保持头部略前倾,注视正前方1.5 m处墙壁上的固定视靶。

1.2.2垂直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方法 右前-左后半规管测试时受试者向左转头45°,眼睛盯住正前方左侧1.5 m处固定点,甩头平面为右前-左后半规管所在平面(沿着箭头方向甩头,图2),分别测试右前半规管和左后半规管;反之,左前-右后半规管测试时,受试者向右转头45°,眼睛盯住正前方右侧1.5 m处固定点,甩头平面为左前-右后半规管所在平面(沿着箭头方向甩头,图3),分别测试左前半规管和右后半规管。

图1 检测水平半规管 图2 检测右前-左后半规管 图3 检测左前-右后半规管

以上检查均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技师完成,检查时要求受试者颈部放松,检查者甩动头部的时机和方向无规律性,保证受试者不能预测,甩头范围15°,记录每个方向有效甩头20次的数据。眼镜固定紧密,避免出现眼动和头动轨迹不同步导致的假性结果。无效甩动对应的运动轨迹一般由检查设备自动识别而不被记录,同时需要结合技师手动去除异常无效的记录曲线。

软件自动计算以下指标:①左、右水平半规管60 ms瞬时增益值;②6个半规管的回归增益值(眼动与头动轨迹回归曲线的斜率);③水平半规管、右前半规管和左后半规管、右后半规管和左前半规管回归增益不对称比[回归增益不对称比=|一个半规管增益值-另一个半规管增益值|/(一个半规管增益值+另一个半规管增益值)×100%]。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水平半规管60 ms瞬时增益值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半规管、右前半规管和左后半规管、右后半规管和左前半规管的回归增益值左侧和右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半规管和左后半规管、右后半规管和左前半规管的回归增益不对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成年人60 ms瞬时增益值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1.55±0.37;回归增益值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1.44±0.39,垂直半规管为1.27±0.19;回归增益不对称比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4.17%±3.54%,垂直半规管为3.54%±3.33%。

表1 正常成年人各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以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正态分布法(单侧)公式计算得出正常成年人60 ms瞬时增益值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94;回归增益值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80,垂直半规管为>0.96;回归增益不对称比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9.98,垂直半规管为<9.00。

3 讨论

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诊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前庭医学研究日益发展,现有技术不断优化,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眩晕诊治日趋精准化。前庭系统具有频率特性,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亦具有频率特性[3],但是前庭频率特性不同于耳蜗频率特性,目前尚未像耳蜗一样在微观上进行定位[4]。国内已有学者对前庭功能检查技术的频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冷热试验代表了前庭超低频检查(0.025 Hz)试验技术[5],正弦谐波加速试验代表了前庭中频(0.01~0.64 Hz)试验技术;摇头试验代表了前庭中频(2 Hz)试验技术[6],前庭自旋转试验代表了前庭高频(2~6 Hz)试验技术[7],头脉冲试验代表了前庭高频(2~5 Hz)试验技术[8],震动诱发眼震试验代表了超高频(100 Hz)试验技术[9]。对于同一位前庭功能受损患者,因为前庭受损的频率特点,不同频率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有可能并不一致,早期有少量文献以不同频率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来互相验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10],其方法可能有失偏颇。每项检查技术除了具有频率特性之外,其临床意义及优势各有不同,例如:冷热试验主要检测水平半规管功能并判断单侧前庭功能;转椅试验反映的是整个前庭系统功能,难以判断单侧前庭功能低下;震动诱发眼震试验是检测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前庭自旋转试验的增益用于鉴别病变在中枢还是外周,相位用于评价前庭系统是否有病变。

床旁观察的头脉冲试验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有无显性扫视眼动,隐性扫视眼动往往被忽视,即使观察到病理性扫视波,也不能有效记录和定量分析。vHIT在HIT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视频摄像头可有效记录肉眼无法观察到的补偿性扫视,同时获得头部和眼球运动的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算出一些列指标。vHIT检查的优势在于[11]:可以评估6个半规管的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和前庭上、下神经反射通路;不受中耳炎鼓膜穿孔、儿童和听力严重受损等条件的限制,更接近生理刺激等。VOR增益值下降反映相应半规管功能损害,不对称值反映单侧前庭功能损害程度,从而评估每对半规管功能[12]。

本研究使用Eyeseecam软件可以计算水平半规管40、60、80 ms瞬时增益,但是40 ms为运动初始,尚不能体现整个运动过程,80 ms前后出现瞬时增益可能受隐性扫视干扰而不能单纯反映眼动与头动的相对关系[13],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60 ms瞬时增益比值,为更单纯可靠的瞬时增益值,本研究得出成年人60 ms瞬时增益值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94;回归增益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80,垂直半规管为>0.96;回归增益不对称比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9.98,垂直半规管为<9.00。

林颖等[13]研究正常成人水平半规管视频头脉冲检查参数及年龄分布特征,发现不同年龄组增益值随年龄增高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设定单一正常范围参考值,故本研究没有对正常成年人进行年龄分层,今后会继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各年龄段该项检查各项指标的正常值以及不同疾病患者该检查的特点。

猜你喜欢

规管前庭增益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被忽视的“前庭觉”
基于单片机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