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建设从一年级抓起

2018-11-23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盘苹果学会

谢 普

(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四川 广元 628000)

当生本教育的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进入我的课堂,我正在教上一届四年级,追随了三年的生本理念,五六年级评价机制和小组建设日益成熟。孩子们也在生本教育推行中日益成长成熟,我忙碌着,也享受着生本管理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又轮回到一年级,一开始心里有诸多的不安和担忧。担心自己教不来一年级的小娃娃了,担心生本管理用在一年级为时过早不太合适。开学一个月后,我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生本小组建立之后,小组评价上墙,在一年级生本管理推行的过程中,与之前的师本管理对比之下我发现从来没有像带这一届一年级这么轻松过!一年级的生本推行,以下几点感受最深。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年级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需要老师教。“我补充我质疑”“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题”“我想考考大家”“我说不清楚了,谁能帮帮我?”……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交流模式,都要由老师一字一句不断重复地教孩子们说,帮助他们形成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老师必须要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仿佛做一个孩子们肚子里的“蛔虫”,功夫所至,金石为开。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样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狠抓常规,训练听口令的习惯,让他们的行动听指挥,以前在高年级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来”,站起来举手,更有甚者跑到过道里来了,还有的孩子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课堂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会听会说”的习惯影响孩子们终身成长,应该成为一年级生本管理的重中之重。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做的还很不好,很多孩子还在适应中,小组一上台展示,有的孩子就控制不住的兴奋,站在台上上窜下跳,这个小老师讲,另外几个就自顾自的说悄悄话,还没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在培养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相信一年级孩子,把课堂的话语权给他们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一年级孩子尤其如此。一年级上学期刚入学时,我轮流着让孩子们当值日生,就有家长给我打电话或者QQ留言,说孩子回家告诉家人自己当值日生是多么的开心和自豪!在课堂上,我也发现当了值日生的孩子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上课看起来更有精气神了,坐姿端正,上课专注,回答问题的声音都比别的孩子响亮些。在老师眼里,这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锻炼,殊不知对孩子心理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生本管理,秉承着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这样的理念,对孩子们的成长,又产生着多么深远的影响。还记得那次“课前3分钟”时,小老师说:我这儿有一道题,“把九个苹果放入大中小三个盘子里,大盘比中盘多放一个,中盘比小盘多放一个,现在大中小三个盘子里共有几个苹果?考考大家怎么做?”

泽骐:“一共有9个苹果,大盘3个,中盘2个,小盘一个。”

其余同学:“不对,合起来才6个。”

小瑞:“应该这样摆,大盘4个,中盘3个,小盘2个。”

全体同学赞成。

炳霖:“我有不同意见!开始的信息告诉我们把9个苹果放在三个盘子里,这么放,那么放,最后问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开始已经告诉答案了呀!”

一道题引发了孩子们积极思考,我心里暗自窃喜。并问大家:需要思考怎么摆吗?孩子们说不需要。小瑞这样摆的确是对的,但炳霖抓住了这道题的根本原因,快速地解决了问题!这好比我们去万达广场,炳霖走的是最近最好走的路最先到达,而其他同学走的是弯弯绕绕的路很久才到达目的地!这道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像孙悟空的火眼金晴那样一眼识破白骨精,而我们要炼成炳霖那样的“火眼金睛”,迅速识破数学问题中的根本原因,就能快速解决问题,为我们的学习节省更多有效时间。看吧,一年级数学生本课堂,我们也能欣赏到孩子们思辨的精彩!

小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能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念、团结协作精神、专业学习兴趣及科学探求精神,并从中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发挥出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大爱生本,它让我认识到生本管理要趁早,要从一年级抓起!

猜你喜欢

中盘苹果学会
遣怀(通韵)
学会分享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集锦中盘战
觅中盘之手筋
力发中盘